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役,林宇深知,僅靠找到紫草解決這一次的染色問題,并非長久之計。蘇瑤家的宋錦織造,在技藝傳承與應對復雜訂單上,仍面臨諸多挑戰。他決心深入了解宋錦織造的每一道工序,運用系統知識,為蘇家建立一套更完善、更具適應性的織造方案。
林宇征得蘇瑤父親同意,每日早早來到蘇家織坊。織坊內,巨大的織機整齊排列,梭子在絲線間來回穿梭,發出有節奏的聲響。蘇瑤父親親自帶著林宇,從選絲開始講解。“林公子,這宋錦選絲極為講究,需用最上等的蠶絲,絲質的粗細、色澤的均勻度,都關乎成品質量。”
一旁幫忙的蘇瑤忍不住插話道:“父親,我覺得林公子肯定能帶來新的思路。您看他平時對新事物多有研究,說不定能把那些新奇的方法用到選絲上呢。”
林宇一邊仔細聆聽,一邊在腦海中向系統對照查詢現代絲質標準與選絲技巧。系統迅速給出詳細分析,林宇將其與蘇瑤父親的經驗相結合,提出一些新的選絲篩選流程,比如增加光照檢測環節,精準把控蠶絲色澤偏差范圍。
蘇瑤眼睛一亮,拍手說道:“這個方法好呀,有了更精準的檢測,咱們選出來的絲肯定更優質!”
蘇瑤父親微微點頭,捋了捋胡須,贊同道:“林公子這想法確實不錯。傳統經驗固然重要,可若新方法能讓宋錦品質更上一層樓,倒也值得一試。”蘇瑤在一旁,眼中滿是好奇,追問道:“父親,那傳統的染色工序究竟難在哪里?”
此時,他們來到了染色工序的作坊。蘇瑤父親嘆了口氣,解釋道:“這染色全憑經驗,不同顏色、不同絲線的用量,稍有差池,便會影響整體效果。就拿這紅色來說,蘇木、紅花的比例不同,染出的色澤便千差萬別。”
林宇思索片刻,借助系統,調出大量古代與現代染色技術資料,說道:“蘇伯父,我發現現代化學染色雖便捷,卻失了天然韻味;而古代染色在精準度上又有所欠缺。我提議嘗試將古代天然染色材料與現代定量技術相結合,比如用精密量具確定染料用量,再依據不同絲線材質調整浸泡時間,您看如何?”
蘇瑤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率先表態:“林公子,我覺得你的提議可行!說不定能解決咱們一直以來的困擾。”
蘇瑤的父親眉頭緊鎖,猶豫道:“這能行嗎?畢竟織機的樣式已經沿用多年,貿然改動,會不會出問題?”
林宇目光堅定,誠懇說道:“蘇伯父,我從專業角度考慮,織工操作時的舒適度,直接關系到織造效率與質量。我通過系統了解到一些古代改良織機的設計理念,又結合現代人體工程學進行分析,認為咱們可以對織機進行小范圍改造。”
蘇瑤的父親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目前織機的有些設計不太合理,影響織工發揮。只是這改造,具體該如何下手?”
林宇有條不紊地闡述:“比如將腳踏板位置微調,再增加輔助支撐裝置。這樣一來,織工操作起來更省力,理論上還能提高織造速度與穩定性。”
蘇瑤思考片刻,補充道:“父親,林公子所言極是。這不僅能提升織工的操作體驗,長期來看,對宋錦品質的穩定也大有好處。”
蘇瑤的父親沉思良久,最終下定決心:“既然如此,那就依林公子所言,試一試。”
三人就此展開深入討論,從改造的細節到實施步驟,一一斟酌。最終,決定按照林宇的提議對織機進行改造。
隨著一道道工序的優化,蘇瑤家的織造坊聲名鵲起,很快再度接到重要訂單——為皇家織就一批用于慶典的宋錦服飾。蘇瑤一家既欣喜又忐忑,林宇全程投身籌備工作。從圖案設計伊始,他便與蘇瑤一同,參照系統給出的古今圖案元素,力求在融入當代審美的同時,留存宋錦的古韻風姿。林宇指著圖紙上的一處圖案,對蘇瑤說:“這部分采用傳統的云紋,但我們可以將線條再流暢一些,讓它看起來更靈動。”
蘇瑤頷首認同,補充道:“不妨在旁巧妙嵌入現代風格的幾何圖形,借由傳統與現代的鮮明對比,凸顯畫面層次,讓視覺效果更為立體。”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設計出一系列精美圖案,為這次皇家訂單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染色時,按照新方法,色彩過渡自然流暢,精準還原設計圖。織造過程中,改良后的織機讓織工們操作得心應手,效率大幅提高。
眼看大功告成,一場暴雨卻突然席卷而來。狂風裹挾著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砸在織坊的屋頂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雨水順著屋檐傾瀉而下,很快便在地面匯聚成湍急的水流,無情地涌入存放絲線的倉庫。
“不好,絲線要遭殃了!”蘇瑤最先發現情況,驚恐地大喊起來,聲音在嘈雜的雨聲中顯得格外尖銳。眾人紛紛循聲望去,只見倉庫里的積水迅速上漲,已經快要沒過裝絲線的箱子。
蘇瑤急得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里打轉,聲音帶著哭腔:“這可怎么辦,這么多絲線,要是都受潮了,這訂單可就完了!”
林宇神色鎮定,一邊安慰蘇瑤,一邊迅速開啟系統查詢絲線急救辦法。“大家別慌,先把受潮的絲線小心整理出來。”他提高音量,對著慌亂的眾人喊道,“小王,你去拿幾條干毛巾來;老張,找幾塊木板,把絲線箱子墊高,防止被水浸泡!”
“好嘞,我這就去!”小王應了一聲,轉身就往屋里跑。
老張也趕忙說道:“沒問題,我馬上去找木板。”
眾人迅速行動起來,在林宇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搶救絲線。他們將受潮的絲線一捆一捆地搬出倉庫,放置在通風干燥的地方。林宇仔細查看每一束絲線的受潮情況,一邊操作一邊說道:“大家注意,這些絲線很嬌貴,動作要輕。我們采用低溫烘干與特殊晾曬結合的方式,盡量挽救這些絲線。”
“林公子,這低溫烘干的溫度要控制在多少合適啊?”一位老工匠抬起頭,滿臉擔憂地問道。
林宇思索片刻,回答道:“大概 30到 40攝氏度,不能太高,不然絲線容易受損。”
另一位年輕工匠接著問:“那特殊晾曬是咋個晾法呢?”
“找個通風好、光線弱的地方,把絲線攤開,慢慢陰干。”林宇耐心解釋著。
經過眾人齊心協力的努力,大部分絲線得以成功挽救。雨漸漸停歇,陽光穿透云層,灑在晾曬的絲線上,泛出柔和的光芒。看著眼前這一幕,蘇瑤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終于保住了,這次多虧了林宇,還有大家的幫忙。”
林宇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著回應:“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咱們可不能讓這場雨壞了大事,訂單肯定能按時完成!”
當這批宋錦服飾呈現在皇家面前時,其精湛工藝與獨特設計贏得滿堂喝彩。蘇瑤家的名聲在城中大噪,訂單紛至沓來。蘇瑤看著忙碌卻充滿希望的織坊,眼中滿是感激與愛意,看向林宇:“林公子,若不是你,我家的宋錦織造怕是難以有今日之盛。”
林宇微笑著,輕輕握住蘇瑤的手,深情說道:“蘇姑娘,此乃你我攜手奮進之碩果。未來,我們定能讓宋錦這非遺瑰寶,綻放于更為廣袤的天地。”彼時,蘇瑤家中的宋錦事業,恰似春日繁花,蒸蒸日上。然而,林宇與蘇瑤之間的情感,卻如暗流涌動,悄然升溫。林宇,本是穿越而來的異客,孤身一人,在這世間舉目無親。自始至終,他默默守護在蘇瑤身旁,全心全力助力蘇家的宋錦織造大業。
一日,林宇正在織坊中忙碌,平日里常來幫忙的大娘,一臉關切地走上前來,語重心長地勸道:“小林啊,你瞧瞧,為了蘇家的事兒,你最近忙得昏天黑地,都瘦了一圈。你一個外鄉人,在此地無依無靠,可得多為自己謀劃謀劃。天天在這織坊從早到晚地忙活,萬一蘇家的事兒沒個好結局,你這一番心血豈不是付諸東流?”
一旁的年輕伙計小李也跟著附和:“是啊,林哥,大娘說得在理。咱們起早貪黑地干,要是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太不劃算了。”
林宇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目光堅定地看著他們,誠懇地回應:“大娘,小李,你們聽我講,蘇瑤家的宋錦技藝傳承如今艱難萬分,面臨著后繼無人、資金匱乏等諸多困境,我不過是盡己所能,搭把手幫幫他們。再者,宋錦織造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打心底里認為此事意義非凡。”
大娘卻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憂慮,語氣略帶急切地反駁:“話雖如此,可你也得為自己的將來盤算盤算呀。蘇家織坊若日后發展壯大,商場如戰場,難免會與你產生利益沖突,到那時可如何是好?”
這時,一直沉默的老工匠張叔緩緩開口:“小林這孩子,心是熱的。傳承宋錦這事兒,本就不容易,多一個人幫襯,總是好的。咱們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小李一聽,趕忙插話:“張叔,您這話雖然在理,但咱們也得現實點不是?林哥要是把所有精力都搭在這兒,最后沒得到什么回報,那多不值當。”
大娘連連點頭:“是啊是啊,小李說得對。小林,你可得好好想想。”
林宇笑了笑,耐心解釋:“我明白大家的好意,可有些事,不能只看利益。蘇瑤一家為了傳承宋錦,付出了太多,我實在不忍心看著這門技藝沒落。而且,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把織坊經營好,到時候,也能帶動咱們整個村子的發展,這不是一舉兩得的事嗎?”
張叔拍了拍林宇的肩膀:“小林,就沖你這份心,我信你。”
另一邊,蘇瑤的父親、母親和祖母齊聚一堂,趁著四下無人,把蘇瑤叫到跟前。蘇父眉頭緊蹙,率先開口:“瑤兒,林公子一表人才,這段時間也幫了咱們家不少忙,這我都看在眼里。但你也清楚,他是個孤兒,咱們家又是傳統手工織坊。雖說他如今資助文化項目,可根基畢竟不穩,生意場上更是錯綜復雜。我怕你們感情深了,日后若有矛盾糾紛,你心思單純,定會受委屈。”
蘇母連忙點頭,附和道:“是啊,瑤兒,咱們做父母的,就盼著你能安穩幸福。”
祖母則緩緩搖著頭,嘆氣道:“老話說得好,門當戶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時,蘇瑤的母親恰好路過,聽到這番話,忍不住插嘴道:“老蘇,話可不能這么說。林公子看著就踏實,對瑤兒也是真心實意的。”
蘇父聞言,轉頭看向妻子,有些著急地說:“你呀,就是太好說話。這感情的事,哪能只看表面。”
蘇母走到蘇瑤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溫柔地說:“瑤兒,你跟媽說實話,你覺得林公子這人咋樣?”
一直靜靜聽著的蘇瑤抬起頭,目光堅定:“爸、媽、奶奶,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但林宇他努力上進,對我好,對咱們家的織坊也上心。我相信,只要兩個人真心相待,沒什么困難是過不去的。”
蘇父皺著眉,還想再勸:“話雖如此,可現實哪有這么簡單。”
祖母也跟著搖頭:“瑤兒,你別犯糊涂。”
蘇母看了看蘇瑤,又看了看蘇父和祖母,猶豫著開口:“要不,咱們再觀察觀察林公子?”
蘇瑤急切地說道:“爸,媽,奶奶,我不想錯過他。咱們織坊能有今天,他出了不少力,而且他對宋錦傳承的用心大家都看得見。”
蘇父沉默片刻,嘆了口氣:“瑤兒,不是爸要阻攔你,這往后的日子,苦的可是你自己。”
蘇瑤眼神愈發堅定,看向父親,語氣不容置疑:“我不怕吃苦,只要能和他一起為織坊、為宋錦努力,我愿意。”
“瑤兒,這可不是小事。”蘇父眉頭緊鎖,滿是擔憂,“那林公子雖說有志向,但織坊的事兒復雜,你們倆能處得來?”
蘇瑤趕忙握住父親的手,言辭懇切:“父親,您切莫憂心。林公子對我一片赤誠,對傳承宋錦技藝也是真心實意。他對宋錦織造的熱忱,對文化傳承的執著,我都看在眼里。”
一旁的蘇母也忍不住開口:“話是這么說,可過日子和做手藝不一樣,難免有磕磕碰碰。”
蘇瑤微微一笑,看向母親:“母親,您放心。我和林公子交流過很多,關于宋錦,關于未來。我們想法一致,不會起爭執的。況且,他自幼孤苦伶仃,卻能憑一己之力打拼至今,這份堅毅令我尤為欽佩。我堅信他能給我帶來幸福。”蘇母在一旁,微笑頷首,輕聲說道:“我就覺得這孩子靠得住。”
蘇父卻仍舊眉頭深鎖,幽幽嘆了口氣,“但愿如此吧,我總歸是放心不下你。”說罷,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眼神中滿是憂慮,顯然不像女兒那般滿懷信心。
蘇瑤輕輕晃了晃父親的手臂,撒嬌道:“父親,您就別擔心啦。”
蘇父忍不住又說:“瑤兒,感情的事,一時沖動可不行。林家在生意場上根基淺薄,以后要是遇到難關,咱們家未必能幫襯得上,到時候,你們該怎么辦?”蘇瑤認真地看著父親:“父親,我和林宇早就商量過了,我們會一起努力,把宋錦技藝傳承下去,也會把織坊經營好。就算將來遇到困難,我們也有信心一起克服。”
蘇父看著女兒堅定的眼神,長嘆一聲:“但愿如此吧,你自己心里有數就好。”
林宇與蘇瑤聽聞蘇父的態度,頓時陷入兩難。他們深知,蘇父的擔憂并非毫無道理,商場如戰場,競爭激烈,這些現實難題猶如巨石,橫亙在他們面前。然而,二人的情誼早已在相處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在為宋錦傳承奔波的日子里,愈發深厚。他們不僅彼此相愛,更對非遺傳承滿懷熱忱,將宋錦技藝的延續視為己任。
一日,二人相約街頭漫步。往常熱鬧的街市,此刻在他們眼中卻黯淡無光,空氣中彌漫著凝重的氣息。林宇率先打破沉默,他的目光堅定而熾熱,緊緊凝視著蘇瑤,話語中帶著不容動搖的決心:“蘇姑娘,我已反復思量,絕不能因家庭的阻礙,放棄我們這份得來不易的深情,更不會在宋錦傳承的道路上退縮半步。
你于我而言,是這世間最珍貴的存在,為了你,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哪怕前方荊棘密布,我也愿奮勇向前,無所畏懼。”蘇瑤眼眶瞬間泛紅,聲音略帶哽咽地回應:“林公子,我亦心意堅定,從未動搖。只是如今這般情形,我們該如何說服父親,讓他理解并支持我們呢?”
二人對視,目光中滿是無奈與迷茫。即便前路荊棘密布,他們心中對彼此的深情,對宋錦傳承的堅守,又怎會輕易讓他們放棄這段感情與共同的理想?可蘇父那固執的態度,就像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他們究竟要怎樣做,才能跨越這道難關,既守護住愛情,又讓宋錦傳承之路得以順暢延續?
接下來的故事,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令人不禁為他們捏一把汗,急切想知道他們能否沖破重重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