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朱允炆的人生
- 大明:被朱元璋偷偷模擬人生
- 千特慢啊
- 2271字
- 2025-03-06 07:00:00
【洪武十年,你出生了。】
【你叫朱允炆,是太子朱標的次子,生母為太子次妃呂氏。】
【你自幼便勤奮好學,每日天剛蒙蒙亮,你便起身,在書案前正襟危坐,等待著夫子的到來。】
【你在看過浩如煙海的古籍之后,你一直在思考一件事:自秦以來,眾多王朝有興有衰,但皆未能挺過三百年國祚的大關。】
【縱然是國祚最長的大漢和前宋,也曾一分為二,算不上是完整的王朝。】
【最終,你將目光投向了書籍里記載的最早的王朝:周。】
【周朝七百九十年的國祚,西周二百七十五年,東周五百一十五年,是從古至今存在時間最長的國家。】
【從這時起,你便立志,倘若有朝一日你能掌權,一定要恢復周禮,讓大明久盛不衰!】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覺得自己這個孫子有點過于天真了。
周朝之所以能延續那么長的國祚,是因為當時的諸侯權力極大,隨著時間推移,王室逐漸失去對諸侯的控制,以至于出現了春秋戰國的混戰局面。
后世王朝鑒于此,更傾向于將權力收攏在皇帝的手上,如秦朝的郡縣制、元朝的行省制等,削弱地方的權力還來不及,更不可能再大規模實行周朝的分封制。
再者說,自周平王東遷開始,王室的威懾力便大幅下降,虛弱至極。之所以周朝一直沒有滅亡,是因為當時的諸侯都沒想到自己還可以取周天子而代之。
然而,當周桓王率領諸侯聯軍討伐鄭國,被一箭射中了肩膀的時候,人們才后知后覺意識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原來,天子也會流血。
這一箭可以說是徹底的打破了周天子尊貴的神話,讓諸侯稱霸的欲望被釋放了出來,掀開了春秋時代的帷幕。
所以在朱元璋看來,朱允炆的這個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古之制度怎么可能復刻到現在呢?
如果周朝的制度真有那么好,也不會被后世的王朝淘汰掉了。
周朝存在那么久,是因為即使王室衰弱了,也沒人想過去取而代之,當時的人都覺得周王這個吉祥物是必須存在的。可如果大明復刻了周朝那一套,只要等到朝廷衰弱,立馬就有無數軍閥揭竿而起,把大明的皇帝一腳踹翻。
就朱元璋自己的親身經歷而言,在尚未登基的時候就有人問他,小明王該如何迎回。
小明王是當時的義軍領袖,但并無實權,被朱元璋控制在手上。理論上來說,天下就算打下來了,也應該由小明王來坐,畢竟他才是所有義軍的頂頭上司。
至于朱元璋最后是怎么處理的小明王?
他有九種方法弄死小明王,九種!
朱元璋覺得朱允炆應該是讀書把腦子讀傻了,書上寫的東西是一回事,實際操作起來又是另一回事,這能一樣嗎?
好在朱允炆只是個次子,皇位最后還要由太子的嫡長子朱雄英來繼承。即使朱允炆有異想天開的想法,也沒有實際操作的機會。
朱元璋安心的繼續看了下去。
【洪武十五年,你的兄長朱雄英薨逝。死后,以皇嫡長孫視皇子,追封虞王,謚號為“懷”。】
【洪武二十五年,你的父親太子朱標病死。在守孝的時候,你悲傷不已,身材也變得消瘦了起來。皇爺爺朱元璋為了安慰你,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
【因為長兄和父親皆已不在,同年九月,你被冊立為皇太孫,開始參與國家政務。】
【你延續了父親仁厚的寬大政策,在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之后,你向朱元璋建議,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這個做法,也讓你得到了眾人的稱贊。】
【你效仿父親的仁厚,卻沒有父親那般雷厲風行的手段去制衡手底下的人。在你的爺爺看來,你有點過于軟弱了,恐怕很難去壓制住桀驁不馴的開國功臣們。】
【開國功臣之所以是開國功臣,是因為他們有野心也有膽量去造反。既然這些人能造元朝的反,自然也可以去造你們朱家人的反。】
【朱元璋有能力壓制這些開國功臣,可他已經老了。朱標也有這個能力,但他已經死了。】
【在朱元璋看來,你沒有壓制這些開國功臣的能力。為了替你掃清隱患,他開始大肆屠戮開國功臣。】
【洪武二十五年,靖寧侯葉升被處死。次年,涼國公藍玉以謀反罪磔死于街市,并滅其三族。】
【受牽連被殺的還有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等人,共誅一國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
【洪武二十七年,潁國公傅友德被賜死家中。】
【洪武二十八年,宋國公馮勝被賜死。】
【元功宿將,相繼盡矣。】
【洪武三十一年,皇爺爺朱元璋龍御歸天。這一天,南京的天空格外陰沉,仿佛也在為這位開國皇帝的離去而哀傷。你身著龍袍,在奉天殿拿起了象征著至高權力的玉璽。】
【殿外殘雪未消,冰冷的寒意撲面而來,但你心中卻燃燒著熊熊火焰,你知道,屬于自己的時代開始了。】
朱元璋人都看傻了。
“這都啥玩意兒啊?”
他看著還在閃爍著玄奧光暈的紫薇帝鑒,懷疑這破玩意兒是不是又壞了。
“咱的雄英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朱元璋本來還在期待著嫡長孫朱雄英繼承皇位,結果現在好了,他的長孫死的比長子還早,嘎嘣一下就沒了。
在模擬里自己為了讓軟弱的朱允炆繼承皇位,大肆屠戮功臣的做法也讓朱元璋懸著的心徹底死了。
他已經絕望了。
這確實是自己能干出來的事。
朱元璋實在是太疼愛自己的長子朱標了,即使是嫡長子與嫡長孫相繼暴斃,他也會想法設法的讓長子的子嗣來繼承皇位。
【你繼位之后,命兵部侍郎齊泰為兵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你將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三人置為心腹,共參國政。】
【洪武三十一年,這一年你的皇爺爺剛剛駕崩,而你繼承皇帝之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
【皇爺爺將他的兒子們封為藩王鎮守邊塞,他在位時為了替你鏟除威脅,開國功臣屠戮一空,讓藩王們執掌兵權。在他看來,這些藩王都是你的親叔叔,是替你遮風擋雨的屏障,也是你手中最鋒利的長矛。】
【可在你看來,最大的威脅便是自己的叔叔們。】
【燕王朱棣、湘王朱柏、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這些叔叔們,你一個都沒打算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