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古斯文
- 馮天瑜 何曉明 周積明
- 615字
- 2025-03-28 09:28:26
序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于人類的偉大貢獻。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內容。
傳統文化是從先輩那里繼承下來的豐厚遺產,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結晶。但是,它又并不只是博物館里的陳列品,而是極具鮮活生命力的。“傳統并不僅僅是一個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過來的忠實地保存著,然后毫不改變地保持著并傳給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過程那樣,在它的形態和形式的無限變化和活動里,永遠保持其原始的規律,沒有進步。”1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內容,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制約著現在的中國人,為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依據和現實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不管我們主觀意愿如何,都不可能絕然離開它,就像離不開腳下的這塊土地和頭頂的這片天空一樣。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對待傳統的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主張都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這絕不是說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所有內容都只能頂禮膜拜,奉若神明。用科學和理性的眼光來審視它、分析它,批判地繼承它,積極地發展它,這才是新時代的中華兒女應取的正確態度。這里要強調的是,這一切都只有在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基本認識和粗淺掌握以后,才有可能進一步做到。
1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