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夜訪鄭府
- 大明:開局被抄家,我成了新太祖
- 這個武松不打虎
- 2017字
- 2025-04-04 21:39:17
“老爺,沈秀來了。”師爺刑名小聲在鄭鉍昌耳邊說道。
原本還在還在小憩的鄭鉍昌睜開了雙眼。
在沈秀挖出精鐵箱子的時候就第一時間派人通知了他。
沈秀現(xiàn)在腳踏兩只船,換楊金水的話來說就是現(xiàn)在沈秀正沖著別家的骨頭搖尾巴。
楊金水前面說得好聽,在二月二給沈秀行冠禮。
可這是在沈家地契下落不明的情況下說的。
所以沈秀得給楊金水使一些絆子。
現(xiàn)如今,那五十萬匹絲綢能否按時完工已經(jīng)不是沈秀能考慮的了。
現(xiàn)在的他只是一個身不由己的小卒子。
浙江即將大亂,楊金水到時定然無暇顧及沈秀。
雖然楊金水在明里暗里都給了沈秀很多的幫助。
但是在沈秀的眼中,他就是是笑面虎。
與其同楊金水合作,沈秀更愿意選擇心狠手辣的鄭鉍昌。
這是沈秀的直覺。
“備茶,請他進(jìn)來。”鄭鉍昌睜開雙眼。
很快,沈秀便跟隨刑名來到了中堂,沖著坐在上位的鄭鉍昌行了一禮之后,沈秀落座。
“鄭大人,我們兩個的交易還作數(shù)吧?”沈秀直接開門見山道。
鄭鉍昌笑著看向沈秀。
在知道沈秀并非沈一石親子之后,鄭鉍昌對沈秀的態(tài)度也有所好轉(zhuǎn)。
畢竟在淳安糧荒中沈秀展現(xiàn)的實(shí)力并不比沈一石差。
有能力又懂事,對沈秀這個后進(jìn)他是真的喜歡。
沈秀是在三天前和鄭鉍昌搭上線的。
三天前,鄭鉍昌在沈秀的提點(diǎn)之下,發(fā)現(xiàn)若是自己不起兵造反的話,自己一家會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才有了他孤注一擲的截殺蕓娘一行人。
至于沈秀和鄭鉍昌說的交易,則是沈秀找到沈家的地契,而鄭鉍昌則是在起兵之后對沈家秋毫不犯。
“作數(shù),自然是作數(shù)的,就是不知道賢侄的進(jìn)展如何了。”鄭鉍昌抿了一口茶說道。
沈秀將地圖小心拿出:“地契就在千島湖。”
鄭鉍昌將地圖小心拿起,看見上面只有一個小紅點(diǎn),再次看向沈秀。
沈秀將隨身攜帶的淳安縣地圖鋪開,隨后將六份地圖殘片依次排好。
鄭鉍昌將其余殘片掃開,獨(dú)留帶紅點(diǎn)的那張。
“呵,還真是,賢侄好本事吶。”鄭鉍昌拍了拍沈秀的肩膀,但隨后面色一沉,“可是本官想知道,蕓娘昨晚不見了,賢侄你是怎么拿到這份地圖的呢?”
沈秀早就準(zhǔn)備好了說辭:“蕓娘是被楊金水的人救走的,昨晚連夜送到了沈府,大人應(yīng)該考慮的是身邊是不是身邊出了探子。”
鄭鉍昌將手從沈秀的肩膀上拿下,笑道:“哈哈哈,本官和你開玩笑呢。”
隨后他坐回主位,居高臨下。
“這千島湖有島嶼無數(shù),只是不知道這地契應(yīng)該藏在哪里才合適?賢侄不妨說說自己的想法。”
沈秀如實(shí)回道:“梅峰觀島。”
在沈秀離去之前,就已經(jīng)派人在天亮以后去通知楊金水。
楊金水的江南織造局離梅峰觀島較近,估算雙方的腳程過后,沈秀才決定來通知鄭鉍昌。
聽見想要的答案,鄭鉍昌伸手一揮,刑名立馬安排人手前去梅峰觀島。
沈秀是快馬趕來的鄭府,此時已經(jīng)卯時,天快大亮了。
就在沈秀想著告辭之時,鄭鉍昌伸手?jǐn)r住了他。
“難得敘舊,賢侄這就要走嗎?”鄭鉍昌道。
沈秀笑著回道:“星夜馳騁,我已是疲憊不堪。”
“疲憊不堪就在我這里住下,雖然鄭府比不得你沈家園林千畝,但還算是湊合。”鄭鉍昌立馬打斷沈秀。
若是此行能順利找到地契,那沈秀自然是安然無恙。
沈秀深知鄭鉍昌不會輕易放自己離開,索性回道:“那就麻煩鄭大人了。”
“還叫鄭大人?”鄭鉍昌笑問道。
“叔父!”沈秀干脆道。
鄭鉍昌捧腹大笑,勾著沈秀的肩,儼然一副慈祥長輩的樣子,帶著沈秀去臥房。
……
得到命令的鄭三刀帶著數(shù)十騎趕往千島湖。
前番讓他帶人前往高翰文家,他一無所獲。
但鄭鉍昌依舊信任他,所以此次的任務(wù)容不得半分差錯。
數(shù)十人騎的馬全是膘肥體壯,吃的是精料,跑的自然是飛快。
而在江南織造局的楊金水此時也收到了消息,將自己麾下養(yǎng)的死士也派遣出去。
“吁!”
鄭三刀停馬遠(yuǎn)眺,此刻他已經(jīng)來到了岸邊。
梅峰觀島就在不遠(yuǎn)處,但擺在他們面前的是新安江。
“找船!”
隨著鄭三刀一聲令下,眾人四散而開。
沒過一會兒,就有人回來稟報:“大人,右前方三里地有船家。”
鄭三刀道:“前面帶路。”
一干人等騎著馬朝著右前方的船家疾馳,
“你們在做什么?”老漁民看見一群黑衣人正在解自己的船,忍不住出聲。
聽見老漁民的聲音,眾人相視一笑。
其中一人抽出手中長刀道:“本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你這老東西不知死活,那就去死吧!”
說著他持刀向著老漁民跑去。
老漁民見狀不對,趕忙向水中一躍。
常年與水相伴,老漁民的水性也是極好。
幾個黑衣人見狀,一愣神,隨后帶頭的說道:“罷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東西要緊。”
此刻,鄭三刀也趕到了這里,船只有兩條,只能載數(shù)人前往梅峰觀島。
所以他只帶了幾個親近之人上船。
岸上數(shù)十人在鄭三刀離去之后,開始警戒四周。
楊金水的人落后鄭三刀一步,但他們比鄭三刀更為幸運(yùn),在岸邊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條停靠的花船。
船高兩層,能載十?dāng)?shù)人而行。
而這艘船也是有主的,其背后的主人是浙江鼎鼎大名的金玉滿堂樓。
整個浙江最大的青樓。
蕓娘曾經(jīng)就是這個青樓培養(yǎng)出來的揚(yáng)州瘦馬。
“下馬!”太監(jiān)陳五生對身后的眾人說道。
“注意點(diǎn),船征用,但別傷了人,否則回去雜家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陳五生吩咐道。
能來花船上游玩的自然不是什么普通人物。
他們固然怕楊金水,可陳五生是哪根蔥?
陳五生可得罪不起這幫公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