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繁華的街市中,有一家規模頗大的藥房。這家藥房平日里生意興隆,來往的顧客絡繹不絕。
這一天,店門被輕輕推開,走進來一位服飾極為闊綽的官員。只見他頭戴高帽,身著華麗的綢緞長袍,腳下蹬著一雙锃亮的靴子,舉手投足間盡顯富貴之氣。
這位官員徑直走到擺放人參的藥柜前,仔細端詳了一番,然后對店主說道:“給我稱幾百兩銀子的人參。”
店主趕忙小心翼翼地挑選出品質上乘的人參,仔細地稱好,用精致的紙張包了起來。包好之后,店主笑著對官員說:“客官,人參已經包好了,請您付一下銀子吧。”
官員卻不慌不忙地說道:“我還想到對面的綢緞店去買些綢緞。麻煩你帶上這包人參,和我一起過去。等我選好綢緞后,咱們再一起到銀號兌出銀子,把兩筆賬一并付了。”店主心想,這位官員看起來氣宇不凡,應該不會賴賬,便點頭答應了。
于是,藥房店主陪著官員來到了對面的綢緞店。綢緞店的店面同樣寬敞華麗,各色綢緞琳瑯滿目。官員在店里仔細挑選著,一會兒看看這匹綢緞的花色,一會兒摸摸那匹綢緞的質地,最終選了好幾匹綢緞。
選好之后,官員把綢緞交給了一同前來的仆從,吩咐道:“你把這些綢緞拿給太夫人過目,看看她是否滿意。”仆從恭敬地領命而去。
過了一會兒,仆從陪著一位老太太緩緩走進了綢緞店。仆從來到官員面前,躬身行禮后說道:“太夫人把綢緞都留下了,還想再買一些,所以便同我一起來了。”
店主不經意地瞥了一眼老太太帶來的銀包,只見那銀包鼓鼓囊囊的,看上去足有一千多兩銀子。見此情景,店主心里暗自高興,想著這筆生意看來穩當了。于是,他便陪著官員又挑選了一些綢緞。
官員讓仆人把新選好的綢緞帶回去,自己卻不著急付錢,而是慢條斯理地和兩位店主聊起天來。他一會兒談天說地,一會兒又夸贊綢緞的精美和人參的藥效,兩位店主也只得賠著笑臉應酬著。
忽然,官員皺了皺眉頭,用手捂住肚子,說道:“腹痛,我得去解大恭。”說完,便匆匆走出門去。
兩位店主等了許久,卻始終不見官員回來,不禁心生疑慮。綢緞店主對藥房店主說:“這事兒有點不對勁,咱們還是向太夫人要錢吧。”
于是,兩人來到老太太面前,禮貌地說明了情況。老太太聽后,不緊不慢地打開了銀包。三人定睛一看,都愣住了。哪里有什么銀子啊,分明是一堆磚頭瓦礫!
兩位店主又驚又怒,趕忙追問老太太。老太太這才緩緩說道:“我哪兒是什么太夫人,我不過是一個乞討要飯的叫花婆。一個月前,我遇上了那個官員,他非要認我為母,說有好事找我幫忙,我糊里糊涂就答應了。沒想到,他竟然是借我來行騙的!”
綢緞店主聽后,頓時大呼上當,懊悔不已。藥房店主此時也覺得慶幸,畢竟自己的人參還在。可當他解開參包一看,也傻眼了。原來,參包早已被人偷偷調換,里面裝的全是些不值錢的草根。
二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刻帶著老太太來到“官員”居住的旅店。然而,當他們趕到時,那個官員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