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看著起身面南的姜維……
他的大黑臉上露出了姨媽笑。
他從來沒有懷疑過以大哥劉備的人格魅力,能不能征服姜維這位自己看重的后生侄兒。
而且。
張飛總有一種模糊的感覺。
似乎這位侄兒對自家大哥有著一種難言的尊崇。
一如當初他,二哥與大哥劉備在涿郡的那場初見,遇見便難別。
“張伯父!”
姜維回轉身體,話音同步響起。
“曹操在經歷了下辨之敗后,其短時間內當難以再集結重兵征伐此地?!?
“然?!?
“這并不意味著下辨城就可以高枕無憂。”
“一旦漢中發生變故……”
姜維給張飛分析起了局勢。
邊分析,他邊蹲下身子撿起幾個石塊在張飛面前擺開,構建了簡易的曹劉形勢布局。
“為了保住漢中這塊可以扼住蜀川咽喉的軍事要地,曹操勢必會再度派遣重兵強行貫通陳倉道,進以挽回漢中的頹勢。”
“到了那時,下辨這個側面戰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兩位將軍請看?!?
姜維抬頭望了眼張飛和馬超,用手在地上勾勒出了四條線。
“這里是我們所在的陳倉道,其余三條線路,則分別是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每條道路的崎嶇難易程度不用在下多述,兩位將軍應該也有所了解?!?
“故此。”
姜維自信一笑,一錘定音落音道:“到時兩位將軍的任務很簡單?!?
“正面戰場的漢中一旦發生變故,或者說……”
姜維揶揄的看了張飛一眼。
“如果那夏侯淵為某所擒殺,曹軍戰敗的消息傳來時?!?
“你們務必要不惜一切代價,襲擾陳倉道,阻滯曹軍快速支援,借此逼迫著曹操改走更崎嶇難行的褒斜道,儻駱,子午三道支援漢中?!?
“兩位將軍如能保證這點,漢中大戰劉皇叔的勝率,至少增加三成?!?
“呵呵,兩位將軍可別說做不到,等到劉皇叔率領大軍抵達陽平關下,其應當會調遣一支軍隊支援你們?!?
張飛眼見姜維這個時候還不忘調侃自己,提及了兩人定下的君子之約,他忍不住嘬了嘬牙花子。
娘滴!
自己老岳丈是夏侯淵這個坎,這輩子過不去了是吧?
雖然懊惱于姜維這個賢侄不給自己留點面子。
但,張飛還是從心的把姜維勾勒的地圖和他做出的分析,全都暗暗記在了心里。
“對了賢侄,你只說了俺和孟起要做的事情,你呢?”
“我?自然是等人質置換之事結束后,與徐先生一同去陽平關見劉皇叔?!?
“伯父,那里才是接下來大戰的重心。”
沒有人比他姜伯約更清楚,接下來的漢中戰事是多么重要。
以及歷史上劉備法正等人在奪取漢中之戰的過程和戰后安排中,究竟犯下了何等致命的錯誤。
說句不客氣的話。
歷史上的漢中之戰,劉備雖然贏了,但贏的堪稱慘烈,幾近入不敷出。
首先,劉備在建安二十三年七月抵達陽平關下后,其和軍師法正的第一選擇并不是如后世人所熟知的那般,翻越米倉山直抵定軍山,一場大勝斬了夏侯淵。
而是……
仗著兵多勢眾,選擇了強攻陽平關,與夏侯淵在關前鏖戰。
陽平關作為漢中太守張魯防備關中來敵和益州劉璋的西線漢中大門,用雄關天塹來形容都不為過。
便是曹操第一次走陳倉道攻取漢中的時候,也是在陽平關前碰了個頭破血流。
若非山上的野鹿群忽然在兩軍交戰時,大規模的出現驚了張魯軍的士兵,擾亂了軍陣,曹操能不能拿下陽平關都兩說。
而好巧不巧的。
率重兵而來的劉備,同樣是犯了和曹操相同的錯誤。
不但犯了。
更是從建安二十三年七月開始,硬生生的同關內的夏侯淵對峙鏖戰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春。
期間折損的兵力先不提。
單是耗費的糧草金銀數量之多,就快耗盡了他奪取益州后積攢的那些家底。
其次。
鏖戰陽平關受挫之后,劉備和法正依舊沒有選擇翻越米倉山進軍這條路。
而是選擇了向北用兵,意圖翻越走馬嶺,取廣石,試圖威脅夏侯淵后方。
這個決定對錯與否,先且不論。
但在姜維看來。
劉備和法正就不該派遣牙將陳式前往,執行如此重要的任務。
陳式什么人啊,他有那個實力統兵嗎?
定軍山大戰中,追擊一個夏侯尚都能為夏侯淵俘虜。
如果不是黃忠擒獲了夏侯尚,進行了俘虜交換,陳式都不一定能回來。
北伐時,陳式又不遵從丞相的命令退軍,執意進兵。
結果,他和手下的軍隊陷入了魏軍包圍困于山谷,若非杜瓊,張嶷二將奉丞相之命引兵接應,后果可想而知。
再看看馬鳴閣道上的曹軍守將是誰?
張郃!
姜維不否認張郃這位河北四庭柱面對張飛關羽這等猛將,表現是拉胯。
可張儁義再拉胯,那也是五子良將之一啊。
能是陳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牙將能碰瓷的?
姜維不理解,歷史上的劉備和法正怎么會放著隨軍的趙云,黃忠,魏延這等猛將不用,獨取陳式。
難道就因為此人后來生了個疑似寫出《三國志》的兒子陳壽?
是以。
蜀軍走馬鳴閣道,對上駐守廣石的張郃的下場,自然可想而知。
陳式拿之不下廣石,反被夏侯淵后續派出的徐晃擊破,近萬士兵自投山谷,多有死者。
如果說以上問題,還不足以致命。
那么。
真正致命的,是蜀軍奪取漢中后的戰略安排。
甚至,這讓姜維不禁懷疑起了作為隨軍謀佐的法正,其本人統籌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無他。
劉備在戰局漢中后,竟然沒有在漢中布置重兵,而是是將大部分兵力撤回了蜀川。
世人都說關羽后來的失荊州,是因為他的傲,是因為江東鼠輩的偷襲……
可在姜維看來,實則跟劉備法正戰后對漢中的不重視有關。
漢中大勝后,如果劉備選擇率大軍主力留鎮漢中,或佯作攻取隴右之勢,曹軍的主力是決然不敢輕易調離關中的。
恰恰相反。
曹操可能還要增兵雍涼,來抵抗剛經歷了一場大勝,正氣勢如虹的蜀軍。
這等前提下。
等到關羽北伐時,曹軍有能力派遣少量兵馬支援襄陽就不錯了。
面對少量曹軍援兵,關羽也不至于抽調荊州后方和南郡的守軍。
守軍不動,江東想要偷襲成功也沒那么容易。
另一方面。
若關羽北伐時局勢不利……
身在漢中前沿的劉備君臣,也能及時分兵順漢江東下支援關羽所在的樊城,從側后方夾擊曹軍。
縱然是江東鼠輩來襲,關羽仍能在荊州站穩腳跟。
可惜,劉備沒有這樣做。
他留下的,只有兵力堪堪過萬的漢中太守魏延。
只有內不能壓制城中強族,卻又立場存疑的劉封和孟達坐鎮東三郡。
這也導致漢中這一戰略要地雖然被劉備得到了,卻是沒能發揮出東援荊州關羽,牽制,打擊曹軍主力的應有作用。
最終。
造成了威震華夏的關云長以一支偏師,獨抗曹,孫兩大軍事集團的絕境。
倘若說。
漢中交鋒,是曹劉兩大軍事集團的全明星之戰。
那么。
后來的荊州襄樊之戰,則是曹孫兩方文謀武將齊登場,聯手鎮殺,絞殺關羽的無解一戰。
關羽的敗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
面對這等堪稱絕殺的屠龍之局……
莫說武圣不行,就算是換成昔年赤壁橫江的周郎來了,也遭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