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代洪范五行學:一種異質性知識的經學化
- 程蘇東
- 500字
- 2025-03-28 18:16:43
引言:經學的數術化與數術的經學化
《洪范》五行學是漢儒以《尚書·洪范》為基礎,以戰國五行說為綱領,整合陰陽、時令、天文、歷算等數術知識構建而成的一種儒家災異學說。它先后形成夏侯始昌所立師法、劉向《洪范五行傳論》、劉歆《洪范五行傳論》、班固《漢書·五行志》、鄭玄《洪范五行傳注》等多種經傳說解,是相對獨立于《尚書》學的別傳之學;與京氏《易》、齊《詩》翼氏學、《春秋》公羊學以及“七緯”等共同構成漢代經學災異論體系,對中古社會具有廣泛影響。北宋以后,由于士人知識觀念的轉型,這類經傳的合理性受到質疑,至近代以來逐漸形成漢代經學“數術化”“神秘化”等論斷,并被視為今文經學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不過,隨著近年來經學史、知識史研究的深入,相關經傳的內在價值及其歷史意義得到重新評估。從戰國秦漢經學史的整體視域來看,這些經傳將儒家的核心視角從“人”轉移到“天人之際”,無疑存在偏失;但考慮到漢代儒學社會角色的變化,這種轉變又有其合理性甚至必然性。作為一種試圖綰合傳統經傳與數術知識的經說,這種解經風氣何以會出現,經師如何彌合二者在價值立場、知識體系等方面的差異,其在歷時層面表現出何種變化,這些均是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