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五姐
  • 景柱
  • 1360字
  • 2025-03-24 16:27:47

五姐是蘭考有名的“鐵姑娘”

風沙、內澇與鹽堿并稱蘭考“三大害”。

蘭考縣鹽堿和內澇有地形原因,洼地多,也有河道系統紊亂的原因。焦裕祿和張欽禮等干部帶領蘭考人民挖河、修閘、除澇,五姐也在其中。

帶著村民挖河,為蘭考治沙防澇沖鋒陷陣

從1973年到1977年,是蘭考人齊心協力搞建設的四年。僅1973年,全縣共挖大小排水河道125條,配套支渠154條,拆除阻水工程164處,共完成1171萬立方米的土方,基本達到排水暢通。全縣治沙造林共計19萬畝,蘭考的“風沙、內澇、鹽堿”三大災害再也不能為非作歹了。

五姐現在還記得她當大隊支書時帶著社員挖河的情景。那時候,挖河的活又苦又累,動員老百姓并不容易,她一邊自己兩腿泥帶著群眾干,一邊想辦法編了各種快板書,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同志們聽我言,我把挖河談一談。挖河人有千千萬,又有女來又有男。懷抱忠心把河挖,爭先恐后當模范。看看誰的干勁大,人民的力量能勝天。人人都來比一比,隊隊奮勇來爭先。待到河工完成后,吃大米嘞吃雞蛋,咱們的生活多美滿。”如今,五姐虛歲88歲了,還能背出來那時候的《挖河談》。

“當時村民們都說五姐不簡單,敢說敢干、出口成章,不僅在女同志中是佼佼者,就是許多男同志也比不上。”村民說,“五姐從來都是要求別人的自己先做到,帶頭沖鋒陷陣,幾十斤的沙袋都敢扛。她整天都在挖河工地,家里孩子都顧不上管。”

“那時候,她大公無私地干工作。她為此吃的苦、受的累、家庭背的虧,大李莊的群眾說起來都掉淚,當時縣里曾將她的事跡編成戲搬上舞臺。”大李莊西村老人周正禮說。

當時趙豐蘭上有年邁的公婆要服侍,下有幼小的五個子女,丈夫又于1976年不幸病逝,她背后承受的辛酸不為人知。

“俺是毛澤東時代的人,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趙豐蘭這樣解釋。后來,到蘭考掛職副縣長的何慧麗如此評價她:趙大娘作為毛主席時代的干部,具有號召群眾的豐富經驗和品行,她有威信、作風扎實,能把群眾團結起來。

動員社員儲蓄,為農田建設保駕護航

焦裕祿去世后,縣里主持工作的張欽禮期望完成焦裕祿的心愿,治理好“三害”。

1965年5月初,蘭考縣召開縣、社、隊三級干部會,張欽禮在會上提出了“全國學蘭考,蘭考怎么辦”的議題,他提出了“重新安排蘭考大地”的方針,給引黃灌淤探路子。

而錢的問題接踵而來。引黃工程、農田基本建設、打井、架電、建氨水廠等,都需要大量資金。國家投資有限,公社、大隊積累很少,怎么辦?

縣里商議,可以發動大家把手里的閑錢集中起來使用,中間環節讓銀行、信用社的同志去辦,用行動支持引黃工程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1973年,蘭考縣銀行先在紅廟公社大李莊大隊搞試點,大隊副支書兼婦女隊長趙豐蘭推遲蓋房,帶頭存款200元;女青年陳建華推遲結婚儲蓄150元;社員王中海剛蓋起三間新瓦房,又湊了300元錢存入信用社。很快形成了群眾性存款熱潮,全大隊一天就存款3000多元。

1973年11月初,蘭考縣委在大李莊學校召開儲蓄存款現場會,趙豐蘭作為大隊書記作經驗介紹報告。蘭考縣委副書記樊哲民和開封地區中心支行革委會主任魏鐵柱到會講話,推廣大李莊的經驗,表揚愛國家、愛集體的先進典型。

蘭考的經驗對開封地區和全省都有借鑒意義。1975年12月,開封地區在蘭考縣召開農村儲蓄工作現場會,推廣蘭考經驗。河南省人民銀行農村金融處及各地區銀行領導現場指導,樊哲民介紹了經驗。蘭考自力更生解決發展農業資金困難問題,在當時的貧困縣可算是個奇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松潘县| 樟树市| 永吉县| 华安县| 平潭县| 利川市| 咸宁市| 新建县| 内丘县| 哈尔滨市| 湖口县| 五大连池市| 衡南县| 堆龙德庆县| 延安市| 武川县| 柏乡县| 依安县| 宣化县| 叙永县| 古田县| 隆昌县| 芜湖市| 青阳县| 无锡市| 巴中市| 瓦房店市| 盱眙县| 马边| 北宁市| 右玉县| 宝丰县| 平果县| 镇沅| 安溪县| 刚察县| 平陆县| 大余县| 西平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