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治水問對
- 從每日卦象開始修行
- 有機陣列
- 2228字
- 2025-04-16 00:06:55
郭增認出他們是軍伍中人,認為自己招惹麻煩,開始不安。
問道:“你們到底是什么人?”
在另一邊練武的樊嬰注意到動靜,帶領騎兵趕過來。
郭增望著羽林軍的旗幟,睜大了眼睛。
他心中有了猜想。
“吁~”
樊嬰勒馬瞧了郭增一眼,拱手道,“殿下,可遇到麻煩?”
“殿……殿下!”
整個薊北地區,還能有哪個殿下。
郭增當場下跪,磕頭道:“卑職潦西縣亭長郭增,叩見薊北王殿下,不知王上當面,出言不遜,請王上恕罪!”
周方伸腿洗干凈腳上泥水,邊穿衣服,邊說道:
“你這是在執行本王的詔令,是在盡忠職守,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郭增不敢起身,“卑職眼拙,竟沖撞王駕,實在罪過!”
周方無奈搖頭,“本王恕你無罪總行吧,難不成要本王過來扶你?”
“卑職不敢!”
郭增這才起身。
穿戴好衣物,周方坐于高地,旁邊是滾滾潦水,身后將士衣甲鮮亮,旌旗招展。
亭長郭增局促坐在周方面前,接受問答。
周方看著水勢越來越大的潦河,問道:
“你身為此地亭長,生于斯長于斯,對這潦河水患有何見解?”
郭增大腦迅速運轉,將半輩子讀過的雜書,幾十年行走河岸得到的實踐經驗,匯聚成語言從口齒間迸發:
“回稟王上,卑職以為潦河水患乃薊北之毒瘡也。”
周方笑道:“有意思,接著說?!?
郭增道:“潦河年年泛濫,三年一小災,十年一大災,兩岸百姓深受其困,睡不能安寢,食不能久安,因之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此所謂毒瘡也!”
郭增有些咬文嚼字的腔調,但周方都聽得懂,這是想好好表現一把,可以理解。
周方點頭道:“嗯,繼續?!?
郭增繼續說道:“這要從潦河水患根因說起?!?
“潦河總的是由兩大支流匯聚而成,一條發源于莽莽北山之中,水質較清澈,稱北清河,另一條發源于薊北國以東的群山之中,水質較渾濁,名為東濁河?!?
“北清河河道寬,綿延千里,水量豐沛,東濁河河道窄,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帶來大量泥沙?!?
“潦河集大水量與多泥沙于一體,,且河道彎曲,水流不暢,在平原形成淤堵,每逢天降暴雨,則潦河不見河,成汪洋水澤也~”
周方意識到此人有深入見解,卦象提示不錯,態度熱切三分,問道:“那你心中可有治理之術?”
郭增心中一喜,聲音加大兩分,說道:
“卑職飽覽古今治水之策,且勘察潦河數十年,對于治理之術還真有拙見。”
郭增指著潦河方向,道:“卑職有三策,可定潦河之患!”
“且說來聽聽。”
郭增:“其一曰清濁分流入海,斷其勢、分其力。”
他在沙地上畫出潦河簡圖,“可動用民力,在北清河與東濁河交匯處用工,改兩河交匯為兩河分流?!?
他在兩河交匯處斜劃一杠,表示截斷,又在潦河西面豎畫一線,說:“于潦河西側,重新挖掘一條河道,引上清河水走新河道,從薊北國西南部的南涂縣地域入海,由此清濁分流,則水勢不聚,水患自解?!?
周方要沒有發言,這種挖掘新河道的做法,對這個時代來說是個非常大的工程。
“那么第二策呢?”
“其二曰截彎取直,則水路通暢,沖沙入海,淤堵自通?!?
郭增又在彎曲的潦河河道上再劃一豎,說:“潦河水道彎曲盤旋,泥沙大量沉積,河床不斷抬高,兩岸官民為了阻攔洪水,只能不斷加高水堤,隱隱有成為地上河的風險。”
“因此,卑職提議,堵不如疏。這東濁河不是水勢急嗎,干脆讓它急,將彎曲河道改直,讓水流順勢而下,索性把淤堵的泥沙沖入海中,以解水道之危難。”
周方思索一二,說道:“你的想法很好,只是需要消耗大量民力,我薊北國國小民弱,難以承擔如此浩大的工程,難啊~”
別說薊北國這樣一郡之地的小國,就是中央王朝來辦,那也會激起民怨沸騰,而且沒有現代機械,看著都累。
郭增摸摸自己的胡子,似乎對周方的反應,早有預料,不急不緩說道:
“所以卑職還有第三策。”
郭增說:“薊北國小民弱不假,可誰說一定只能利用本國民力?”
“第三策名為……開關聚民,分田予民?!?
周方眉毛一挑,“嘶~你是說……”
“不錯,潦河兩岸,土壤肥沃,奈何水患嚴重,難以開墾罷了,若是治理好潦河,則僅僅是潦河兩岸,就可得良田不知多少萬頃?!?
“上清河從潦河一側入海,還可灌溉南涂縣全域,潦西縣西域,薊北縣南域的田畝,又得良田萬頃?!?
“因此,王上可下令開關,引東山以西諸郡縣,甚至大夏北部諸郡國的無地百姓入我薊北國,集合民力治理潦河?!?
“王上則定下規矩,唯參與治理潦河的百姓可分新增良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貧民可以,富紳豪強可以,塞外野人亦可……”
周方拍掌大笑:“好個郭增,真才學!”
周方起身踱步,口中說道:“自古就有移民實邊,開墾荒地的做法,這種做法是把百姓招攬到荒蕪之地,自生自滅,好處是朝廷花費少?!?
“而你說的這種做法,必須要官府出資供養百姓用工,卻又非官府壓迫百姓的徭役,而是以為分田為酬勞的雇傭,本質還是移民開墾,是一種官民配合的移民開墾。”
郭增站起身來,說道:“王上所言不錯,這種做法仍需要薊北國花費金錢,但是有利于百姓的將來,有利于薊北的將來?!?
這種做法需要周方領導下的官府,總有強大的執行力與雄厚的資金,不會容易,但是一旦做成,薊北將成為北境糧倉,屆時國富兵強,天下哪里去不得。
“好,郭增你是本王需要的人才,”
周方命人拿來紙筆,“郭增,本王給你手書一封,你可憑此直接入國相府,其他的,等本王巡幸地方回來再說。”
郭增欣喜萬分:“謝王上恩典。”
真等郭增拿到手書,又面帶疑慮。
周方疑惑:“有何不妥?”
郭增難道:“卑職如今是本地亭長,洪水將至,還需規勸本地百姓遷移避災,這……”
“嗯,忠于職守,很不錯?!?
周方翻身上馬,“郭增,你自己決定何時去相府報道,本王靜候佳音,駕!”
郭增朝周方遠去之地,遙遙拜道:“謝!王上!”
周方率領五百鐵騎,繼續沿河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