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百萬黃巾入兗州!
- 三國:詞條融合,改天換命
- 安靜l
- 2179字
- 2025-03-30 21:45:33
冀幽之地,
袁紹與公孫瓚的界橋大戰,剛剛結束不久,
青州黃巾軍又蠢蠢欲動。
初平二年時,
青州黃巾軍聯合徐州黃巾軍共三十萬人北上,意圖與冀州黑山軍會合。
公孫瓚率領兩萬精銳步騎,于渤海郡東光縣設伏截擊。
公孫瓚先以主力正面迎擊,并擊潰黃巾前鋒,斬首三萬余級。
黃巾軍敗退至黃河邊。
公孫瓚待其半渡時,突然發起二次突襲,再斬數萬人,俘虜七萬余人。
黃巾軍損失超過十萬人,輜重盡失,被迫撤回青州。
雖然打不過公孫瓚,
但青徐兩州的黃巾軍也不是普通人能對付的了的。
青州刺史焦和便無力掌控局勢,整日只知祈求神靈。
青州因此陷入混亂,
民生、經濟全部崩潰,
焦和自己也因病撒手人寰。
焦和死后,
袁紹趁機委派臧洪為青州刺史,接替焦和的位置。
臧洪原是廣陵太守張超的部下,
也是關東聯軍討董中的一個較為重要的人物,
卻稀里糊涂的被袁紹挖了墻角。
在朝廷與地方幾乎已經完全割裂的狀態下,
地方官員的任免其實已經不再由朝廷決定,
像袁紹這種強大勢力,
上表意思一下走個過場就行,
至于你朝廷派不派使者送任命文書來,已經不重要了。
當然,
你袁紹能表臧洪為青州刺史,其他勢力自然也可以。
已經與袁紹開戰的公孫瓚,當然不肯落后。
他令田楷為青州刺史,與袁紹爭奪青州。
雙方在青州進行了長期激烈的爭斗,
如今形勢,
是公孫瓚這方暫時占據了上風,
田楷控制了比較多的青州地區。
在這兩方強權的夾擊下,
青州黃巾軍徹底沒了活路,
只得離開青州另尋出路。
初平三年,三月,
青州百萬黃巾大軍,浩浩蕩蕩入侵兗州!
曹操幾乎是同時收到袁紹戰勝公孫瓚,和青州黃巾入侵兗州的消息。
而此時的曹彥,
還正在衙署忙著處理春耕事宜。
有人忽然從外面跑進來,向曹彥稟報道:“校尉!主公有緊急軍情,招您商議!”
曹彥聞言不敢耽擱,急忙趕往郡守府。
走進郡守府議事大廳,
曹彥發現荀彧、戲志才已經到了。
與荀彧、戲志才點頭打過招呼后,
曹彥向曹操詢問道:“大兄,有何緊急軍情?”
曹操將兩封信遞給曹彥,而后解釋道:
“剛剛收到兩個消息。
第一個,袁紹于界橋大敗公孫瓚,公孫瓚被迫北撤,放棄進攻冀州。
第二個消息是濟北相鮑信傳來的。
他說青州百萬黃巾已攻入兗州。
黃巾軍兵分三路,分別攻打泰山郡、濟陰郡和任城國!”
曹彥一聽,精神不禁為之一振,笑道:“恭喜大兄,您入主兗州的日子不遠了!”
曹操疑惑道:“此言何意?”
曹彥說道:“劉岱不日將死于黃巾之手,自會有人接你入主兗州。”
曹操一臉不信。
荀彧和戲志才卻陷入了沉思。
曹彥解釋道:“劉岱來兗州上任不過僅僅兩年時間,尚未完全掌控地方勢力。
此次黃巾入侵,
他自然也希望通過擊敗黃巾建立威信,
震懾兗州士族和陶謙、袁術等外部勢力。
但劉岱性格剛愎自用,難聽人言,
個人能力又有極為限,
面對青州黃巾,他只能中午出行。”
“???”曹操三人一臉懵逼,問道:“為何只能中午出行?”
“因為早晚要出事啊!”
“……”
曹操、荀彧沉默不語,若有所思。
而戲志才卻突然問道:
“若劉岱真死于黃巾之手,我們又要如何才能名正言順的入主兗州?”
聽到這句話,曹彥下意識的看了荀彧一眼。
荀彧被曹彥看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曹彥又轉回了戲志才,說道:
“濟北相鮑信、陳留太守張邈,皆是大兄討董時的盟友。
且鮑信對大兄敬仰有加,張邈更是大兄的至交好友,情同手足。
我們有很大希望爭取到他們兩人的支持。
只要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大兄入主兗州就將順理成章。”
稍作停頓后,曹彥繼續說道:
“與此同時,
同時,大兄可致信袁紹,
請他幫忙向天子奏請兗州刺史一職,
這樣我們才能在兗州名正言順地扎根。”
“袁紹他會同意嗎?”曹操問道。
“不同意不行啊,萬一主公撂挑子不干了,那百萬黃巾不就北上與黑山軍匯合了嘛。”戲志才笑著解釋道。
“也是。”曹操微微頷首,給了曹彥一個眼神,示意他繼續。
曹彥接著說道:“正如志才所言,
袁紹還需要我們幫忙守著他的身后。
他定會權衡利弊,同意讓大兄你占據兗州,作為我們共同的根基。
一旦掌握了兗州,
我們便可東望徐州,
南下豫州!”
曹操看向荀彧和戲志才,想聽聽他們的看法。
戲志才拱手說道:“子安此計可行,但還需一人去說服和聯絡兗州其他士族。”
曹操聞言,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荀彧的身上。
以荀彧的身份背景和能力,
由他去做鮑信和張邈的說客,自然是最佳人選。
于是,他開口問道:“文若,你可愿走這一趟,去說服張邈和鮑信?”
荀彧沒有絲毫的猶豫,拱手道:
“若能得鮑信、張邈支持,我等確有機會入主兗州。彧雖不才,但愿走這一遭,為主公說服二人!”
一切準備就緒,
曹操、曹彥等人,
便只等劉岱那邊的消息傳來。
……
入侵兗州的黃巾軍,總共分為三路。
青州黃巾大渠帥司馬俱為一路,也是此次進攻兗州的主力。
他麾下能戰之士有十五萬之多,再加上家眷,足有三四十萬人。
司馬俱自青州臨淄南下,經泰山郡直撲濟北國。
其目標為控制黃河渡口,進而切斷兗州與冀州的聯系。
左渠帥徐和,率領麾下八萬余黃巾軍,攜帶家眷、裹挾流民,達到三十萬之眾,繞道濟北國西側,突襲濟陰郡。
右渠帥張饒,率領七萬黃巾軍,拖家帶口也有二三十萬人,沿泗水南下,攻任城、魯國,目標為控制兗州糧倉。
三路黃巾軍可謂勢如破竹,很快便攻破了近半個兗州,讓兗州刺史劉岱焦頭難額。
兗州南部是肯定守不住了,如果非要死守,可能會有被包餃子的危險。
于是他與濟北相鮑信一起,
率大軍撤至倉亭津,
同時向曹操和袁紹求援。
鮑信見黃巾勢大,
于是向劉岱獻上“堅壁清野”之策,
勸他效仿東武陽,據城而守,等待支援。
可劉岱卻不知哪根筋沒搭對,竟然決定要親自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