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鑄造的銅錢中,有一些比較特別。有些銅錢上的“隆”字,下面被鑄成了“缶”字。這是因為當時負責鑄錢的錢局,會把字寫成其他樣子,所以就有了這種銅錢,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含義。
有一年,突然有一個人來到了海門縣。他挨個兒地去找當地各家錢店的人,還跟他們說想要搜集那些鑄了“缶”字的銅錢。這還不算完,他還開出了一個讓人心動的條件:愿意用二十文錢去換一文這樣的銅錢,而且當場就預付了一百個銀...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清朝乾隆年間鑄造的銅錢中,有一些比較特別。有些銅錢上的“隆”字,下面被鑄成了“缶”字。這是因為當時負責鑄錢的錢局,會把字寫成其他樣子,所以就有了這種銅錢,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含義。
有一年,突然有一個人來到了海門縣。他挨個兒地去找當地各家錢店的人,還跟他們說想要搜集那些鑄了“缶”字的銅錢。這還不算完,他還開出了一個讓人心動的條件:愿意用二十文錢去換一文這樣的銅錢,而且當場就預付了一百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