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理念(Русская идея)”是1860年由陀思妥耶夫斯基首次提出的,當時他和哥哥米哈伊爾共同創辦雜志《時間》(Время)。在雜志的征訂啟事里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猜測,而且是虔敬地猜測,我們未來的行動應該具有最高程度的全人類性質,也許,俄羅斯理念可以把歐洲個別民族如此頑強和勇敢地發展的全部理念綜合起來。”[1]這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剛剛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發表了幾篇文學作品,但是,其主要作品還沒有寫出來。在他后來的重要文學作品和政論作品里,俄羅斯理念的主題始終存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朋友索洛維約夫接過了這個話題。1888年,索洛維約夫在法國巴黎做了一個題為“俄羅斯理念”的報告。在他看來,“一個民族的理念不是它自己在時間中關于自己所想的東西,而是神在永恒中關于它所想的東西”。[2]在這個理解中,民族理念具有明顯的宗教特征,它是神關于該民族的構想。民族理念,即神關于該民族的構想是什么,人們只能去猜測——有時候可以借助于神的啟示。在這個報告里,索洛維約夫關注的是俄羅斯在世界歷史中存在的意義問題。他認為,俄羅斯民族在世界歷史上有特殊的使命——實現基督教教會的聯合,即東正教會、天主教會和新教教會的聯合,換言之,就是在人間實現神人類(Богочеловечество)的理想。這是索洛維約夫對俄羅斯理念的猜測,他依據的是自己的“一切統一”(всеедиство)的哲學。
在白銀時代(始于19世紀末,止于十月革命),俄羅斯思想家們紛紛加入探討“俄羅斯理念”的行列,其中不僅有文學家和哲學家,還有歷史學家和政治家等。“俄羅斯理念”成為白銀時代整個俄羅斯思想界都在關注的話題。作為白銀時代俄羅斯哲學的著名代表,別爾嘉耶夫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具有典型的白銀時代思想特征的話題,這也是他最為鐘愛的話題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就寫過一系列文章,如《俄羅斯的精神》《俄羅斯之魂》以及《俄羅斯的命運》(文集)等。俄羅斯理念經常出現在這些作品里。不過,那時他探討的主要是作為俄羅斯理念載體的俄羅斯民族的性格、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特征以及俄羅斯國家的命運。流亡國外后,別爾嘉耶夫繼續自己的哲學探索,出版了一批具有獨創性的哲學著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別爾嘉耶夫開始撰寫《俄羅斯理念》。戰爭剛結束,這本書就在法國巴黎出版(1946年,俄文版),隨后被翻譯成英文(1947年)出版。這本書是為西方(西歐和美國)讀者寫的,出版后在西方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它成為西方人了解俄羅斯的一個窗口。西方讀者對“理念”并不陌生,這是他們自己的概念,但是,“俄羅斯理念”對他們而言卻是個謎。不過,在這本書里,針對俄羅斯理念,別爾嘉耶夫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和詳細說明。他只是說自己關注的不是“經驗上的”俄羅斯,而是“造物主關于俄羅斯是如何構想的”,是“俄羅斯的理智形象”。[3]別爾嘉耶夫首先把“俄羅斯理念”看作是歷史哲學問題,他在書中探討了“什么是俄羅斯”,以及它的歷史命運如何。無疑,這些都是西方人感興趣的問題。那么,什么是俄羅斯理念?造物主關于俄羅斯到底是怎么構想的?在這本書中,別爾嘉耶夫對它們并沒有做進一步的展開。而且,他對俄羅斯理念的理解似乎也沒有超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洛維約夫。
如果只看書名,還無法判斷《俄羅斯理念》的內容是什么。但是,《俄羅斯理念》有個副標題“19世紀和20世紀初俄羅斯思想的主要問題”,這才是本書的具體對象。作者分門別類地考察了兩個多世紀的俄羅斯思想。主標題的核心概念是“理念(идея)”,副標題的核心概念是“思想(мысль)”,別爾嘉耶夫對它們做出了明確的區分。идея是外來詞,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我國學術界通常都將其譯為“理念”(在俄文里,идея還有其他意思,比如想法、觀念,也有思想的意思)。мысль是俄文詞,意思是思想。很多人把идея和мысль都翻譯成“思想”,這只能導致混亂。
在別爾嘉耶夫的理解中,“俄羅斯理念”(русская идея)和“俄羅斯思想”(русская мысл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俄羅斯理念》的主要內容是俄羅斯思想史,但是,作者的最終意圖是想要通過俄羅斯思想史揭示俄羅斯理念。別爾嘉耶夫最后得出一個結論:“19世紀初和20世紀初的俄羅斯思想、俄羅斯探索見證了俄羅斯理念的存在,它與俄羅斯民族的性格和使命一致。”[4]別爾嘉耶夫沒有用太多的筆墨闡釋俄羅斯理念,全書從頭到尾都在梳理和展示俄羅斯思想。他把某些俄羅斯思想直接納入俄羅斯理念,把另外一些俄羅斯思想排除在俄羅斯理念之外,他甚至認為,有些俄羅斯思想是對俄羅斯理念的偏離和歪曲。總之,在他看來,俄羅斯思想是圍繞著俄羅斯理念展開的,所有的“俄羅斯思想”都與“俄羅斯理念”相關,只是關聯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別爾嘉耶夫首次把“俄羅斯理念”與“俄羅斯思想”直接關聯起來,這個做法非常具有啟發意義。“俄羅斯理念”是造物主關于俄羅斯的一個構想或意圖,它是永恒不變的,而且只能用單數,因為造物主不可能賦予俄羅斯兩個或多個理念。至于什么是俄羅斯理念,只有造物主自己知道,人們只能去猜測,這些猜測的結果就是“俄羅斯思想”。盡管在《俄羅斯理念》的副標題里,別爾嘉耶夫用的“思想”是單數,但是,他在這本書里呈現了大量的“俄羅斯思想”,這些思想都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之間甚至可能是相互對立的、矛盾的。毫無疑問,沒有一個人對俄羅斯理念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同樣毫無疑問的是,俄羅斯人永遠也不會停止對自己民族理念的猜測。正是這些猜測及其結果構成了俄羅斯思想豐富的歷史,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理念》里呈現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盡管俄羅斯理念是由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的,但它首先是個哲學概念。可以說,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向俄羅斯哲學界提出的一個哲學問題。實際上,《俄羅斯理念》主要是一部俄羅斯哲學史著作,而且是流亡圈子里最早的一部(津科夫斯基和尼·洛斯基的同名《俄羅斯哲學史》都是在別爾嘉耶夫的《俄羅斯理念》之后出版的)。在《俄羅斯理念》里,別爾嘉耶夫首先梳理了俄羅斯哲學思想的歷史,但是,他沒有局限于俄羅斯哲學,而是廣泛地涉及俄羅斯文學、俄羅斯歷史,以及俄羅斯的宗教和政治等領域。別爾嘉耶夫對俄羅斯哲學史的這種處理方式非常得體,因為俄羅斯哲學與俄羅斯的文學、歷史學等領域的關系非常密切,經常是無法完全分開的。所謂的“文史哲不分家”在這里獲得了充分的體現。之所以無法把俄羅斯的文學、歷史和哲學分開,也許正是因為它們有個共同的話題——“俄羅斯理念”。其實,一個民族的理念不可能只反映在某個領域里,它應該體現在該民族文化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俄羅斯人堅信,偉大的俄羅斯民族必然有偉大的理念。俄羅斯知識分子把猜測俄羅斯理念看作是自己的使命和擔當。
在蘇聯(后來是俄羅斯)留學時(1988——1993),我初次接觸到傳統的俄羅斯哲學,入門書就是別爾嘉耶夫的《俄羅斯理念》,這是我最早閱讀的一部俄羅斯哲學方面的著作,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后來的俄羅斯哲學研究中,我反復閱讀這本書,因為它總能啟發我思考很多。《俄羅斯理念》讓我迷戀上了別爾嘉耶夫的哲學。回國后,我把他的主要著作陸續翻譯成中文(總共有十部)。盡管《俄羅斯理念》并沒有在我的翻譯計劃里,但是,翻譯這本書的沖動從未消失。一年前,北京大學出版社張冰女士邀請我把它翻譯出來(準確地說是重譯,因為已經有了一個中文譯本),我當時正好有點兒空閑時間,就答應了。總體上說,翻譯過程比較順利。遇到問題時,我就把它們拿到剛剛建立的“俄羅斯哲學翻譯”群里討論,最終都獲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大約十年前,我帶著自己的幾個碩士和博士(也有外校的學生)一起閱讀《俄羅斯理念》。我們逐字逐句地讀,總共讀了三四章,學生們做了筆記,在翻譯過程中,個別地方參考了這些筆記。借此機會,我要感謝“俄羅斯哲學翻譯”群里的同行和朋友們,感謝參與閱讀《俄羅斯理念》并認真做了筆記的學生們。
在我的學術生涯中,翻譯(包括筆譯和口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盡管我未曾把翻譯看作自己的主業。多年的翻譯經歷讓我深信翻譯工作不易。世上沒有最好的翻譯,只有更好的翻譯。我像當年演算數學題那樣處理每一句話的翻譯。但是,準確性并不是翻譯的唯一標準,比如,在翻譯界流行信達雅之說。對我而言,這是個理想。在翻譯過程中,我盡力減少誤讀和謬譯。但是,存在各種問題實屬難免,真誠地希望譯界和學術界同人不吝賜教。
最后,我要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張冰女士,沒有她的建議和努力,這個譯本不知什么時候才能面世。我還要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李哲先生,他的辛勤付出為本書增色許多。
張百春
2021年7月4日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