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是復雜的。
陳星做這件事的起初是懷著私心的,可是真的做起來的時候,他卻很享受這個過程。
“我從他們的怯生生的眼神中看到了我的童年。”
陳星說這話的時候,眼角都有些濕潤。
正在和他視頻的李青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陳星,你哭了嗎?”
“沒有,沙子里進眼睛了。”
“你都語無倫次了。來,給你抱抱。”李青青的圣母情節被徹底點燃了。
“好了,我要去做事了。掛了。”
李青青很配合地沒有再深挖下去,因為她知道陳星刻意在回避。
呆愣片刻之后,李青青忽地驚醒。什么是把握社會脈搏,這不就是嗎。
自己一直渴望深度挖掘社會新聞,而新聞不就在眼前嗎。
李青青決定了,他要把陳星給孩子們免費補課的事情寫成報告文學。
想到此刻,她心中昨晚就有的疑惑也就解開了。
方才和陳星視頻的時候,自己再次不由自主說出了虎狼之詞--自己竟然對陳星說“給你抱抱”。
她李青青是個傳統的姑娘,什么時候會和一個異性這樣過。
但是,自己剛剛那一刻,是完全沒有任何雜念的,就是因為在陳星的眼神中看到了各種情緒被感染所致。
陳星的眼神中有對過往的心酸,又渴望通過幫助同樣境遇的孩子們來完成對自己童年的救贖。
所以,李青青明白了。自己就是被陳星人性中的光輝所感染,只是這種感染是潛移默化的,此前的自己并未察覺到。
這下李青青坦然了。她終于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對陳星了。
“你眼角的不是淚,是星星閃爍的光點。小青青給小星星抱抱,小星星加油。”
不得不說,學文科的女孩子多愁善感起來是可怕的。
當陳星看到李青青發來的這段文字的時候,他被硬控了十幾秒。
陳星剛剛確實多愁善感了一下,可是他從小受的委屈太多了,因而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他早就從剛剛的那種狀態里走出來了。結果,李青青突然來這么煽情的文字,就讓他有點,,,實在受不鳥啊。
小青青&小星星?
‘真要命。等我發跡后我必須要追她,這哪個男人受得了。’
【夏冷冷不好嗎?】系統跳出來唱反調。
‘你不懂。李青青這二貨太撩人了,你說她是不是故意的。看上我啥了?因為我善良?’
【你現在就是一只看著母孔雀開屏就激動的雄孔雀。】
‘我也不想啊。她老這樣干啥嘮,我真的很受用嘛。’
。。。
在深呼吸幾口之后,陳星只是回復了一個簡短的,“收到。”
他打定了主意,絕對不在自己人生的關鍵階段陷入一場很戀愛糾葛之中。
而另外一頭的李青青則看著陳星簡短的回復,面帶笑意地吐槽著,“還是這么高冷。。。”
-----------------
陳星一整個白天跑了十二戶街坊鄰居家,由于免費補課的緣故,家長們也樂意自家小孩年后去陳星這補習。再加上陳星給孩子們的紅包,因而孩子們也挺樂意的。
接下去的關鍵是怎么組織補習內容。
陳星自然不會傻到真的給他們補課。
應用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一次假期補課的作用不大。陳星也不認為靠著簡單的補課就能獲得星光點。
所以,他打算路徑依賴--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知識的種子。
因而現在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把種子種下去。
童學館的那個套路自然是玩不轉的。
因為童學館的那幫小家伙們是有枯燥課程對比之下,才會覺得陳星《Minecreft》的課程別有意思。而眼下街坊家的孩子們大都本就不會去參加補習班,因此就不存在對比。
沒有對比,陳星這套《Minecreft》的課程就體現不出優勢。
不過還有更要命的一點--大城市家長和小鎮家長們的認知差距。
陳星可以和龍小凱他們的家長解釋制作游戲的過程對孩子的促進作用,但是街坊鄰居們估計是聽不懂的,他們大都視游戲為洪水猛獸。因而陳星就更加不可能給孩子們講《Minecreft》課程。
思來想去,陳星覺得自己只能講科學實驗。問題是科學實驗怎么才能讓孩子們覺得有趣呢。
更讓陳星頭疼的是,如何把科學實驗和金錢掛鉤起來。
這個年紀的孩子們根本聽不懂“前途”二字,但是對于“錢”是已經有認知的。所以,激勵只能從“錢”方面入手。
如果是成年人的話就好辦的多。
比如陳星整天刷著的《算法導論》,看似好像看了換不來錢。但是其實算法是程序的核心之一,夯實基礎之后,今后寫代碼事半功倍,錢就能掙得更快。
這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可是小屁孩哪懂啊。
算了,陳星最后只得放棄將科學實驗與金錢掛鉤。
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想法很簡單,想要錢就是為了買好玩的。陳星最后還是將科學實驗回歸到了“趣味性”本身。
接下去就是抓耳撓腮的過程。
太過復雜的實驗,pass。什么光學實驗之類的,不要想了,器材都不好搞。
電路實驗?太簡單,沒意思。
化學實驗?好玩的太危險,不危險的不好玩。把一塊金屬鈉扔進河里炸魚,那幫小屁孩肯定喜歡,可是金屬鈉搞不到,就算搞到了也容易把自個給GG了。
模型機器人?太費功夫了。
無人機?可以考慮。買那種可以編程的,價格也不貴。
就在陳星苦思憫想之際,樓下突然一陣嘈雜。
他并沒有刻意去聽,就聽到了來自嬸嬸的大嗓門。
‘哎,英魂不散。’陳星只得下樓去見人,生怕爸媽應付不過來。
“今天要請兩個朋友吃飯,我就來照顧自家人生意了。”嬸嬸又帶人來照顧陳星家的生意了。
陳星隨便和對方敷衍了下,轉頭就進了后廚,“媽,就按普通客人的標準給她上。”
“人家好歹是親戚。”
“一會兒算賬肯定又要你優惠,咱們不能少收錢又上好菜,里外賠兩次吧。”
但是陳母顯然沒有聽陳星的。
菜上齊后,嬸嬸又以一副東家的神態自居,非要讓陳母也坐上桌。
所以,明明是陳家在吃虧,反倒是成了嬸嬸在請客。
“弟妹,房子的事情,你考慮的怎么樣。我跟你說,我和賣房的認識,不會讓你們吃虧的。過年沒幾天了,開發商要沖業績,你們可要抓緊了。來年肯定還要漲。”
2018年的時下倒也確實是房價高企,陳母聽的頓時有些心慌。
可是陳母又想起了自家兒子的囑咐,生怕著了嬸子的道。
陳星覺得無聊,很快就回到了樓上。
可是,陳母這種老實巴交的人,怎么可能是老江湖的對手。三兩下之間,就被套話說漏嘴了。
于是嬸嬸就來勁了,“你養了個好兒子啊,學會背后說人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