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蕭何’與‘周亞夫’
書名: 三國:朕不做漢獻帝作者名: 弎什而立本章字數: 2285字更新時間: 2025-03-12 08:50:04
諸將心事重重離開,全然沒有剛獲封賞時的開心。
但同樣的,劉協也沒有計策成功的欣喜,真正的麻煩還在后頭呢。
只要一想到曹操之后會來,劉協胸口就堵得慌。
剛才那群無禮的匹夫殺才,若是跟曹操比較,簡直傻的可愛。
劉協寧愿被這群人聯合挾持,也不想被曹操單獨操控。
權臣越多,天子可操控的空間越大。
反之,就沒什么可操作的余地。
落到曹操一人手中,跟回到董卓時期沒什么區別,甚至會更加糟糕。
“不行啊...”劉協喃喃自語,“要想辦法解決這件事。”
“陛下無礙吧?”一聲輕喚驚醒劉協。
臺階下,一人拱手見禮。
衣服上還帶著灰塵,估計剛才阻攔諸將時被推倒在地。
“哦。”劉協臉上浮現笑容,“原來是鐘侍中,朕都沒注意到你。”
“陛下巧設計策,三言兩語就把諸將玩弄,臣在一旁看的心神搖曳。”
“不還是瞞不過愛卿慧眼么。”
劉協說著徑直彎腰,直接坐在臺階上,毫不在意天子的形象。
“愛卿也坐。”劉協拍拍身邊的臺階。
“這...于禮不合,臣豈能與陛下平起平坐?”
“比朕低一級臺階便是。”劉協依舊堅持。
“臣...遵旨。”
看到對方坐下,劉協露出滿意笑容。
之所以這般平易近人、禮賢下士,皆因來者的身份。
鐘繇,字元常,潁川人。
曹操將此人比作蕭何,可見鐘繇之才能。
當然,鐘繇現在是劉協的侍中,真正的天子近臣,跟曹操還沒有任何關系呢。
在之前,劉協對鐘繇并無特殊對待,和其他大臣一樣,但往后肯定不會如此。
“愛卿剛才看破朕之計策,那你覺得諸將會如何?”劉協出言詢問。
“陛下妙計,諸將為爭座次,肯定會爆發爭吵。”
“只是爭吵么?”劉協追問道。
“依微臣愚見...”鐘繇小心翼翼道:“這點小摩擦,還不足以讓他們爆發沖突。”
“無需這般小心。”劉協沒好氣道:“在愛卿心中,朕難道是聽不得真話之人?”
“臣不敢。”鐘繇連忙請罪。
“愛卿剛才若只知吹捧,朕定要治你一個欺君之罪!”劉協揮袖道:“朕向來聞過則喜,愛卿往后盡管暢所欲言。”
“陛下圣明。”鐘繇心中驚訝,突然覺得天子與以前不同了...
“行了。”劉協擺手道:“說正事。”
鐘繇四下張望,壓著嗓音說道:“陛下今日開了個好頭,大方向并沒有錯。”
“往后繼續努力,不斷加強諸將之間的矛盾,總有一天會爆發沖突。”
“具體些。”劉協笑瞇瞇道:“例如?”
“陛下從諸將中挑選一人,從今往后對其格外偏愛,引發其余將領的嫉妒與憤恨。”
鐘繇緊接著道:“臣建議選擇張楊,他本就是官員出身,與其他匪類不是一路人。”
“而且剛才諸將來鬧事,唯有張楊沒來,可見良心未泯。”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劉協蹙眉道:“一旦被群起而攻之,張楊能招架的住嗎?”
“陛下可以給他安排一個盟友。”鐘繇也不賣關子,繼續道:“南匈奴右賢王去卑,此人乃是異族,勢單力孤,定然底氣不足,迫切想找個盟友。”
劉協連連點頭,認可道:“張楊與去卑一伙,勉強能抗衡其余四個白波黃巾渠帥。”
“依臣之陋見,四個白波渠帥也并非鐵板一塊...”
“哈哈哈~”劉協不禁仰天大笑。
不愧是被曹操比作蕭何的人,用起來是真不錯,一定要留在自己身邊。
但一想到曹操,劉協又有些笑不出來。
曹操這個麻煩不解決,擺平諸將也沒什么用。
念及此處,劉協就要開口問策,讓鐘繇給想個辦法。
“踏踏踏...”
“嘩啦嘩啦~”
步伐整齊、甲胄碰撞,一支精銳小隊迎面走來。
劉協與鐘繇見狀,立即停止交談,并從臺階上起身。
“拜見陛下。”為首將領抱拳見禮。
“何事。”劉協言簡意賅。
“奉諸位將軍之命,護送陛下前往居所安頓。”
劉協這才反應過來,這支精銳明顯是‘聯合小隊’。
應當是諸將各自抽調精兵強將,共同組建出來的隊伍。
畢竟劉協剛用過計策,諸將此刻貌合神離,肯定都不放心某一人獨自掌控天子。
“帶路!”劉協說著拉住鐘繇,故意道:“愛卿待會陪朕用膳。”
“喏。”鐘繇自然不會拒絕。
在士卒的護衛下,劉協朝城中而去,鐘繇落后一個身位隨行。
漫步在洛陽城中,目光所及之處,全然看不出昔日京師的繁華。
道路上雜草叢生,兩側盡皆廢墟,走半天都沒看到任何百姓。
當年董卓不僅將洛陽付之一炬,還把城中及周邊百姓強行遷去長安,大漢首善之地就這么毀了,如今宛如鬼域一般。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破碎風飄絮。”
“歸東都,意躊躇。”
“傷心兩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著殘破的洛陽城,劉協有些情不自禁,腦海中突然冒出來一首詞,稍作改動后吟誦出來,抒發一下當下的心情。
畢竟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又豈能沒有半點感情?
劉協覺醒了后世的記憶,但不意味著忘記了今生。
“陛下所作...是詩?是賦?”鐘繇不禁發問。
‘曲’這種體裁,于當下而言還是太過超前,鐘繇根本見過這種格式。
“愛卿何必拘泥于體裁,朕不過有感而發,自由的抒情不應被文章格律限制。”
“大善!”鐘繇撫掌叫好,“不談格律,陛下這篇...文章的內容真好!”
“尤其最后一句,興亡百姓皆苦。”鐘繇贊不絕口,“陛下圣王胸懷,方能寫出如此悲天憫人之言。”
絕非阿諛奉承,鐘繇的確是真心贊譽,并且心中對天子有了不同的觀感。
此前的劉協在鐘繇眼中,不過是個聰明的少年,尚且扛不起天子的責任,擔不起大漢的江山。
但這篇文章一出口,感受到其中憂國憂民的情緒,鐘繇心中陡然一驚。
真天子也!
說話間,一行人抵達目的地。
一座勉強完好的宅邸,作為天子的臨時行在。
“不錯。”劉協打量幾眼,抬步跨過門檻,就朝府中而去。
“陛下!”
“嗯?”劉協下意識回頭,發現開口之人乃護送將領,詫異道:“將軍有事兒?”
“卑職唐突。”將領遲疑一下,還是忍不住發問,“斗膽敢問陛下,剛才那首‘詩’可有名字?”
“嗯...”劉協想了下,道:“就叫‘洛陽懷古’吧。”
“謝陛下告知。”將軍躬身抱拳。
劉協覺得此人挺有意思,恐怕不像外貌表現得那么粗獷。
“作為交換,將軍是不是該告知姓名呢?”
“回陛下,卑職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