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海上對(下),戰略規劃[求追讀]
- 三國:昭烈女婿,三造大漢
- 鳳溪凰躍
- 2020字
- 2025-03-11 23:58:41
“子淵,有何策?”
此言一出,劉備神色驟然振奮,仿佛在無盡的黑暗中,瞥見了一絲光明,連忙請教。
夏侯博神色平靜,語氣淡然:
“搬家!”
他早已成竹在胸,輕描淡寫吐出這兩字。
“搬家?”
劉備眉頭微皺,面露疑惑,追問道:
“搬往何處?”
夏侯博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伸手在地圖下方輕輕一點。
“嘶!”
劉備順著他的手指看去,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心中驚駭不已。
夏侯博所指之處,赫然是荊州。
夏侯子淵所說出路,便是要我去搶荊州?
劉備心中暗忖,面色變幻不定。
他沉吟片刻,努力平復心緒,再次問道:
“子淵,可還有其他路可走?”
“沒了。”
“使君若想成大事,匡扶漢室,這是如今唯一的路。”
“此乃正道!”
夏侯博神情肅然,語氣堅決。
搬家南下,奪取荊州。也是隨同劉婉抵達糜家后,他深思熟慮后,所得到的最佳解。
以此番形勢,劉備失了徐州,基本就喪失了逐鹿中原的資本。
若還要強行留在北方打拼,那無異于蹉跎歲月,終將一事無成。
無非是將歷史上發生過的事,重新走一遍罷了!
夏侯博可不愿跟著老劉,顛沛流離四五載,最終才被動的南逃荊州。
站在上帝視角,老劉一生中至少有十余年的時間,是徹底荒廢的。
即建安元年丟徐州,到建安五年官渡之戰爆發。
以及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
公元196——200年,老劉在顛沛流離,寄人籬下。
曹操在做什么呢?
沒錯,老曹在兼并張繡,呂布,袁術等割據中原的群雄,統一河南。
公元201——208,老劉在新野韜光養晦,虛度光陰。
曹老板又在干嘛呢?
曹操再與袁紹決戰,并趁袁紹新喪,袁家諸子相互攻伐之際,歷時七年徹底肅清了北方。
原史上,劉皇叔在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如何評價的呢?
臥龍雖得其主,卻不得其時也!
荒廢了十年時間,讓曹操心無旁顧的平定北方,沒有受到絲毫干擾。
這導致縱然之后有諸葛亮指明方向,并制定了跨有荊、益二州,三分天下的戰略規劃,也永遠的失去了天時。
若劉備要是沒有荒廢十載,而是在失徐州后,就果斷放棄爭徐州,提前南下搶到荊州,局面如何呢?
劉表握有荊州之地,卻徒自保,一點壓力給不到平河北的曹操。
換做劉備,有數次襲取許都的機會,他必然不會錯過。
且提前取荊州,亦能盡快挺進益州,成鼎足之勢。
或是順江東下,平定江東,呈現南北二分的局面。
無論哪一種選擇,肯定都比歷史上劉備的處境好很多。
掌握主動權,這才是天時!
徐州既然失了,事已至此,夏侯博所要做的便是彌補遺憾。
與其讓劉備被動南下荊州,不如主動去取。
劉備聞言,眉頭緊鎖,心中疑慮重重。
這是正道?
該不會是歪門邪道吧?
他心下思忖著。
“此事……恐有不妥。”
好半響,劉備遲疑道。
“如何不妥?”
“荊州刺史劉景升,此人乃漢室宗親,與備同宗。”
“我若取之,恐惹人非議……”
夏侯博聞言,一拍腦門。
哦,忘了這茬。
老劉行事講究名聲,像原史上劉表病死,諸葛亮勸其取襄陽,取代劉琮,都被拒絕了。
只因他覺得,若如此為之,那他在荊州的信譽便盡毀了。
縱然能得荊州,也無法再籠絡人心。
稍作沉吟,夏侯博笑道:
“使君所慮極是。”
“不過,若我能讓使君不折名聲,便取得荊州呢?”
“使君可愿南下?”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希望,滿懷激動道:
“子淵,有何良策?”
夏侯博不慌不忙,再度從懷中取出一副地圖,鋪在案幾上。
方才那幅是大漢十三州的大圖。
而這一幅,則是繪制的荊州詳圖。
夏侯博遂指著圖上,高聲道:
“使君,占荊州那是后話。”
“若要取荊州之地,則南下第一步是先要搶占此地。”
劉備低頭看過去,疑道:“南陽郡?”
“對!”
“欲取荊州,必取南陽。”
夏侯博面露鄭重之色,點點頭道:
“南陽地處天下之中,北接舊都洛陽,西入武關,通關中之地,南近襄陽,東連豫州。”
“若無南陽,縱得荊州,也無用武之地。”
“咱們也無法北伐中原,難成大事!”
他侃侃而談,分析著南陽郡的戰略價值。
原史上的季漢便是因缺了南陽郡,致使無法染指中原地區。
即便借洪水之便,造就了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關羽也依舊受阻樊城之下,無法寸進。
話落,夏侯博頓了頓,目光如炬,看向劉備道:
“而如今,正是使君名正言順,取南陽郡的天賜良機。”
“這是為何?”
劉備驚疑未定,問道。
“如今南陽郡雖名義上隸屬荊州管轄,實則無主之地。”
“且由于涼州各軍閥相斗,關中大亂的緣故,其中張濟一支率部進入南陽,四處燒殺搶掠,殘害士民,掠奪錢糧。”
“可劉表卻守城之徒,無力剿賊。”
“使君南下,剿滅張濟,肅清南陽。”
“如此,南陽百姓必對使君感恩戴德。”
一言吐落,他也稍作停頓,給足消化的時間。
劉備聽罷,沉思良久,緩緩點頭:
“依子淵之意,先取南陽立足,積蓄力量,再徐圖荊襄?”
“然也!”
夏侯博聞言,微微一笑,語氣篤定。
旋即,他神色平靜,說道:
“平南陽郡后,咱們取荊襄也并非就要動刀兵。”
“若操作得當,博甚至能助使君,兵不血刃入主荊州。”
言畢,劉備見他面上信心十足,語氣也自信滿滿。
心中仍有疑惑,你明明沒有去過荊州,為何就有這般信心?
瞧著老劉內心忐忑,夏侯博心下暗喜,暗道“自己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忽悠嘛,就是得這樣!
不把當事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怎么能成?
至少,現在已是初見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