- 農業民俗研究:節氣、農具與鄉土景觀
- 季中揚 楊旺生主編
- 1965字
- 2025-04-03 18:34:09
前言
在走出“民間文學”“口頭傳承”研究之后,中國民俗學圍繞“生活文化”范疇,建構了涵蓋物質生產與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與人生禮儀、民間信仰、民間科學技術、民間文藝諸方面的宏大研究框架。在這個研究框架中,農業民俗是物質生產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生產及其相關的知識、技術、工具、習俗被納入當代民俗學的研究視野。鐘敬文主編的《民俗學概論》、董曉萍的《現代民俗學講演錄》等著作均將農業民俗視為民俗學的重要研究對象。尤其是董曉萍的《現代民俗學講演錄》一書,專章討論了糧食民俗、水利民俗、土地民俗等。
古代中國創造了極為輝煌的農耕文明,大多傳統民俗都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不研究農業民俗,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中國民俗學。現代中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還有近6億人口生活在農村,直接或間接從事著農業生產,研究農業民俗是理解農民、農業、農村,從而真正理解現代中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因此,不管從民俗學學科發展自身來看,還是從學術研究應有的現實關懷來看,都應該重視農業民俗研究。然而,農業民俗雖然已經進入當代民俗學的研究視域,卻一直處在一個很少有人關注的角落,就專著而言,僅有詹娜的《農耕技術民俗的傳承與變遷研究》、戴嘉艷的《生存智慧與文化選擇——達斡爾族農業民俗及其生態文化特征研究》、惠明與王勇超的《關中農業生產民俗》等寥寥幾本。
為了促進民俗學界對農業民俗研究的關注,南京農業大學民俗學研究所在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資助下,于2016年12月、2017年9月以“二十四節氣研究”為中心議題,召開了兩次學術研討會。其后,我們決定出版一本“二十四節氣研究”論文集。在編選論文過程中,我們不斷研討,不斷調整編選理念,結果改變了原初的編選設想,最終決定編選的論文集涵蓋“節氣研究”“農具研究”“鄉土景觀研究”三個方面。之所以要涵蓋這三個方面,一是因為二十四節氣研究只有放置在農業民俗研究框架內,才能獲得合法的學科身份,進而以學科的力量不斷推進其研究;二是因為“節氣研究”“農具研究”“鄉土景觀研究”事實上已經成為當下農業民俗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這三個方向一直處于各自為戰狀態,將其放置在一起,有利于放大農業民俗研究的學術影響力。這兩個理由都比較“現實”,都是策略性的,其實,關注“農具研究”與“鄉土景觀研究”,也有學術性考量。
目前,歐美的物質文化研究方興未艾,已有“西學東漸”之勢,國內藝術人類學等學科已經開始關注日常器具研究。民俗學顯然更應該關注日常器具,不管是農具、家具,還是玩具、文具,這些器具都是人們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的物化,對“物”的研究,是民俗學研究民族文化的一條重要路徑。在日本,民具學一直是民俗學中的顯學,周星先生多次呼吁國內民俗學界要重視民具學研究,認為這是中國當代民俗學的“缺漏”。2013年在山東大學開會時,周星先生就對我說,你在農業大學工作,應該重視農具研究。確實如此,在民具中,農具最為豐富多樣,也最有文化內涵,最具歷史傳承性,研究農具可以說是深入研究民具學與農業民俗的一條秘密通道。我們期待這本選集能夠引起同行對農具研究的關注,有更多民俗學者深入研究中國農具。
在諸多版本的《民俗學概論》中,大多認可傳統建筑(如江南民居、北京四合院、陜北窯洞等)是民俗學的研究對象,但是很少有人把建筑、巷道、田野、溝渠、橋梁、墓地等作為整體的鄉土景觀視為民俗學研究對象,尤其是農田,一直在民俗學研究視野之外。在日本民俗學界,柳田國男及其追隨者雖然提出了整體性的“鄉土”研究,但也沒有從“景觀”角度認識“鄉土”,研究農田。鄉土景觀是“民”作為一個社群長期生產、生活的文化空間,是其群體性勞作方式與生活觀念的表征,如梯田、垛田等,凝結著這一方人生產、生活的歷史,以及與環境不斷相調適的智慧,只有深入研究鄉土景觀,才能真正理解群體性的“民”及其“俗”。就此而言,本文集關注鄉土景觀研究,尤其是把農田景觀研究納入民俗學研究范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民俗學對農業民俗研究的認識。
當然,農業民俗研究范疇遠遠不止節氣研究、農具研究、鄉土景觀研究,水利研究、糧食生產研究、農業災害研究等都是極富現實意義的課題,都應該得到農業民俗研究者的關注。就拿水利研究來說,且不論北方傳統的農業灌溉技術,就是當下農田溝渠水泥硬化所產生的生態問題,就非常值得我們從民俗學角度進行調查研究。再如糧食生產問題,在轉基因食品、有機食品論爭中,聽不到民俗學研究者的聲音,這也是值得民俗學界反思的問題。限于本文集的容量,我們未能編選相關文章,在條件許可的時候,我們將彌補這個缺憾。
師慧、夏春晨、趙天羽、馬海婭、蔣樂暢在本文集編輯出版過程中付出了辛勤勞動,特此表示感謝。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非遺傳承人工作室“二十四節氣文化活態傳承與踐行”項目對本文集的出版提供了支持與資助,特此致謝!
季中揚
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