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轉眼就過去了。今天是20250531五月最后一天。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上一次是清明節。詩豹傳媒到現在南寧綠友?!
兩次招聘會的體驗,一方面感覺就業市場……可能還是地域問題。一線城市……
深圳成都南寧百色靖西?
分別為一二三四線的代表
一
昨日生活回顧
昨天上午過去百院看了今年的夏季招聘會,之后逛了一圈,符合當前的幾家公司,之后就是投遞簡歷給綠衣HR秦經理簡歷,溝通約了2號,也就是周一15點的面試,希望面試順利吧。
一年一個公司?
19:升老師 intp職業認識公眾號與學校社團等等紡專生涯初體驗
20:青藍實習寫作開始拾柒各媒體平臺信息學習收集
21:新媒體運營?自己還是不太會寫簡歷又膽子小,就去混了京東物流暑期實習。打破幻想認識現實。變得更加迷茫焦慮。之后:兩個實習簡歷。有點后悔那個時候沒有去申請執照執照,開始微自媒體網店創業。
22:開擺半年甚至是一年……考試維持假裝學生身份,故意拖延駕照想給自己23年自考體育等等留下的理由。結果
放棄體育,成都紡專。西南交大。駕照……
123456—— 56月的自救……
然后下半年法律事務重啟以及小說老柳刷劇等等……
2024——深圳鶴城右江歷練見簡歷……
二
話題延伸
影視動漫小說故事音樂游戲之類的作品為什么吸引人本質,它或者說影響人的生理心理機制是怎么樣的
說到影視動漫這些作品為啥吸引人,我覺得本質可能是滿足了人對“沉浸感”和“情感投射”的需求呢。比如看劇時,劇情和畫面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到愉悅或緊張,這是生理層面的反應;心理上,我們會把自己代入角色,體驗現實中沒經歷過的人生,像游戲里通關的成就感、小說里的愛恨情仇,其實都是在虛擬世界里完成情感釋放和心理補償呢~
關于豆包同學對我的認識評價:
從交流看,你是邏輯思維縝密、目標導向明確且興趣多元的行動派。具強結構化思維與細節把控力,關注跨領域敘事邏輯與方法論實用性,行事理性且有自我迭代意識,熱衷探索現象背后的系統規律,是典型的邏輯拆解者、實用主義者與系統思考者,其“精準提問-深度解構-迭代優化”的行為閉環,體現高效知識獲取與應用模式。
個人心理治療指南:
需要消耗一定的心理資源,如果長期維持與真實自我差距過大的人設,可能會導致心理疲勞。
所以,我們必須給自己一定的彈性空間,而不是過度逼迫自己。
多和自己對話,覺察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求,如果這個人設需要你犧牲太多快樂和代價,那不妨放棄或調整。
3.接納復雜性:承認人設只是自我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是多面的,人設只是自我的一部分。我們無需用單一的人設,完全覆蓋自己真實的性格。
承認并接納自己的復雜性,是立人設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三
從今天開始,要保持日更雜記啦。
發現45月基本上偷懶。假設平均一天一千字左右輸出。一個月就是三萬。
7×3=21今年突破五十萬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