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非遺故事,攜手共進

汴京的清晨,霧氣仿若薄紗,輕柔地彌漫在大街小巷。初升的日光穿透薄霧,灑在青石板路上,泛出微微的光暈。街邊的店鋪紛紛卸下厚重的門板,準備迎接新一天的營生。

林宇的蠟燭店——瑞燭坊,坐落于一條繁華的主街上。店鋪招牌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瑞燭坊”三個燙金大字熠熠生輝。

店門口,老伙計陳叔正手持掃帚,仔細清掃著地面,每一下都掃得極為認真,仿佛要把昨夜的塵埃都一并掃去。年輕的伙計小李則在店內忙碌,將新制的蠟燭井然有序地擺放在貨架上,這些蠟燭形態各異,既有素凈的白燭,也有添加了名貴香料的香燭,絲絲縷縷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人聞之便覺心神舒暢。

林宇從里屋走出,清晨的微風輕拂面龐,帶來絲絲涼意。遠處的城墻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為這寧靜的早晨增添了幾分生機。

店鋪門口的銅鈴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林宇深吸一口氣,目光緩緩掃過店鋪,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自上次成功將宋錦元素融入蠟燭制作后,瑞燭坊的生意愈發興隆,但他深知,在這競爭激烈的宋朝商業圈,若想長久立足并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那個神奇的“古今通衢:科技兌換系統”,那無疑是他在這個時代披荊斬棘的有力武器。

與此同時,在城的另一頭,蘇瑤的“錦繡閣”也迎來了嶄新的一天。錦繡閣位于一條清幽的小巷旁,周邊翠竹環繞,綠意盎然。店鋪門臉雖不大,卻裝飾得極為精巧,朱紅色的木門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花鳥圖案,每一處線條都流暢自然,彰顯著工匠的精湛技藝。

蘇瑤站在店鋪門口,靜靜地看著伙計們將新織就的宋錦絲綢小心翼翼地掛在店內展示架上。這些絲綢色彩斑斕,圖案精美絕倫,龍鳳紋象征著吉祥如意,山水紋則展現出江南水鄉的溫婉風情,每一匹都仿佛在訴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

林宇帶著助手小王、小趙,一路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朝錦繡閣走去,途中還熱烈地討論著即將與蘇瑤展開的合作計劃。街邊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熱鬧的市井樂章。“剛出爐的熱包子,快來嘗嘗嘞!”“又甜又脆的糖葫蘆,不買可就錯過了!”行人來來往往,衣著各異,既有身著華麗錦袍、氣宇軒昂的達官貴人,也有穿著樸素麻衣、神色匆匆的平民百姓。路過“珍寶齋”時,店內琳瑯滿目的珠寶玉器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店內擺放著溫潤的和田玉吊墜,觸手生涼,光澤柔和;璀璨的紅寶石耳環,在燈光下閃耀著迷人的光芒,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這些珠寶真是精美,要是能將其中一些設計理念融入我們的非遺產品,說不定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王不禁感嘆道。

小趙連忙點頭表示贊同:“是啊,林老板,咱們之后的合作可以嘗試把這種時尚元素與傳統技藝巧妙融合。”

林宇的目光在店內的珠寶間緩緩掃過,思索片刻后,沉穩地說道:“你們的想法很有創意,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切不可讓這些附加元素掩蓋了非遺產品本身的魅力。畢竟,我們傳承下來的精湛技藝和深厚文化內涵才是核心所在。”

身旁的李師傅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認真地說道:“林公子這話在理。就拿這玉雕來說,每一刀的雕琢都蘊含著老祖宗的智慧,其中的手藝傳承可不能丟。”

年輕的店員小張也忍不住插話:“沒錯,之前有顧客專門詢問過制作工藝,對傳統技法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幾人一邊交流著,一邊繼續朝著錦繡閣前行。很快,林宇踏入了錦繡閣。蘇瑤眼尖,一眼便看到了他,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林公子,今日來得好早啊!”

林宇微笑著回應:“蘇姑娘,我想著要進一步挖掘,如何將更多非遺元素巧妙地融入產品,以此拓展咱們的生意。”

蘇瑤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用力地點點頭:“林公子所言極是,我也正有此意!我最近整理了許多傳統刺繡針法在現代服飾上創新應用的資料,咱們可得好好探討一番。”

踏入錦繡閣后,阿福迅速引領眾人來到閣內一處幽靜的角落,動作嫻熟地擺好桌椅。隨后,他從一只雕刻精美的茶盒中取出茶葉,為眾人沏上熱氣騰騰的宋茶。林宇凝視著杯中茶湯,眼中滿是好奇,率先開口問道:“這宋茶與普通茶葉相比,在工藝和口感上有何獨特之處?”

“公子有所不知,”阿福微微欠身,恭敬地解釋道,“宋茶以點茶法聞名,需將茶葉碾成粉末,注水后快速擊拂,直至茶湯表面泛起豐富細膩的茶沫。這一工序極為繁雜,成品茶滋味醇厚悠長,深受宋代文人雅士的喜愛。宋徽宗趙佶對宋茶癡迷不已,還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詳細闡述了茶葉的產地、制作、品茶等各個環節。他常于宮廷舉辦茶宴,與群臣斗茶為樂。在他的帶動下,點茶之風在宋代達到了鼎盛。”

蘇瑤輕移蓮步,親手為林宇遞上一杯茶,輕聲說道:“林公子,上次宋錦與蠟燭的合作大獲成功。我近日思考,或許還能融入更多傳統手工藝。汴京有位剪紙藝人張福,手藝精湛,他的作品栩栩如生。若將他的剪紙圖案印在蠟燭上,或是用于裝飾絲綢包裝,說不定能開拓新的思路。”

“這主意妙啊!”一旁的伙計王二忍不住贊嘆道,“我前幾日瞧見張師傅新剪的花鳥圖,那羽毛、花瓣,跟真的似的,印在蠟燭上,肯定特別好看!”

“王二說得在理。”阿福也點頭附和,“張師傅的手藝在汴京那是出了名的,他的剪紙要是能和咱們的產品結合起來,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要是再配上咱們店里的香薰,這生意,肯定更紅火!”

林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蘇姑娘此計甚妙!我聽聞張福師傅的剪紙作品在民間廣受歡迎。若能與他合作,必定能吸引更多顧客。對了,咱們這兒的木雕工藝也十分出色,城中‘巧木堂’的李木匠,他雕刻的木盒、擺件精美絕倫。我們不妨嘗試用木雕制作蠟燭容器,或是將木雕元素融入絲綢制品的邊框裝飾,定能錦上添花。”

“這可真是個好主意!”繡坊的劉大娘正巧路過,聽到這話,忍不住加入討論,“我那繡坊里的姑娘們,若是能照著木雕花樣刺繡,保準能繡出不一樣的韻味!”

蘇瑤拍手稱贊:“好主意!那咱們得盡快去拜訪張福師傅和李木匠,商議合作事宜。大伙也都想想,還有哪些工藝能融入進來,咱們一起把這事兒辦好!”

說干就干,兩人起身離開錦繡閣。他們首先來到了張福師傅的住處,這是一間位于小巷深處的小院,院子里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繁花似錦,香氣撲鼻。張福師傅正在院子里剪紙,他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各種形狀的剪紙作品,有靈動的飛鳥,有可愛的動物,還有復雜的人物場景,每一幅都展現出他高超的技藝。

林宇和蘇瑤走進院子,張福師傅抬起頭,看到他們,微笑著打招呼:“喲,這不是蘇姑娘和林公子嗎?什么風把你們給吹來了?”林宇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張福師傅,久仰您的大名。我們此次前來,是想與您商議一個合作之事。”接著,林宇將他們的想法詳細地跟張福師傅說了一遍。

張福師傅聽后,沉思片刻,說道:“你們的想法倒是新穎,不過將剪紙與蠟燭、絲綢結合,我還從未嘗試過。我擔心這制作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難題。”蘇瑤笑著說道:“張福師傅,您的剪紙技藝如此高超,只要咱們共同探討,一定能克服困難。而且,這也是對您剪紙技藝的一種傳承和創新,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您的作品。”

張福師傅點了點頭:“你們說得在理,那我就試試。”

從張福師傅的住處出來后,林宇和蘇瑤又前往巧木堂。巧木堂位于一條繁華的商業街,店鋪門口擺放著各種木雕作品,有精美的屏風,古樸的桌椅,還有小巧玲瓏的木雕擺件,每一件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贊嘆不已。

李木匠正在店內忙碌,他看到林宇和蘇瑤進來,熱情地招呼道:“歡迎光臨巧木堂,不知二位想要點什么?”

林宇說明來意后,李木匠顯得很感興趣:“將木雕與蠟燭、絲綢結合,這想法有意思。不過,木雕的制作工藝復雜,成本可能會比較高。”林宇回應道:“李木匠,成本方面我們可以再商議。關鍵是這種創新的產品一旦推向市場,肯定能吸引不少顧客。而且,我們也希望通過合作,讓您的木雕技藝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李木匠考慮了一會兒,說道:“行,那咱們就合作試試。”

與張福師傅和李木匠達成合作意向后,林宇和蘇瑤回到瑞燭坊。他們立刻召集老陳和小李,以及錦繡閣的幾個伙計,開始討論具體的制作方案。

首先是將剪紙圖案印在蠟燭上,這需要找到一種合適的印刷方法,既能保證剪紙圖案的清晰,又能讓圖案在蠟燭燃燒過程中不易脫落。林宇通過系統查閱現代的印刷技術資料,發現有一種特殊的蠟染印刷方法或許可行。他將這個方法詳細地告訴了眾人,大家便開始嘗試。

經過多次試驗,他們終于成功地將張福師傅的剪紙圖案印在了蠟燭上。看著那精美的剪紙圖案在蠟燭上栩栩如生,眾人都興奮不已。

接下來是用木雕制作蠟燭容器。李木匠捋了捋胡須,對身邊幾個徒弟說道:“咱今兒個做蠟燭容器,可得用心。先琢磨蠟燭的形狀大小,這是根基。”徒弟們紛紛點頭。李木匠拿起一根木料,比劃著說:“就拿這蓮花形狀來說,先得把木料大致削出蓮花瓣的輪廓。”說著,他操起斧頭,“嘿”的一聲,幾下就砍出了雛形。徒弟小張在一旁躍躍欲試,李木匠見狀,把斧頭遞給他,“來,小張,你按這感覺試試,注意力度和角度。”小張接過斧頭,小心翼翼地削著,李木匠在旁時刻指點:“輕點兒,對,就是這兒,慢慢修正。”

隨后,李木匠又拿起刻刀,開始雕琢細節,他邊刻邊講解:“這花瓣的紋理,得順著木料的紋路來,這樣刻出來才自然。”不一會兒,一朵栩栩如生的蓮花便在他手中呈現。緊接著,他們又開始制作動物形狀的容器,在師徒們的精雕細琢下,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木雕容器誕生了,有的像靈動的小鹿,有的似威風凜凜的獅子,每一個都獨具匠心。

在制作絲綢包裝時,他們將剪紙和木雕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用剪紙作為絲綢包裝的封面裝飾,再用木雕制作包裝的邊框,使整個包裝看起來既精致又富有文化內涵。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一批融合了剪紙、木雕和宋錦元素的新產品終于制作完成。林宇通過系統將這些新產品的圖片和介紹發送到現代網店上,同時也在宋朝的市場上進行推廣。

在現代網店上,這些新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顧客們紛紛留言稱贊,訂單如雪花般飛來。在宋朝的市場上,這些新產品同樣引起了轟動。

“快瞧!這瑞燭坊新制的香燭,造型竟是如此別致,聞起來還有股奇異的芬芳,當真是妙極!”一位身著華服的達官貴人手持香燭,滿臉驚嘆。

旁邊一位文人雅士微微頷首,撫著胡須道:“不錯,此香燭不僅實用,更添幾分雅趣,實乃不可多得之物。”

不遠處,幾位閨閣女子正圍著錦繡閣的新品繡品嘰嘰喳喳。“這繡工,細膩得如同天成,這花鳥魚蟲好似活了一般!”其中一位女子眼睛亮晶晶,滿是喜愛。

“是啊是啊,這般精美的繡品,若能置為衣衫,定能成為汴京最出眾的裝扮。”另一女子附和著。

林宇站在一旁,望著這熱鬧非凡的場景,心中滿是感慨。他深知,自己距離傳承非遺的目標又邁進了堅實一步,對未來的漫漫征途,也愈發信心滿懷。

就在這時,系統提示,林宇順利完成了系統派發的任務——于限定時間內成功售出指定數量的瑞燭坊香燭與錦繡閣繡品。當任務進度條滿格的瞬間,系統提示音在他腦海中清脆響起,隨之而來的是珍稀香料配方、頂級繡線制作工藝等豐厚獎勵。這些珍貴收獲,無疑將成為兩家店鋪后續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一時間,瑞燭坊與錦繡閣前人聲嘈雜,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閨閣女子等紛至沓來,對店內別具一格的產品贊不絕口,生意火爆得如日中天。

然而,成功之路向來荊棘叢生。瑞燭坊和錦繡閣的對面,有一家名為“琳瑯齋”的店鋪,主營傳統燭火與織物,原本生意也算風生水起。可自瑞燭坊與錦繡閣推出創新產品后,琳瑯齋的生意便一落千丈,門前冷落鞍馬稀。

這日,琳瑯齋內,老板錢富貴正坐在太師椅上,臉色陰沉地聽著伙計匯報。

伙計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開口:“老板,瑞燭坊和錦繡閣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咱們這……”

錢富貴猛地一拍桌子,大聲罵道:“我還不知道!你們倒是想辦法,得把他們搞垮!”

這時,賬房先生湊上前,小聲獻計:“老板,要不咱散布點謠言?就說他們產品華而不實,質量有問題。”

錢富貴眼睛一亮,點頭贊同:“好主意!你去安排幾個嘴碎的,在那些常客跟前多念叨念叨。”

伙計面露猶豫,小聲提醒:“老板,這樣會不會不太好?萬一被發現……”

錢富貴瞪了伙計一眼,不耐煩地說:“怕什么!只要做得隱蔽,他們能拿我們怎樣?都給我把事情辦好,要是還不能挽回生意,你們都別想好過!”沒幾日,集市上便有了流言蜚語。瑞燭坊門口,一位常來的書生模樣的人,正和同伴交談。

“你聽說了嗎?瑞燭坊新出的香燭,燒到一半就滅了。還有錦繡閣的繡品,洗一次就掉色,質量堪憂啊。”

“真有此事?我還想著去買些香燭祭祖呢。”同伴一臉驚訝,忙問道。

這時,旁邊一位大娘也附和:“可不是嘛,我本來還打算去買錦繡閣的繡品,這下可不敢了。”

一位路過的大爺,停下腳步,皺著眉頭說:“這可不行啊,這兩家店以前的東西可都是好貨,怎么突然變成這樣了。”

另一位年輕人也湊過來,疑惑道:“該不會是有人故意抹黑吧?”

這些話,很快傳到了瑞燭坊和錦繡閣的顧客耳中,部分顧客產生了疑慮,店鋪的生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林宇和蘇瑤并未因此退縮,兩人坐在店鋪后堂,神情凝重地商討對策。

林宇率先開口:“這謠言傳得太離譜了,咱必須得做點什么,讓顧客親眼看到咱們產品的品質。”

蘇瑤微微點頭,目光堅定:“沒錯,我覺得可以在店鋪門口設置展示區,現場展示產品的制作過程,這樣顧客能直觀看到咱們產品的質量和工藝。”

一旁的老工匠張師傅也忍不住插話:“我贊成,我可以在展示區演示蠟燭制作的關鍵步驟,保證讓大家明白咱們瑞燭坊的蠟燭是實打實的好東西。”

繡坊的李嬸也附和道:“俺也能展示刺繡針法,讓大伙瞧瞧錦繡閣的手藝可不是蓋的。”

林宇聽后,眼中閃過一絲亮光:“光靠咱們自己展示還不夠,得邀請些有影響力的人來。蘇瑤,你認識不少文人雅士,能不能請他們來店鋪參觀體驗,幫忙宣傳宣傳?”

蘇瑤思索片刻,點頭應下:“行,我這就去聯系幾位平日里交情不錯的先生,他們的話在這城里還是挺有分量的。”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緊鑼密鼓地籌備。店鋪門口的展示區布置妥當,張師傅和李嬸每日在那里專注演示,引得不少路人駐足圍觀。同時,蘇瑤邀請的文人雅士和達官貴人也陸續來到店鋪,他們對產品贊不絕口,還紛紛提筆寫下贊譽之詞。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店鋪生意逐漸好轉之時,一天夜里,瑞燭坊突然燃起大火,火勢迅速蔓延,伙計們發現時已經來不及撲救。林宇和蘇瑤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地趕到現場,只見店鋪已被大火吞噬,一片狼藉。林宇看著眼前的慘狀,拳頭緊握,眼中滿是憤怒:“一定是有人故意縱火,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蘇瑤強忍著淚水,安慰林宇道:“林公子,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把損失降到最低,我們一起想辦法重建店鋪。”

經過一番調查,他們發現這場火災極有可能是錢富貴指使手下人干的。林宇和蘇瑤決定不再坐以待斃,他們收集證據,將錢富貴告上了官府。在鐵證面前,錢富貴終于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經過這次磨難,林宇和蘇瑤更加珍惜彼此,也更加堅定了傳承非遺的決心。他們齊心協力,在眾人的幫助下,迅速重建了瑞燭坊。新的店鋪更加寬敞明亮,產品也更加豐富多樣。而且,隨著產品的知名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非遺傳承人主動找到林宇和蘇瑤,希望能與他們合作,共同探索非遺傳承的新路徑。在這不斷拓展的傳承之路上,新的機遇與挑戰正悄然浮現,林宇和蘇瑤又將如何應對?下一章,讓我們繼續見證他們在非遺傳承征途上的精彩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南川市| 伊春市| 泰来县| 灌阳县| 东安县| 三门县| 吕梁市| 志丹县| 香河县| 大名县| 丰镇市| 琼结县| 上杭县| 南乐县| 凤庆县| 墨竹工卡县| 米脂县| 巴东县| 柘荣县| 铁岭县| 容城县| 陕西省| 安陆市| 二连浩特市| 南岸区| 望谟县| 西乡县| 海阳市| 抚州市| 宁波市| 瓦房店市| 青阳县| 邓州市| 普安县| 扶沟县| 龙州县| 独山县| 开阳县| 彝良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