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程老將李塵帶到小院的另一個廂房外,這個廂房在院中被作為丹房。
與其他房間不同的是,廂房無門,只有一欄碧綠色的竹簾掛在門前。
“這是我們這一脈所傳下的法器青木簾。”
“本身是由千年的青玉竹加上一絲精金煉制而成,本身質(zhì)地堅硬無比,后來又花費一爐參還丹的代價請道家的煉器高人為其增加了三十六道小周天禁法,激發(fā)后能夠利用金木之力與小周天禁法護持周圍事物不受影響。”
“同時也有一定的封山禁錮之能,算是一件上品的防御法器。”
“煉丹之法首重心神穩(wěn)固,受不得外界打擾,一旦因外界干擾使得法訣或火候掌握出錯,便會直接影響到成丹結果,所以一般煉丹師開始煉丹時會選擇一處安全穩(wěn)妥之地,或周圍有人看護方可進行。”
程老捋著頜下胡須,一邊向李塵介紹,一邊施法推開簾子,帶其進入丹房之中。
兩人進入丹房內(nèi),程老就開始著手給李塵實地示范煉丹步驟。
因為這次主要是為李塵作教導所用,所以程老上手的比較仔細。
煉制養(yǎng)氣丹所需的丹方靈材一共一十九種,不過當下天地靈氣逐漸消散,這一十九種符合煉丹年限的靈材有大半都已尋不見。
所以程老一脈對養(yǎng)氣丹丹方做了簡化,只需用一十二種靈材即可,甚至大部分靈材的所需年限也做了降低。
除了主藥蘊氣草較為罕見外,其他的只是一些上了年份的上等靈植。
與此同時所付出的代價就是養(yǎng)氣丹本身的丹藥效果被硬生生降低了五成,對于修行者的修煉功效已經(jīng)沒有那么顯著,但仍舊是當下修煉界煉精化氣期不可多得的一味靈丹了。
當應用文武真火細細烘制好所需靈材,在程老的指點下開啟煉丹爐后,二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幾分凝重之色。
這是李塵一次真正意義的煉制丹藥,即使在之前每一步驟和細節(jié)程老都不厭其煩的為他講解了多次。
初學者煉制丹藥時的難點主要就是煉丹經(jīng)驗。
對于一爐丹藥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煉制手法和火候的控制,這不付出多次煉制的代價是無法摸索出來的。
但對于李塵而言,在程老的多次教授和講解下,無論是養(yǎng)氣丹的煉制步驟還是丹藥君臣佐使的理解已經(jīng)了然于胸。
腦海中已經(jīng)將整個過程和步驟都仿佛深深的刻了進去,只等著這一爐丹藥的練手開始。
不過畢竟是第一次煉制丹藥,李塵還是極為小心的將所有靈材取出放入丹爐之中,首先應用內(nèi)氣所化真火細細凝練。
除了一些堪稱天材地寶的靈藥外,絕大多數(shù)的靈材在生長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雜質(zhì)生成,想要煉制丹藥,就需要將其中的雜質(zhì)一點點的祛除。
最初的靈材粗制已經(jīng)祛除了絕大多數(shù)的雜質(zhì)。
而這第一步就是要在此基礎中繼續(xù)凝練,雜質(zhì)越少,相對成丹率和藥效就越高。
李塵以真火不斷凝練,抽絲剝繭一般將靈材內(nèi)的雜質(zhì)一一煉化,同時聚精會神仔細控制真火強度保證不傷及靈材本身。
如此過了整整六個時辰,才將一十二種主輔靈材內(nèi)的雜質(zhì)悉數(shù)祛除,所有靈材也化為一團略顯黑色的藥漿凝練在丹爐底部。
“還算不錯,你的真火凝練手法雖然稍顯稚嫩,但勝在內(nèi)氣穩(wěn)定,火候控制精妙。大部分的初學者都倒在了這一步上,能夠?qū)⑺须s質(zhì)焚煉祛除且不傷到靈材本身分毫,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在一旁靜坐觀看李塵煉丹的程老捋了捋胡須,滿意的說道。
看著丹爐底部的這一團藥漿,不間斷聚精會神應用細微內(nèi)氣輸出真火的李塵也略松了一口氣。
若不是百日筑基達到煉精化氣的境界,斷然是無法撐住這六個時辰的內(nèi)氣平穩(wěn)輸出。
高階丹藥所需要的真火強度和火候操控精度更是嚴苛,所以越是高階的丹藥,煉丹人所需的境界要求就越高。
雖然在凝練靈材的過程中不斷熬煉靈材中的雜質(zhì),導致填入丹爐的十九種靈材已經(jīng)化為一小團黑色藥漿,但也依然能夠凝練出十二枚養(yǎng)氣丹。
這十二枚養(yǎng)氣丹能夠為修行者所提供的藥效足以超過十份靈材本身。
可見煉丹師如果能夠保持一個不錯的煉丹成功率,的確是一門相當吃香的職業(yè)。
還差最后凝練藥液一步。
李塵臉色嚴肅,心中神隨意轉(zhuǎn),周身內(nèi)氣開始宣泄而出,隨后雙手不斷結印,一股股炙熱的真火涌現(xiàn)在丹爐底部,開始淬煉藥液。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推移,丹爐內(nèi)開始逸散出縷縷藥香,讓人聞了精神一振。
但李塵心里清楚,此時距離成丹還有一個過程,最起碼要用更為強大的真火進行凝練,方能將藥液凝化為丹。
這是李塵第一次在實踐中應用真火凝練丹藥,心神極為凝固,岐黃內(nèi)經(jīng)中所傳的內(nèi)家真氣化為真火之法極為獨特。
不同于一般法門所化真火能夠擁有融化萬物的霸道威力,它的火焰特點極為平和,無論火力多么兇猛,都只有淬煉之效,極為適合凝練藥液。
李塵此刻也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煉丹之中,心神不知不覺而完全沉浸在操控煉制手法上。
雙手不斷變幻的煉丹法印也慢慢的由刻意施為變成了形由心發(fā),以神御動。
一旁打坐的程老望向雙手不斷結印的李塵,心中暗道:
“此子第一次煉丹就能夠做到心神合一,煉丹手法看似生硬卻透出三分靈動之感,果然是大氣運所鐘之人,如果入世行走不出意外,醫(yī)門這煉丹一脈就要發(fā)揚光大在他手上了。”
待李塵將所有的藥液融匯淬煉之后,最終劃分出了十二枚圓滾滾的褐色圓珠小球般液體,藥香味逐漸濃郁的彌漫在丹室之中。
此時雙手結印,涌出更為強勁的一股真氣,開始加大真火煉制,想要讓丹藥快速成型。
突然間,丹鼎內(nèi)原本已經(jīng)逐漸趨于穩(wěn)固的褐色小球開始逐漸顫動起來,
“呲”
十二團褐色小團中的六團未成形的丹藥雛形承受不住真火凝練,化作一縷青煙飛逝。
李塵皺了皺眉頭,手中的法印未停,仍舊保持一個強大的真火強度繼續(xù)凝練丹藥。
不久之后再次有兩團青煙如剛才一般飛起,只有四團丹液保持一個平穩(wěn)凝化的過程。
好在接下來沒有發(fā)生意外,這四團丹液最終在真火中凝化成為如同琥珀色一般的深色小球,凝練成型。
“拙”隨著手中法印散去,李塵一聲輕哼,雙手散開收回身前,抱元守一。
一股內(nèi)斂的真火順著丹爐孔隙打入丹爐之中,整個丹爐發(fā)出了輕微的呼嘯之音,四團成型丹藥帶著藥香從爐中飛出,滴溜溜落在身前的玉桌之上,迅速由爐中的琥珀色凝作剔透的碧青色。
李塵微微一笑,略松了一口氣,取出一個早已準備好的瓷瓶將這如同黃豆般大小的養(yǎng)氣丹裝入瓶內(nèi),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三成的成丹率。”
程老的藤杖輕叩青磚。
“第一次能有這個結果,當真是有些天分,當年老夫也是炸了兩爐丹藥,才勉強將養(yǎng)氣丹煉得這般清透。”
聽了程老的話后,李塵苦笑著搖頭,他心里清楚,這個結果雖然不錯,但也是全仗著程老將他視為關門弟子傾囊相授,不計成本的給自己親自示例多次的結果,算不得什么天賦。
不過好在他對這煉丹一道也確實是喜愛,學起來更為用心罷了。
此時的他雖然因為持續(xù)煉制了數(shù)個時辰,周身內(nèi)氣消耗大半,整個人看起來略有些萎靡。
不過因為首次煉制丹藥成功的緣故,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上升了一個臺階,連帶著內(nèi)氣的強度都強了那么一絲,不可謂收獲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