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文墨開竅(求追讀)

在青崖寨,簽下賣身契,未必是死路一條。

那些世代攀崖采藥的苦哈哈,削尖腦袋想往藥行周府里鉆。

崖壁上討生活的主兒,哪天不是把命拴在褲腰帶?

若能進得深宅大院做個藥人。

好歹月月有例錢,冬日不必裹著濕茅草發(fā)抖。

更緊要的是,懂行的藥人,若識得古方配伍,保不齊能混成二掌柜。

季咸記得清楚,前年同采七葉蓮的葛三瘸子,賣身后專司炮制虎狼藥。

那些貴人們求的壯陽散,須用童子尿漬過的淫羊藿打底。

灶上常年備著十來個藥吊子。

前世身為藥房掌柜的季咸最是清楚。

作為試藥人,自有門道。

炮制時飄落的碎渣,碾成粉末便是黑市上的俏貨。

煎廢的藥渣,曬干重焙,轉(zhuǎn)手能兌三成新藥。

那雪蛤膏凝結(jié)時,沾在罐沿的,便抵得過采藥郎的半簍草藥。

從前在崖上,葛三瘸子為采一株石斛險些摔斷腿。

藥販子還壓價說是陰坡長的次貨。

如今呢?

他能守著暖烘烘的藥灶,不必寒冬臘月,饑寒交迫。

季咸將這些緩緩道來。

“阿姊心動了嗎?”

季靈搖頭如搗蒜。

去試藥,若是死了,就見不得阿弟了。

不錯,簽賣身契進藥商府里試藥,等于把命拴在褲腰帶上。

哪怕被毒蟲咬得滿身潰爛,都要跪著給管事磕頭謝罪,討要解藥。

否則傳出去,就是不懂規(guī)矩,壞了山里人的名聲。

到那時,怕連草席裹尸都算體面。

但山民自有山民的骨氣。

拿血親換銀錢。

前世掌柜,今生采藥。

季咸都干不出這般腌臜事。

“快些吃完,夜里教你認方子,給你講故事。”

匆匆喝完稀粥,洗過碗筷。

季咸借著火把的搖曳光亮,開始用炭條在石板寫藥名。

一邊寫,一邊讓阿姐季靈跟著復(fù)述。

“阿弟,我全記住了,快快快,今兒講哪段奇聞?”

季靈往火堆添著松枝,眼底映著躍動火光。

“這故事喚‘血參王’。”

季咸垂眸,想起前世的一篇雜記。

所謂“血參王”,是說參幫在長白山地界挖到十斤重的血參王。

老參客看出參須帶煞,執(zhí)意要焚香祭山三日。

貪心的少東家卻連夜起參,結(jié)果血參化形成紅衣童子,夜半挨個拍醒參幫漢子。

凡應(yīng)聲者皆七竅流參須,化作血肉養(yǎng)料。

幸有巫醫(yī)聞得山神怒氣,連夜搖響鎮(zhèn)魂鈴鐺,血祭三牲才平息山靈。

印象中,故事寫得詭譎,原書上勾勒的參童插圖更是瘆人。

此刻。

林間忽起怪風(fēng),刮得茅屋板門“吱呀”亂響。

仿佛參須般的樹影,投在窗紙上。

好似隨時要鉆出個笑盈盈的紅衣娃娃。

季靈往季咸身邊靠了靠:“深山里...真有成了精的藥草?”

“難說。”

“只聽藥堂伙計提過,老林子里藏著山魈,專騙采藥人回頭。”

“這參精倒是頭回聽說。”

無論前世今生,草木成精害人的傳聞,他聽了不少,卻沒親眼瞧見。

“莫怕,莫怕。”

季咸一邊烤著今天上山尋到的芋頭,一邊說。

“縱有精怪作亂,不還有巫醫(yī)跳大神鎮(zhèn)著么。”

待季靈將烤好的山芋吃下肚后。

季咸又烤了支蕨根,便撒了把松針蓋住火堆,茅屋陷入昏暗。

唯有天窗漏下幾縷月光,照著梁上垂掛草藥。

“藥市今日收的價是?”

山風(fēng)卷著枯葉拍打窗欞,木床發(fā)出吱呀響動。

阿姊幽幽道來。

野黨參每斤跌到二十文,天麻三十文,上等的七葉蓮不過五十文。

等落雪封山,止血的紫珠草能漲到百文,但狼群也該下山了。

可家里這情況,鹽罐快見底了,麻繩快磨破,草鞋要換新。

月底要交租,更別說藥行每月要抽二成利錢。

“家里還有多少?”

季咸喉頭發(fā)緊。

阿姊摸到床底青磚。

三塊松動的磚下,藏著油布包。

她數(shù)銅錢比明眼人還準(zhǔn),指尖撫過錢孔。

“六十六文。”

窗紙破洞漏進秋風(fēng),吹得少年碎發(fā)浮動。

季咸想起之前在濟世堂瞧見的好藥。

那是阿姊復(fù)明的希望,但要五百文一貼。

“阿弟,要不...我去周家試藥吧!”

阿姊在麻布被上蜷了蜷,聲音似晨霧一般飄忽。

“以后不準(zhǔn)再提。”

季咸刻意沉了嗓子:“蒼梧山七十二道藥徑,哪個采藥人不是拿命換錢?”

“我今早還在斷龍崖,瞧見半截血葫蘆藤呢!”

瞎眼姐姐縮了縮身子,抱成一團:“可我這雙廢眼...”

“山神爺收人眼睛,總要留條活路。”

季咸拿出之前烤得焦香的蕨根。

“嘗嘗這個,苦味都散了。”

等季靈含著蕨根睡熟,季咸才松開緊咬的牙關(guān)。

白日里,懸在百丈崖壁,采七葉蓮的畫面又翻涌上來。

山風(fēng)卷著碎石擦過耳際,麻繩勒得少年肩頭滲血。

“都說七葉一枝花,黃金不如它。可采夠二十株才抵得上一吊錢...”

少年盯著掌心厚繭,閉目凝神。

識海深處,玉簡流轉(zhuǎn),篆文如水銀瀉地。

【技藝:采藥(識途)】

【參悟:(988/1000)】

【妙用:攀崖辨藥,采青炮制,三四日不輟可得草藥】

【技藝:文墨通曉(開竅)】

【參悟:(971/1000)】

【妙用:通音曉義,博聞強識】

天邊泛起魚肚白。

季咸取下皮囊,將晾了整宿的七葉蓮小心收好。

窮苦采藥人沒資格用冰玉匣,拿硝制的皮子裹住藥材已是講究。

聽說府城里藥堂的采藥隊,采藥都用寒鐵鎬、金絲簍。

遇到嬌貴靈植,還要焚香祝禱,拿紅繩系住莖稈,才肯下刀。

端的是步步規(guī)矩,處處精細。

交待了阿姊幾句,季咸踩著露水進山。

很快,竹筒接滿松針凝的晨露,這是配藥最好的無根水。

做完這些后,季咸蹲在下方青石旁,折了片龍舌蘭葉輕輕揉搓。

葉脈沁出黏滑汁液,少年以葉片上的露水凈面。

山民能覓些潤膚清肌的野植濯顏,已算活得講究。

不像縣里的貴夫人,使的是南海來的椰油。

配著八味藥材熬成面膏,每日早晚各潔面三遍。

要么怎么叫貴人,貴人。

這貴人就貴在“講究”二字。

“今日若入了「知味」境,當(dāng)能循著藥香直搗黃龍。”

“阿姊的藥錢,冬糧錢就有著落了。”

季咸正盤算著,忽見個山魈似的少年攀著藤蔓蕩來,腰間藥簍亂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信丰县| 平山县| 开化县| 海城市| 犍为县| 汉阴县| 伊金霍洛旗| 杨浦区| 嘉黎县| 准格尔旗| 余姚市| 山东省| 潮州市| 岑巩县| 蒲城县| 凯里市| 汉源县| 阆中市| 安溪县| 卫辉市| 依安县| 瑞安市| 芒康县| 乐业县| 商洛市| 密山市| 河北省| 永宁县| 东安县| 读书| 江永县| 秀山| 上蔡县| 图木舒克市| 井研县| 宁武县| 岚皋县| 喀喇沁旗| 廉江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