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式教育
- 大明:開局被抄家,我成了新太祖
- 這個武松不打虎
- 2134字
- 2025-03-29 21:52:13
沈家,龍武學堂。
沈家的宅院位于淳安城外,沈秀專門將沈家的一部分院子用來安頓這些孩子。
為了方便管理,他將這些孩子分在了四個院子當中,取名龍武院。
龍武一院到龍武四院,職責各不相同。
孩子們啟蒙的教材沈秀都是自己親自編撰的。
他腦海中清楚的記得曾經(jīng)學過的每一個知識點。
這些知識就是沈秀最大的底氣。
他有超憶癥,但這并不意味著他能完全吃透這些知識,但總有人能吃透。
這就是沈秀為何要在杭州網(wǎng)羅人才的原因。
這些都是沈秀的班底,他不會讓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酸秀才來啟蒙。
他需要的是能幫他的人才,而不是一群只會張口吃飯的蠹蟲。
此刻,他正在給龍武一院的孩童啟蒙,連帶著沈嫣然和沈楚楚兩姐妹一起。
這些孩子都是大致十一二歲的孩子。
“上課!”
隨著沈秀一聲令下,所有的孩子一同站了起來,沖著沈秀高喊道:“忠誠!”
雖然只是孩童,但是一百來人的聲音足夠撼人心魄。
沈秀滿意的點著頭,他揮了揮手道:“坐!”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半個月左右,沈秀一直在幫這群孩子啟蒙。
連帶著李時珍都對他的啟蒙方式感到好奇。
起初,他看著沈秀用石灰制成的粉筆,在漆板之上寫出那一個個不明所以的符號時,還覺得沈秀是在誤人子弟。
在見到沈秀將韻母和聲母一個個對應(yīng)到漢字之上時,他瞠目結(jié)舌。
古人教授知識講究的是一個口口相傳。
這就意味著知識在傳遞的過程中不僅費時費力,還很容易失真。
要認識一個新的字,將字形、字音、字意三者相融合,起碼要一日乃至數(shù)日之久。
也就是說,光啟蒙就差不多要兩年時間。
而用沈秀的方法,一日能認識數(shù)字,甚至數(shù)日之后仍能準確識得字音、字意。
這是圣人之功!
在這十數(shù)天內(nèi),李時珍曾不止一次祈求沈秀將此法傳揚天下,可沈秀每次都是笑著搖頭拒絕。
傳揚天下?沈秀還沒有自大到能與帝王為敵。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是帝王之術(shù)的基石,誰動誰死。
若是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識字,那天下哪里還來的愚民?
沒有愚民,誰又能來鞏固皇權(quán)。
可李時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但行好事。
沈秀不教,那他就“偷學”。
也就是從那日開始,只要是沈秀開課,李時珍準在臺下與一眾孩童同坐。
沈秀也不趕李時珍走,他正愁沒什么理由讓李時珍將畢生所學傳授給他的這幫學生呢。
“張載曾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誰能將這四句話寫在漆板之上?”
臺下眾人竊竊私語,遲遲不見動靜。
過去的十幾天,沈秀教授給他們只是單字,只是解釋了每個字的意思。
而教授給他們的單字就有數(shù)百個之多。
這誰能一下子記住?
沈秀的目的也很簡單,他要找的是天才,能幫到他的天才!
角落中,一個衣衫整潔卻頭發(fā)蓬松的女孩緩緩舉起右手:“先生,我想試試。”
沈秀讓女孩上前,并將手中的粉筆交給了她。
女孩的手勁很小,漆板太過光滑,幾次落筆都沒有落下印記。
此刻的臺下也響起了稀稀疏疏的議論聲。
沈秀肅聲道:“每人一百個蹲起!”
孩子們臉色一白,不敢有絲毫的遲疑,立馬坐了起來。
他們怕的不是那一百個蹲起,而是沈秀生氣了。
以前他們過的是什么日子只有他們自己清楚,餓著上頓沒下頓。
現(xiàn)在的他們有新衣穿,甚至是棉布制成的,穿在身上十分舒服,有肉吃,一旬日有兩頓肉。
他們害怕回到以前的那種生活。
沒過多久,臺上的女孩就完成了書寫,雖然歪歪扭扭,但依舊難掩其中的真意。
啪啪啪!
隨著沈秀的掌聲響起,所有人都自發(fā)的替臺上的女孩鼓掌。
“沈一二,我記得你。”沈秀臉上帶著笑意。
沈一二面上難得靦腆的扣了扣后腦勺:“謝謝先生。”
“你做的很好,從今天開始,你進入龍武四院。”
龍武一院至三院有著不同的職責,而龍武四院則是沈秀網(wǎng)羅各種天才的修羅場。
聽到沈秀讓自己進入龍武四院,沈一二眼中露出了精光。
龍武四院的每個人每月都有十兩銀子的俸銀。
十兩銀子足夠她買好多喜歡的甜食了。
臺下的一眾孩子都用艷羨的眼神看向沈一二。
說著沈秀從懷里拿出一塊方糖,遞到了沈一二的手中。
看著手中的方糖,沈一二的眼眶突然紅潤了起來,眼淚不自覺滑落。
沈秀知道她的名字,知道她喜歡吃甜食……
她是一個乞兒,自她記事起就隨著乞丐爺爺一起乞討,被別人打罵是家常便飯的事。
“忠誠!”她哽咽著喊道,隨后沖著沈秀敬禮。
所有的人都立馬站起身來,高喊:“忠誠!”
沈一二的手中死死握住那塊沈秀送給她的方糖。
此刻的李時珍也被氣氛渲染,也不自覺的站了起來,差點就將那兩個字喊出。
見沈秀沒有注意到角落里的自己,他拍了拍胸脯,悻悻坐下,然后小聲道:“忠誠?”
孩子總是比成人好塑造。
在沒有皇權(quán)思想的束縛下,沈秀可以教授更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內(nèi)容。
而天才的接受程度只會更快。
沈一二如愿進入了四院,可進到這里,她才發(fā)現(xiàn)天有多高。
僅僅只是十數(shù)天的時間,四院的人就已經(jīng)啟蒙完成。
自然離不開沈秀給他們,每人一本啟蒙自學讀物,只要將拼音學會,剩下的交給他們自學便可。
每本啟蒙讀物皆是沈秀讓淳安縣的秀才們抄寫而成,一本的成本就在五兩銀子。
沈秀在四院的教授方式與一院的截然不同。
他在做過簡單的基礎(chǔ)科學熏染后,便開始讓所有的學生開始動手實踐,給出的任務(wù)則是“壞繭抽絲”。
前世,他曾接觸過絲綢相關(guān)的行業(yè),因此記得一些相關(guān)的步驟。
他給這些學生準備了近一百石的壞繭。
術(shù)業(yè)有專攻,沈秀不是天才,但他可以篩選出天才。
李時珍最愛來的也是龍武四院,這里的一切讓他感到新奇。
沈秀的實驗法與他所學的格物致知不謀而合。
他成功的走上了沈秀的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