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又看了看擺放在地上的典籍,對小木匠說道,“你來看看這些典籍到底都寫了些什么啊?聽老道士說得天花亂墜的,我都差點相信了。”
小木匠走過去蹲在地上隨手拿起一本小冊子,看了看,便搖起了頭,雖然自己跟著父母親學了一點字,但畢竟學識淺薄,對于道家典藏,對于晦澀文字,也只能望書興嘆。
“你也看不懂嗎?”小龍問道。
小木匠又拿起一本典籍翻了翻,繼續搖頭,“看不懂,太高深了,不明白說的是什么。雖然字能識得一些,但湊在一起卻搞不明白。”
“那這些典籍有何用啊?”小龍不禁犯起愁來。
“也不能說沒用吧。”小木匠思索一番后說道,“雖然現在看不懂,但要是我們多識點字,再多習點學問,或許不久以后就能慢慢看懂了呢?道長不是也說嘛,學習這些典籍,要是沒有一點悟性,是很難修習的。而你本來就是龍,很多東西別人不懂,難道你還不懂嗎?我覺得,你倒是有必要開始學點字了,不然以后要是又遇到這樣的典籍或者書籍時,自己能看懂豈不是一件美事。”
“有道理啊!”小龍笑了起來,“那就從今天開始,你教我識字吧,日積月累,我也覺得像我這般不俗的真龍,肯定會看懂這些典籍的。”小龍意氣風發,兩根稚嫩的觸須飄搖起來,像兩只畫筆,也不知今后能涂抹出怎樣的篇章來。
一連幾天的學習,小龍越學越有勁,進步堪稱神速,幾乎把小木匠識得的文字都學遍了。反觀小木匠,卻被折磨得筋疲力盡,一面感嘆著小龍強大的學習能力,一面又佩服著這小家伙耗不盡的精力,人真的不能去和龍比!
安玄道長這幾天有點兒魂不守舍,做什么都覺得少了一些激情,就連曾經期盼著的這座新道觀,現在也覺得不是那么重要了。也不知道真龍對于自己是一個什么態度?為什么這幾日沒動靜了呢?難道他真的看懂了那些典籍,或者是在醞釀著什么?好難猜啊!
好幾次都想去問問小木匠,但話到嘴邊,又覺得自己不該表現得太過于急迫,于是只好裝模作樣地對小木匠照顧有加,吩咐那些平日里刁蠻的監工們對小木匠態度要好一點,待遇要加一點,就是不能讓小木匠受半點委屈。
監工頭子麻臉張納了悶,這小木匠最近為什么會如此得道長的青睞呢?肯定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于是乎,麻臉張偷偷地將小木匠叫到一邊,很是謙虛地向小木匠討教起來。
小木匠卻是一臉懵,說我也不知道啊,興許是道長看我可憐,對我起了慈悲之心吧?
慈悲?麻臉張才不信這樣的鬼話,可又套不出小木匠的真話來,只得忍耐著,再找機會探查清楚。
小龍在洞中孜孜不倦地學習,很是上癮,時間飛逝而過卻未曾察覺,日出日落,月升月隱,都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想辦法去弄懂那些典籍中所敘述的是什么意思。
經過幾天廢寢忘食的學習和探究,小龍還是失去了激情。典籍中的記載太抽象太晦澀,小學生的水平即使發揮到了極致,也難以弄懂大學生的課本。休息休息吧,小龍一下子癱倒在石床上,看來,還是得把道長再次請來,一點一點的慢慢請教才是正道。
自從吃上了監工們的伙食,小木匠覺得渾身的力量都充盈起來,神清氣爽不說,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頭腦也清明了不少,臉上居然也紅潤起來。試論改善伙食的重要性,小木匠此時是最有發言權。每日里照常給小龍偷藏了吃食帶到石洞中。無奈小龍最近迷上了識字看書,居然對大大改善了的伙食不為所動,真真是差點相信他轉了性。
下午的時候,小龍悄悄地來找小木匠,讓他晚上把道長叫到石洞去。小木匠了然,吃過晚飯后便來到道長居住的偏殿,說了小龍的邀請。道長不禁長舒一口氣,終于想起我了啊,我都等得快枯萎了。
當然,這份驚喜萬萬不能表露出來,特別是在小木匠面前,該道貌岸然的時候,絕不能丟了臺面。
兩人趁著夜色來到了石洞中。
小龍也不裝了,一只小小的樣子,斜躺在石床上,身前擺放著典籍書冊,兩只爪子無力地翻著,看似無心兩眼卻又炯炯有神,也不知他是在看書還是在思考,甚或是在神游。
安玄道長看到石床上小龍的真身時,不禁愣了又愣,但還是穩定住心神,匍匐跪倒大拜行禮,問候致辭,該有的禮數一樣都不少。
小龍不以為意,讓道長起身,懶懶地說道,你不要想太多了,這才是我的真身,我就是一只小龍崽,沒有你所說的那般驚天偉地。
“不管上仙真身為何,在小道看來,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彩虹屁是不能少的,“上仙今日能以真身示下,小道惶恐,日后定當鞠躬盡瘁,全力為上仙驅馳。”
“好了好了,快過來坐吧。”小龍說道。見道長走近身前卻不愿坐下,一副謹小慎微的態度,小龍也不多說什么,便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幾天我也看了你帶的這些典籍,好多都看不懂,所以想請道長教教我。”
“豈敢豈敢!”道長謙虛著,“小道對典籍中的學問也只是略懂一二,不過如能和上仙一起參透領悟,那真是小道的無上榮耀,還望上仙不要嫌棄小道愚鈍才好啊。”
守在洞口的小木匠看到了溫馨的一幕,一位虛心的老師正不辭辛苦地教育著一位曾經貪玩現在卻想上進的頑皮孩子認真學習,昏暗的燭光搖曳閃爍著,隱約的影子在石壁上緩緩跳躍著,如此艱苦的環境中,老先生和小學生卻不以為意,你一言我一句地時而討論時而吹捧,這樣的場景,太感人了。
夜深人不靜,小木匠已有些堅持不住了,開始坐在洞口打瞌睡,等待道長教育完學生后一起回道觀。
小龍直到看見道長連打了幾個哈欠之后才醒悟,人在晚上是需要睡覺的啊,這才點著頭夸贊了道長幾句,說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明日我們再繼續。
如蒙大赦,道長雖然很疲倦了,但強大的意志支撐著,這一點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有什么比和真龍朝夕相處更重要?幾日幾夜不睡也算不得什么。
今天回去一定能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待道長和小木匠離開后,好學的小龍精神不減,繼續翻閱著典籍。經過道長一晚上的點撥,小龍似乎也明白了一點這些典籍的敘述方式,雖然還是很難完全理解其中的精義,但幾番揣測之后,有些意思還是挺好懂的。特別是自己作為龍,站立的視角和人是不一樣的,更能去體會到那些所謂的神通,所謂的偉力到底意味著什么。而書中敘述的龍之奇觀龍之神圣之類的話,其實也沒什么營養,一概忽略過去就是。
正所謂觸類旁通,當一扇門打開之后,你就不會再去糾結門該如何打開,而是會進入到門中,去看門后所隱藏的那些玄機到底是什么。
典籍中有一部分是圖文并茂加以敘述的。小龍看著千奇百怪的龍,甚至都懷疑自己的真身是不是已經進化到了另一個分支上,是因為自己太弱小還是因為自己尚不具備大神通呢?為什么我的樣子并沒有典籍中記載的那般神武呢?小龍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糾結外貌是沒有用的,還是那些所謂的神通更能讓小龍心馳神往。回想著自己所會的神通,不過就是使喚一些小動物,變化一點身形,呼風喚雨什么的雖然也能做到那么一點點,但卻沒有書中所說的那般恢弘氣勢,應該是能力太弱了,還不配稱為真龍吧。
啃了幾天的書,全然沒有啃餅子那么舒爽,小龍開始懷疑起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安玄道長固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參考,可是,通過這幾天的嘗試,似乎也沒什么用啊?我這條龍到底還能不能吃飽飯啊?
郁悶著的小龍最終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兒童心理的作祟,一躍而出,半隱身軀,飛騰于江面之上,被壓抑的情緒終于得到了釋放,但肚子餓得卻更快了,不得不在江岸邊落下,看著滾滾江水,尋思著是撈點魚蝦來充充饑還是等著吃明日小木匠帶來的“美食”。
新建的望龍觀中,安玄道長正接待著從石船鎮來到望龍灘的川軍李團長麾下的師爺。
“趙師爺,道觀即將完工了,我們的計劃是不是可以繼續了?不知道吳營長的人馬現在駐扎在何處?”安玄道長與趙師爺相對而坐,桌子上擺放著幾盤簡單的菜肴。趙師爺一邊喝著小酒,一邊細細品味著獨屬于長江的美味,似乎并沒有把安玄道長的話聽進耳朵里。
安玄道長等待著趙師爺的回應,卻不想這位一直以來都看不起自己的師爺,依然端著架子,對自己愛理不理。換作從前,道長也只能忍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嘛。
但如今,道長卻有了自己的計較。腦子里不斷出現小龍的身影,成為了他新的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