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國家正處于沉痛國喪期間的日子里,街市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大多都穿著素色的孝服,神色哀傷,整個氛圍顯得格外肅穆。
就在這人群之中,有個名叫某甲的人,不緊不慢地走著。他身上穿著一件棗紅色的馬褂,那鮮艷的顏色在這一片素色之中顯得格外刺眼,仿佛是一片灰暗之中突兀出現的一團火焰。
這時,縣里的役使恰好巡邏經過。這役使平日里就愛找點小毛病,從百姓身上撈點好處,這會兒一看到某甲這副打扮,眼睛頓時亮了,心里也琢磨開來:“這下可算是碰到個倒霉蛋兒了,得好好敲他一筆。”想到這兒,他也顧不上許多,匆忙上前,扯著嗓子就開始高聲呵斥某甲。
某甲被這突如其來的呵斥嚇得一哆嗦,心里頓時惶恐不安起來。他滿臉都是害怕的神情,結結巴巴地急忙問道:“官爺,這……這是怎么一回事啊?”
役使滿臉的不耐煩,瞪著眼睛,厲聲喝道:“你難道不知道現在是國喪的日子嗎?”
某甲一臉疑惑,撓了撓頭說:“國喪又怎么啦?我不太明白啊。”
役使哼了一聲,鼻孔朝天,說道:“國喪期間,按照規定,臣民百姓都得穿上孝服,而且這孝服得老老實實穿夠一百天,以表對逝者的尊重。你瞧瞧你,穿個紅馬褂,這像什么樣子?你到底想干什么?”
某甲聽了,趕忙解釋道:“官爺,您有所不知,這紅馬褂我可不能脫。我做這件衣服已經足足三年了,這可是我花了不少心思和工夫才做成的,實在舍不得脫下來。”
役使一聽,氣得臉都紅了,他指著某甲的鼻子罵道:“你這個蠢奴才,簡直就是不可理喻!跟你這種人根本就說不通。哼,就該把你捉拿到官府里去,讓老爺好好治治你的罪!”
說罷,役使也不等某甲再辯解,就氣勢洶洶地伸手去捉拿他。某甲嚇得腿都軟了,他哆哆嗦嗦地說道:“官爺,官爺,您高抬貴手啊!我愿意出錢,只求您別讓我進官府,那地方我害怕得很。”
役使一聽有錢可拿,便停下了動作,伸出手來向某甲索要錢幣。某甲趕忙伸手到口袋里去摸,他的手在口袋里掏了好長時間,就像在掏一件稀世珍寶一樣。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好不容易拿出十枚銅板,小心翼翼地遞給役使,滿臉堆笑地說:“官爺,我……我就只有這些錢了,您看行不行?”
役使一看,氣得鼻子都歪了,他一把將銅板扔到地上,再次上前去捉拿某甲,嘴里還罵罵咧咧地說:“就這么點錢,還想打發我?沒門兒!今天非得把你帶到官府去!”
某甲見勢不妙,“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役使道:“官爺,您再給我個機會。如果這點錢還不行的話,我這就去當鋪當點東西,換些錢來酬謝您,您就放過我這一回吧。”
役使聽了,眼睛又亮了起來,他想了想,覺得也還不錯,便點頭同意了。
某甲如獲大赦,連聲道謝后,便急忙走到路邊的一家當鋪。他走進當鋪,二話不說,就脫下身上那件棗紅色馬褂,遞給當鋪老板說:“老板,我當這件馬褂,麻煩您給我估個價。”當鋪老板看了看馬褂,給了他兩串錢。
某甲接過錢,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放在口袋里,然后頭也不回地一直往前走。役使在后面緊追不舍,一邊跑一邊喊:“喂!你這小子,把錢給我!”
某甲聽到喊聲,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驚訝地說:“你為什么胡亂索要我的錢?我可沒欠你什么?”
役使也吃了一驚,指著某甲說:“你剛才還答應給我錢呢!你違反規定,在國喪時穿紅衣,我這是依法行事,怎么能說是胡亂索要資財呢?”
某甲聽了,指了指自己身上說:“你看看,我的紅衣在哪里呢?我已經把它當了,現在可沒違反規定,你還追著我要錢,這不是胡亂索要嗎?”
役使這才反應過來,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他氣得直跺腳,卻又無可奈何,只好十分懊喪地走開了。
這個小故事看似簡單,卻也反映出了一些人性的弱點。役使為了私利,不顧事實,只想趁機撈一把,結果卻聰明反被聰明誤;而某甲則巧妙地利用規則和自己的智慧,擺脫了困境。這也提醒我們,做人做事都要秉持公正和善良,不能被貪婪蒙蔽了雙眼,否則最終只會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