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火中取寶
- 一人之下:太上還丹
- 解蔽
- 2497字
- 2025-04-16 00:37:59
“啊?炸藥?就是一硝二硫三木炭那個?”羅方驚訝,旋即又反應(yīng)過來,黑火藥本來就是古代煉丹炸爐后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總結(jié),誕生的副產(chǎn)物。
由于火硝是一種對古人來說很易得的活潑天然氧化劑,可以讓汞更快地反應(yīng),所以道士常常將其加入煉丹配方。
而硫磺則是古代無論中外都不約而同的認(rèn)為可以煉制出黃金的物質(zhì),因而也是煉金術(shù)和黃白術(shù)中的必備之物,古人將硫磺雄黃雌黃合稱為三黃,認(rèn)為可以煉制出將鉛鐵汞等賤金屬,甚至泥土頑石點化成黃金的神藥。
“是啊,目前最早記載火藥的是唐代的典籍,而到了唐末就已經(jīng)把火藥用在軍事上了。”艾教授點點頭。
“不過我們的掌心雷也不是完全按照威力最大的黑火藥的配方,也就是你剛才說的那個比例來配置的,為了突出某種功效會有不同的配方。而且也不會用引線引爆,而是用雷法或者符箓等手段。”
“符箓?外丹派也要用符箓嗎?”羅方好奇,這外丹派要涉獵的還不少啊。
“當(dāng)然了。丹鼎派和符箓派只是側(cè)重不同,又不是水火不容彼此對立的。祖天師張道陵不就是煉丹術(shù)和符箓兩道的大家嘛。
只是人的精力有限,對我們而言符箓僅僅是輔助作用罷了。
在古人眼里煉丹是一件非常嚴(yán)謹(jǐn)?shù)氖拢蟮綗挼鏊〉綗挼r間,飲食起居都是有講究的,他們會在特定的時間繪制符篆,貼在煉丹的爐鼎上,外可令群邪辟易,內(nèi)可防丹氣走泄。”
羅方又問:“那雷法呢?”
“青城最早就是天師道道統(tǒng),會雷法很正常,雖然后來失傳了,龍虎山也沒再給,但還可以用雷篆寫五雷符……”
艾教授滿不在乎的說道,畢竟他自己這些幾十年來就沒動過幾次手,不用也用不到掌心雷,不會就不會唄,還能咋滴。
羅方嘴角抽搐,好一個雖然失傳了,龍虎山也沒給。
邊說著,兩人手上沒閑下來,開始處理煉丹的原料,羅方看到有食鹽,推測應(yīng)該是要做降丹。
艾教授接著跟羅方說:“除了用黑火藥對敵以外,外丹派還有些別的護道之術(shù),比如從控制火候衍生出的控火之術(shù),從服食石散丹藥轉(zhuǎn)變出用丹藥之毒傷人,又比如和劍仙流派學(xué)習(xí),煉劍丸藏于體內(nèi)……
當(dāng)然這些僅僅是外丹修煉過程中的副產(chǎn)物,跟那些以此安身立命的門派沒法比。我們控火比不過火德宗,用毒比不過唐門,劍丸、劍氣、劍術(shù)比不過劍仙門派。”
艾教授邊說著,邊用余光觀察羅方的表情。
聽著這些小說傳記里的神仙手段,羅方臉上自然充滿了好奇和震驚,但是艾教授卻覺得羅方好似沒有多向往。
就在艾教授還暗自納悶這小子怎么還不上鉤的時候,羅方忽然問道:“老師,既然張真人是在青城山上學(xué)的煉丹術(shù),那現(xiàn)在山上會的人還多嗎?”
艾教授搖搖頭,“外丹派在青城山早就是小脈傳承了。青城山在最早還是天師道道統(tǒng)的時候,加上更早的時候還有陰長生在青城山煉丹成仙的傳說,那時候才是外丹派最興盛的時候。
到了唐末山上的道統(tǒng)就衰落了,自傳真天師杜光庭之后,山上更多的是上清派。
再到后來,由于戰(zhàn)亂上清道統(tǒng)也衰落了,全真派就進入了青城,也就是現(xiàn)在的格局。張老當(dāng)年學(xué)煉丹術(shù)的時候,山上會的人就沒幾個了,而且傳承殘缺不全,還是后來跟你……額,跟別人學(xué)了一些,又行走天下慢慢收集起來的。”
艾教授差點說漏嘴,而且還不知道羅方跟羅師叔到底有沒有關(guān)系,萬一認(rèn)錯了就搞出烏龍了。
跟我?跟我什么?羅方聽著艾教授生硬轉(zhuǎn)折的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既然艾教授不愿意說,他就先不追問了。
艾教授拿出來一瓶水銀,問羅方:“小羅,你的異能能控制水銀嗎?”
羅方點點頭,“可以,之前就試過了,而且操控水銀比操縱鐵之類的金屬更輕松。”
說完,羅方就給艾教授演示了一番。
艾教授打開蓋子后,只見羅方微微抬手,瓶子里的水銀就如同蚯蚓或者長蛇一樣探出頭來,靈巧迅速的飛入研缽里,接著像銜尾蛇一樣螺旋盤旋轉(zhuǎn)動,最后消失在之前研磨好的其他原料里。
混合好之后兩人就沒再管原料,而是轉(zhuǎn)頭去烤罐子。
艾教授接著說:“除了青城山道家煉丹術(shù),我再跟你講下峨眉佛家的煉丹術(shù),也就是文老交給我的傳承。
峨眉是佛門大派,亦是武學(xué)大派,與少林花開并蒂,同時跟藏密也有些關(guān)系。其中金頂華藏寺有一傳承,名為蓮花寶笈,是匯佛、武、醫(yī)等各大體系于一體的傳承。
完整的傳承每代只傳掌門一人,不過其中的一些異術(shù)卻并無限制,文老就是學(xué)的一些佛門異術(shù)和煉丹技藝,張老在峨眉出家的幾年也學(xué)過一些。”
羅方聽到峨眉想起來,“嗷對了,之前帶我去公司的周前川老師就是峨眉的俗家弟子,您認(rèn)識嗎?”
艾教授點點頭:“他啊,他老爹相當(dāng)于是峨眉俗家弟子的掌門,他自己沒這方面心思,就當(dāng)個教書先生。”
接著他示意羅方把做好的原料倒進燒的紅燙的砂罐底部,隨著傾斜的砂罐緩慢旋轉(zhuǎn),原料與砂罐接觸的地方開始融化成糊狀,又隨著旋轉(zhuǎn)均勻地附著在罐子的底部。
這一步叫做溜胎,烤干之后的原料叫做胎底。烤干之后即使罐子倒置再加熱,原料依舊不會脫落。
為了讓羅方仔細(xì)觀察到降丹的生成,艾教授特意用了耐熱的透明石英容器來當(dāng)承接產(chǎn)物的容器。
把密封好的罐子顛倒過來,讓罐子在上,石英碗在下,放到類似火灶的東西上,這樣罐子的底部倒懸在臺子的上面,同樣也是在臺子上面點火加熱,而石英碗則在臺子下方,底部微微接觸水面。
“以前做降丹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是專門可以冷凝回流的丹爐,不講究的就是在地上挖個坑,在底部倒上涼水冷凝,還有就是咱這種簡易的,總之都是上面加熱,在底部收集產(chǎn)物。
咱今晚上先做降法,那種用升法做降丹的是以后才能接觸的。下面我說一下該怎么用炁進退火候,這也是全真內(nèi)丹法的修煉要訣,雖然實際指代的東西不一樣,但是理法是相通的……”
哎,說是帶自己見識異人的煉丹術(shù),結(jié)果是讓自己上手啊。羅方暗道。
羅方聞言沒有立即照做,而是面朝艾教授恭恭敬敬的跪下,“師父在上,受……”
艾教授連忙把羅方拉起來,“這是干什么,想拜師啊?我看你還得再經(jīng)歷幾次考驗才行嘞。至于考什么,什么時候考,這不能告訴你。
總之咱現(xiàn)在就是老師和學(xué)生,我教你的這點東西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秘訣,沒有藏著掖著敝帚自珍的必要。”
羅方聞言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有些自作多情,尷尬的笑了一下,才坐在火前,按照艾教授的指點,用炁溝通火藥和丹藥,控制火候進退。
時間在無聲無息間流逝,羅方神采奕奕的盯著降丹生成的整個過程,從晚上到東方破曉,石英碗的底部逐漸凝結(jié)出氯化汞,如同潔白的雪花,偶爾會有灼熱的液滴從上方滴落,在黑暗中迸發(fā)紅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