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桑榆未晚 追本溯源
- 從日本院生開始的圍棋之道
- 刀疤九
- 2818字
- 2025-04-06 14:07:29
機難輕失!
張栩對柏寒在角部脫先,轉而選擇在中腹跨出的一手棋贊嘆不已。
作為日本棋壇著名的官子高手,張栩已算清了后續的變化。
如果黑棋按部就班地在左下角補棋,任由白棋在中腹先手行動,雖然局面看似細微,但張栩判斷白棋將稍占優勢。
隨著棋盤逐漸縮小,白棋這點微弱的優勢將逐漸轉化為勝勢。
因此,黑棋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可能是這盤棋進行到此時最后的取勝之機。
黑棋在中腹跨出,利用白棋在中腹尚未完全安定、聯絡未徹底的機會發起沖擊,目的是通過棄子來收束右上中腹一帶的局勢。
雖然左下角脫先后被白棋斷打,局部損失約7目棋,但中腹的收束將為黑棋帶來接近9目的收益。
一進一出,黑棋的所得超過了左下角的損失,局勢將變得極為細微。
“對形勢的判斷和局面的掌握真是敏銳!”
王立誠意識到自己忽視了黑棋對這里的沖擊。
黑棋的這步跨出格外難纏,白棋竟然沒有太好的應對辦法。
擋住?不行!黑棋會割掉兩顆白子。
反扳?也不行,黑棋扭斷后先手收束中央,再回到左下粘住,形勢將逆轉!
余光掃過對面的少年,臉色微紅,略帶疲態,但眼神卻明亮逼人。
王立誠埋下頭,思索起來。
幾分鐘后,白棋選擇了單頂。這是目數最佳的選擇,也是最復雜的變化。
后續的變化雙方都計算的很清楚,隨著中腹定型,黑棋成功追回了兩目棋的劣勢,勝負在毫厘之間搖擺。
棋局進入小官子階段,而左上的劫將成為決定勝負的砝碼。
棋形略薄的黑棋,能堅持到最后嗎?
林海峰凝視著棋盤,目光中閃爍著驚喜的微光。
勝負已分,少年的表現卻如五月的新雨,讓他感到一陣清爽。
布局時的奇思妙想,清脆而驚艷;中盤搏殺時的精準判斷,干脆利落。勝負關頭的決斷,帶著年輕人的果敢銳氣;收官時的滴水不漏,卻又透著超越年齡的沉穩老練。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林海峰在心中默念,眼角泛起欣慰的笑紋。
他仿佛看見一株新筍,正以驚人的速度拔節生長,即將沖破這片竹林的穹頂。
老人打開折扇。微風拂過,窗外的銀杏葉沙沙作響,仿佛也在為少年喝彩。
與林海峰的心潮澎湃相比,對局者卻沉默而自知。
房間里只剩下棋子落盤的輕響。兩人默契地收著最后一個單官,那些看似無關勝負的落子,都是對紋枰和對手最深的敬意。
“盤面六目?”
張栩的聲音驚醒了窗外的陽光。
柏寒望著棋盤上星羅棋布的棋子,左上的劫爭仿佛還在眼前翻涌。
少年抿了抿發干的嘴唇,臉上未消的紅暈似乎還帶著一絲不甘。
盡管在中腹追回一些目數,但左上的劫...
終歸是輸了,雖然是最小的差距!
“多謝王前輩的指點,您辛苦了。”少年深鞠一躬,目光注視著棋盤天元的位置。
王立誠迥異于其他日本棋手的獨特風格讓柏寒感到極不適應,但也讓他受益匪淺。
“不愧為師兄看重的天才少年啊!”王立誠摘下眼鏡隨手放到棋盤邊,捏了捏鼻梁。
三個小時的緊張對局讓年近知天命的他很疲憊,不過情緒卻很亢奮。
“黑棋的招法很有趣,尤其是布局的兩手點三三,柏君是有特別的設計嗎?”
王立誠微瞇著雙眼,眾人的視線隨之聚焦在柏寒身上。
“沒有特別的設計,和王前輩對局是難得的機緣,所以想下些不一樣的內容。”柏寒輕輕捻開折扇,“或者說是一種趣向。”
“像小飛掛角一樣,把點三三作為角部定式展開的手段嗎?”謝依旻忍不住問道:“沒見過這樣的招法,真是大吃一驚。”
“我記得趙治勛前輩曾經這樣下過,對于酷愛實地的人來說,這樣的招法也可以理解吧?”張豊猷笑道:“如果名人在NHK決賽中這樣下,估計趙前輩的頭發都要立起來了!”
“哈哈,早點從柏君這里學到這一手就好了,也不至于贏的那么艱苦。”張栩笑著附和。
“應該深入思考過吧?”王立誠作為對局者感受更深:“先是左上角,點入三三后的展開形成了一個新形。黑棋雖未徹底安定,但拿到了先手,仍然保持著先行之力。”
王立誠指著左上角,眾人也紛紛點頭。
“接著是左下,還是黑棋拿到先手。已經定型的兩個角部,加上右上的無憂角和右下的小目加小飛,黑棋已經拿到近40目實地。”
王立誠將棋子收起,清理出棋盤,一步步地復盤。
“再看白棋,右邊兩子還未安定,黑棋有從右上逼住和直接打入的可能。左邊白棋模樣看似宏大,可一手棋根本無法圍住。實戰我圍了一手頗有些中途半端的味道,左上黑子有動出余味,空中還有打入,下方有侵消。”
王立誠搖搖頭:“走到這里,我已經覺得局勢難辦了。”
張栩目光微凝,“確實如此,黑棋實戰就深深打入到左邊,白棋意外的沒有好辦法應對。”
“掛從寬處來,棋從寬處行。”一直默默聽著眾人分析的林海峰突然發聲。
“左上角點入三三后,考慮到右上黑棋是無憂角,白棋擋下的方向以及后續的變化無可厚非。而左下...”
“白棋也只有從上方擋下,這兩個角的后續變化都在黑棋預料之中吧?”
張栩倒吸一口冷氣。
老師的話讓他猛然醒悟,黑棋的招法并非一時興起的趣向,似乎...是一種全新的布局理念!
他看向棋盤,那兩顆點入三三的黑子,在陽光下透出隱隱的光暈。
棋盤邊展開的折扇,“暗然而日章”五個字筆墨橫姿,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某種深意。
圍棋自7世紀傳入日本,到江戶時代繁榮昌盛,逐漸形成了以秀策流為代表的布局流派。
雙方各占兩個小目,通過穩健的布局逐步積累優勢,成為主流。
高目、目外、星位等占角手段,只是偶爾為之,因為小目才是正統,才是權威。
至于三三,那更是被視為鬼門,是禁點!
這一禁,便是百年。
直到圍棋新布局運動,直到吳清源與秀哉名人對局時三三、星、天元三手齊發,才徹底打破了禁錮百年的固有思維和傳統布局。
吳清源在正式棋戰中未獲一冠,卻成為舉世公認的圍棋大師,為何?
誠然,他打敗全日本無敵手,被譽為“昭和棋圣”,開創了長達17年的吳清源時代;更重要的是,他與木谷實提出了新布局理念,推動傳統圍棋邁入現代圍棋時代。
開山立派,一代宗師,不外如是。
今天這盤棋,十二歲少年違背傳統的招法,打破常識的趣向,看起來并非無根之木、無水之萍。
張栩再度回想棋局,發現黑棋從角部入手,綿延至邊腹,行棋有序;脫去窠臼,獨辟蹊徑,卻又暗合棋理。
“這可能嗎?”
震驚的眾人,默默思索著林海峰的話。
莊惟杰看著沉默的眾人一頭霧水:為什么都不說話?這是在復盤嗎?
“現在的定式,局部定型的結果已經確定,后續的變化也可以預見。”
站起身的林海峰聲音略帶顫抖。
“按照穩妥的順序一步步走下去,墨守成規,漸漸地變成一潭死水。這和新布局之前何其相似?”
“老師一直說圍棋要革新,要推行21世紀的圍棋。可什么是21世紀的圍棋?這個問題一直像一團迷霧,讓我感到困惑。”
張栩看到老師有些激動,趕忙起身扶著老人的胳膊。
林海峰拍了拍張栩的手臂繼續說道:
“回看這盤棋,棋子下在我們想不到的地方很簡單,難的是子力高效、符合棋理。”
“通過這盤棋,我似乎看到了希望。”
眾人默默思索著老人的分析,眼神逐漸明亮起來。
“如果沒有深入思考和研究,走不出這樣的局面!”林海峰注視著少年,“柏寒,是這樣嗎?”
似乎看到少年眼中的猶豫和內心的掙扎,林海峰微微一笑。
“不用回答我,你只要遵循自己的本心,堅持下去就好,可以嗎?”
柏寒抬頭,迎上老人的目光。
一向叩橋不渡、八風不動的林海峰,此時的目光誠懇而熱切。
合上折扇,柏寒深深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