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暗流涌動
書名: 穿越到新朝,與王莽會晤作者名: 作家ZGoG9l本章字數: 1943字更新時間: 2025-03-16 23:05:09
蘇逸成功化解了王尋的誣陷,憑借新型連弩贏得了王莽的信任,一時間在朝堂上風光無限。然而,他心里清楚,這不過是暫時的喘息,朝堂之上的暗流從未停止涌動,更大的危機或許正在悄然逼近。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蘇逸全身心投入到為新朝研制兵器與改良水利的事務中。他時常泡在兵器鋪和郊外的試驗田,與工匠們反復打磨兵器細節,又在農田間研究如何將現代水利知識與新朝的地理環境完美結合。蘇府書房內,堆滿了各類圖紙和古籍,燭光常常亮至深夜。
一日午后,蘇逸從兵器鋪回到府中,剛踏入書房,便瞧見阿福正小心翼翼地擦拭著桌上的竹簡。阿福見蘇逸回來,趕忙放下手中布巾,說道:“公子,今日宮里來了位公公,留下一封密信,說是陛下親自吩咐,要交到公子手中。”說罷,從懷中掏出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遞到蘇逸面前。
蘇逸心中疑惑,接過信件,拆開火漆。只見信中寫道:“蘇卿,近日匈奴蠢蠢欲動,邊關告急。朕欲組建一支精銳部隊,抵御外敵。卿所研制之兵器,正可派上用場。三日后,朕將在演武場檢閱部隊,望卿做好準備。”蘇逸讀完信,眉頭緊鎖,他深知匈奴的強悍,此次邊關告急,形勢嚴峻。但這也是一個展現自己能力、進一步穩固地位的機會。
與此同時,王尋在自己的府邸內,正與一群幕僚商議對策。自從上次誣陷蘇逸失敗后,他一直耿耿于懷,時刻想著如何扳倒蘇逸。“大人,這蘇逸如今深得陛下信任,我們若不盡快想辦法,恐怕日后再難有機會。”一位幕僚憂心忡忡地說道。
王尋冷哼一聲,“哼,他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此次邊關告急,倒是個機會。陛下既然要檢閱部隊,我們便在兵器上做文章,讓蘇逸當眾出丑。”說罷,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三日后,皇宮演武場。陽光灑在寬闊的場地上,映照出士兵們手中兵器的寒光。王莽高坐于觀禮臺上,身旁是劉瑤以及一眾大臣。蘇逸站在臺下,身旁是他精心挑選的士兵,以及那批新研制的兵器,其中便有改良后的連弩和一些新型的攻城器械。
隨著王莽一聲令下,檢閱開始。士兵們手持兵器,整齊劃一地進行著演練。蘇逸緊張地注視著場上的情況,生怕出現任何差錯。然而,就在演練進行到一半時,意外發生了。一名士兵手中的新型長矛突然斷裂,矛頭飛出,險些傷到旁邊的戰友。緊接著,又有幾處兵器出現故障,連弩的發射也變得遲緩無力。
場上頓時一片混亂,士兵們不知所措。蘇逸心中一驚,他趕忙跑到出現故障的兵器旁,仔細檢查。很快,他發現這些兵器的關鍵部位,都被人動了手腳,顯然是有人蓄意破壞。
王尋見狀,心中暗自得意,上前一步,高聲說道:“陛下,蘇逸所制兵器,竟如此不堪,可見其用心不純。此次邊關告急,關乎我新朝安危,若用此等兵器御敵,豈不是讓我新朝將士白白送死!”
王莽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看向蘇逸,眼中滿是不悅,“蘇逸,這是怎么回事?”
蘇逸心中憤怒不已,但他知道此刻必須冷靜。他跪地說道:“陛下,臣敢以性命擔保,這些兵器在交付之前,都是完好無損的。定是有人蓄意破壞,意圖陷害臣。還望陛下明察。”
劉瑤也站出來,為蘇逸辯解:“父皇,蘇逸一心為新朝效力,兒臣相信他不會做出此等事。此事必有蹊蹺。”
朝堂之上,眾人議論紛紛。王莽沉思片刻,“此事暫且不論,當務之急是解決兵器問題。蘇逸,朕給你三日時間,務必將兵器修繕完好。若三日后還無法解決,休怪朕無情。”
蘇逸領命,心中明白,這三日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他回到蘇府,立即召集工匠,重新檢查所有兵器。同時,他讓阿福暗中調查,看是否能找出破壞兵器之人的線索。
在兵器鋪內,工匠們日夜趕工,蘇逸則親自參與其中,憑借著現代的機械知識,對兵器進行緊急修復和改進。他發現,被破壞的部位大多是一些關鍵的連接點,對方顯然對兵器構造有所了解。
經過兩日兩夜的努力,大部分兵器都已修復完畢,且蘇逸還對部分兵器進行了優化,使其性能更勝從前。然而,關鍵的線索卻依舊毫無頭緒。就在蘇逸感到焦慮之時,阿福匆匆跑來,“公子,有消息了!我打聽到,兵器鋪的一個伙計,近日與王尋府中的人來往密切。”
蘇逸眼中閃過一絲寒芒,他知道,終于找到了關鍵所在。他立即帶著阿福前往兵器鋪,找到了那名伙計。在蘇逸的逼問下,伙計終于承認,是王尋府中的人給他一大筆錢,讓他在兵器上動手腳。
蘇逸拿到證據后,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求見王莽。在御書房內,蘇逸將證據呈到王莽面前,詳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王莽看完證據,臉色鐵青,“王尋,竟如此大膽!”
蘇逸跪地說道:“陛下,如今邊關戰事緊急,當務之急是讓將士們用上精良的兵器。至于王尋,還望陛下圣裁。”
王莽深吸一口氣,“蘇逸,你做得很好。此次兵器之事,朕錯怪你了。王尋之事,朕自會處置。你且繼續為新朝效力,若能擊退匈奴,朕必有重賞。”
蘇逸謝恩后,離開皇宮。他知道,這場危機暫時解除了,但朝堂之上的爭斗,永遠不會停止。未來,他還將面臨更多的挑戰,而他,早已做好準備,在這暗流涌動的新朝,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