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開局盤點,祖龍贏政
- 觀史之穹,帝王的歷史回響
- 人生當少年
- 3627字
- 2025-03-16 15:48:02
大秦,咸陽宮。
秦始皇端坐于龍椅之上,靜靜凝視著面前群臣,雙眼散發著無盡的鋒芒,放眼望去,從咸陽宮大殿延伸出去,便看到了輝煌壯麗的咸陽城。
“天下,已盡在朕足下矣!”
秦始皇不禁喃喃自語,心中豪情壯志滿懷。
橫掃六國,南平百越,北擊匈奴,西定諸羌,筑華夏之大一統,功蓋萬世。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華夏文明由此開始由封閉走向交融,終結了華夏文明自春秋戰國以來日益激烈的文化分裂。
朕為始皇,朕要這大秦,千秋萬代!
突然,天空之中,降下一道巨大光幕。
秦始皇一驚:“這是何物?”
只見這光幕之中,開始緩緩播放一個視頻
“叮!全球直播開啟,直通中國上下五千年,正在加載盤點內容……”
2077年,一個尋常卻又注定不凡的日子。全球各地,無論是繁華都市的摩天大樓,還是偏遠山區的古樸村落,所有電子設備屏幕毫無征兆地閃爍起來,緊接著,一道充滿科技感的聲音在每個人耳邊炸響。
華夏,一所高中的教室里,學生們正昏昏欲睡地上著自習,突然被這突兀的聲音驚醒。“什么情況?”“誰在說話?”教室里瞬間炸開了鍋。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的政府會議室、企業辦公室、居民家中,人們都被這神秘聲音吸引,停下手中的事務,緊盯著眼前亮起的屏幕。
“本次盤點主題——千古一帝祖龍嬴政,即將為您呈現他波瀾壯闊的一生!”隨著聲音落下,一幅幅震撼的畫面在屏幕上展開。
畫面中,年輕的嬴政站在咸陽城的城樓上,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旁白響起:“公元前247年,年僅13歲的嬴政登上秦王之位。彼時,秦國雖已強大,但國內局勢錯綜復雜,呂不韋把持朝政,嫪毐囂張跋扈。然而,嬴政心懷壯志,暗中積蓄力量,等待著親政的那一天。”
看到這里,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被這個少年秦王的氣魄所震撼。在紐約,一位歷史愛好者激動地說:“這就是嬴政嗎?太不可思議了,13歲就面臨如此復雜的局面,卻毫不畏懼。”
直播畫面一轉,咸陽宮,嬴政坐在主位,手指有節奏地輕叩著桌案,看似平靜,眼底卻藏著暗潮。嫪毐與太后私通,勢力愈發猖獗,宮中宮外遍布眼線,妄圖謀朝篡位。
李斯匆匆入殿,俯身行禮后,低聲道:“王上,嫪毐近日動作頻繁,聽聞他正秘密調兵,恐有不軌。”嬴政目光一凜,冷聲道:“這逆賊,朕早容他不得。”一番密議后,兩人定下計策。
幾日后,咸陽城中流言四起,說嬴政病重,不日將駕崩。嫪毐聽聞,心中暗喜,以為時機已到。他勾結黨羽,偽造太后詔書,拿太后金牌集結私軍,妄圖帶兵沖進王宮,奪取政權。
此時咸陽宮內,嬴政得知嫪毐中計,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當即傳下密令:“王翦聽令,待嫪毐叛軍一動,便將其圍堵,務必一網打盡!”王翦領命而去,率領精銳部隊悄然埋伏。
深夜,嫪毐帶領叛軍氣勢洶洶地沖向王宮。剛到宮門,四周突然火光沖天,喊殺聲震耳欲聾。王翦的軍隊如潮水般涌出,將嫪毐叛軍團團圍住。嫪毐驚慌失措,卻已無路可逃。
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嫪毐叛軍死傷慘重,他本人也被生擒。嬴政高坐朝堂,怒目而視,下令將嫪毐車裂,滅其三族,黨羽盡數誅殺。這場叛亂,終在嬴政的雷霆手段下被徹底平定。經此一役,嬴政掃清了親政路上的巨大障礙,秦國朝堂也迎來新的局面。嬴政果斷出手,平定嫪毐之亂,罷免呂不韋,將秦國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緊接著,他重用李斯、尉繚等人才,制定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拉開了統一六國的大幕。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公元前225年,秦滅魏……”隨著旁白的播報,畫面中展現出秦軍鐵騎縱橫馳騁,戰旗烈烈飄揚,一座座城池被攻破的宏大場景。觀眾們仿佛置身于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受著嬴政統一六國的磅礴氣勢。
在華夏的一所歷史研究室內,幾位專家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一位老教授激動地拍著桌子:“嬴政的統一大業,是華夏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結束了長期的戰亂,為華夏民族的融合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他的統治的確有壓抑,想將幾代人的事,壓縮到一代人完成,致使民不聊生,但總而言之,還是功大于過。”
統一六國后,嬴政并沒有停下腳步。他推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文字和貨幣,這些舉措對華夏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畫面中,工匠們在鑄造統一的度量器具,文人們在書寫統一的文字,百姓們使用著統一的貨幣進行交易,一片繁榮有序的景象。
在倫敦,一位學習中文的學生驚訝地說:“原來我們現在學習的漢字,也和嬴政有著這么大的關系!他的這些決策,簡直太有前瞻性了。”
然而,嬴政的一生并非只有輝煌。畫面中,秦始皇陵的修建、長城的修筑,展現出他的雄心壯志,卻也讓百姓承受了巨大的勞役負擔。“嬴政在追求萬世基業的道路上,雖功績卓著,但也因嚴苛的政令,讓百姓苦不堪言。”旁白的聲音帶著一絲沉重。
這一幕,引發了全球觀眾的熱議。在東京,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留言:“嬴政的功績不可否認,但他對百姓的壓迫也確實存在,這讓他的形象變得復雜起來。”
隨著畫面的推進,嬴政晚年癡迷于長生不老,四處求仙問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沙丘宮,嬴政在巡游途中駕崩,他的龐大帝國也在隨后陷入動蕩
。
“嬴政的一生,如同一首波瀾壯闊的史詩,他以非凡的雄才大略,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其功績影響深遠;但他的統治也存在諸多爭議,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思考。”旁白的聲音落下,畫面漸漸暗去。
此時,全球觀眾仍沉浸在對嬴政一生的震撼與思考之中。這場突如其來的全球直播盤點,不僅讓世界重新認識了祖龍嬴政,也引發了人們對歷史、對偉大人物的深入探討,而這,或許只是一個全新歷史探索時代的開端……
在歷史的漫漫星河中,時間的洪流將華夏歷代帝王的故事串聯起來。這一日,一場奇異的時空交錯,讓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及各朝歷代皇帝看到了一個神秘的天幕,四周的光幕上閃爍著歷代王朝的興衰影像,仿佛是歷史的巨大藏書閣,每一道光影都訴說著一段波瀾壯闊的過往。
劉邦身著一襲黑色錦袍,頭戴冕旒,率先打破了寧靜。他望著光幕上嬴政統一六國的畫面,眼神中流露出復雜的情緒。“這嬴政,當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想我當年,從一個小小的亭長起家,歷經無數艱難險阻,才得了這天下。可他呢,以秦國為根基,短短數年,便橫掃六國,結束了數百年的戰亂紛爭。這份氣魄和手段,令人不得不服。”劉邦微微搖頭,語氣中既有贊嘆,又有一絲感慨。他想起自己與項羽多年的楚漢相爭,那是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而嬴政卻能以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果敢的決策,迅速實現大一統,這讓他深感嬴政的不凡。
李世民身著明黃長袍,身姿挺拔,他接過話茬:“高祖所言極是。嬴政統一六國,建立起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這是開天辟地的壯舉。他推行郡縣制,打破了舊有的分封格局,加強了中央集權,為后世王朝的治理奠定了基礎。這份政治智慧,影響深遠。”李世民眼中閃爍著光芒,作為一代明君,他深知制度建設對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性。嬴政的郡縣制,有效避免了地方勢力坐大,使得國家政令能夠暢通無阻地傳達,這對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朱元璋雙手背在身后,黑色的龍袍上繡著金色的龍紋,在云霧中顯得格外威嚴。他冷哼一聲,說道:“嬴政雖有大功,但其行事也太過暴虐。修長城、建阿房宮、驪山陵墓,耗費了多少民力!百姓在他的統治下,苦不堪言。這江山是百姓的江山,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他如此不顧百姓死活,秦朝二世而亡,也是情理之中。”朱元璋出身貧寒,深知百姓的疾苦,他對嬴政濫用民力的行為極為不滿。在他看來,一個王朝要想長久,必須以民為本,輕徭薄賦,讓百姓安居樂業。
劉邦微微點頭,接著說道:“我奪得天下后,吸取秦亡的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讓百姓得以喘息。嬴政若能在統一后,也能多些仁政,不去追尋那虛無縹緲的長生,活在當下,秦朝又何至于如此短暫?不過,他統一度量衡和文字,這對華夏文化的融合與傳承,功不可沒。”劉邦想起自己初定天下時,百廢待興,民生凋敝。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徭役,鼓勵農業生產,使得國家逐漸恢復生機。嬴政在文化和經濟上的統一舉措,促進了各地區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為華夏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李世民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嬴政的雄才大略值得我們學習,但他的暴政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帝王,要懂得恩威并施,以法治國的同時,也要關愛百姓。我大唐能有如今的盛世,也是借鑒了歷代王朝的經驗教訓。”李世民在位期間,虛心納諫,任用賢能,推行貞觀之治,使得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他深知,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君主的明智決策和對百姓的關愛。
朱元璋目光堅定,說道:“我大明建立后,廢除丞相制度,加強皇權,就是為了避免權力分散,重蹈前朝覆轍。嬴政雖建立了大一統王朝,但他的統治后期,權力失衡,導致宦官專權,這是我們必須引以為戒的。”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他認為,君主必須牢牢掌握權力,才能保證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無數帝王你一言我一語,對嬴政的功過進行著深入的探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回顧著歷史,反思著自己的治國之道。在這個神秘的空間里,歷史的智慧在碰撞中不斷升華,仿佛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