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人主權財富
什么是主權?主權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排他性的政治權力,語言文字及文明的獨立都是主權的體現,簡言之,主權是“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也是對內依法施政的權力來源,對外保持獨立自主的一種力量和意志。
那什么是主權財富呢?主權財富是指一國政府積累的公共財富,它由本國政府控制與支配,其他國家不得干預或者占有。
“個人主權財富”指的是個人積累的私有財富,這些財富完全屬于個人,其他個人、組織甚至政府都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支配它,財富所有者對自己的財富有絕對控制權和支配權。個人主權財富具備以下五大特征。
(1)自主性:財富由個人意志自主支配,其他人無法強行干預。
(2)私密性:個人資產可以選擇公開或者匿名。
(3)安全性:不受其他要素干擾,只需要保證數學上的合法性。
(4)稀缺性:不能任意追加資產數量,有程序或者合約進行限制。
(5)流動性:非常容易兌換并且在相當大范圍內快速流通。
根據以上特征,我們再來分析克萊因船上的四個囚犯的財富,對比了解什么屬于個人主權財富。
第一個囚犯的財富是香料,它有點像人類世界的石油,只可惜香料因為開采技術的進步失去了稀缺性,同時不便于攜帶,流動性也比較差,這導致哈克南的財富在40年后快速貶值。
第二個囚犯的財富是鐿星,它有點像人類的不動產,同樣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鐿星不便于交易,第二個問題是它并不安全,人馬座聯軍可以直接沒收甚至毀滅白格爾的資產,他的財富完全談不上個人主權。
第三個囚犯的財富是銀河幣,有點像布雷頓森林體系構建之后的美元,它的稀缺性沒有機制來進行限制,安全性也是一種虛偽的安全性,因為控制者可以隨時稀釋它。

正因為如此,這三個囚犯的財富都不屬于完全意義上的“個人主權財富”,所以最終這些財富都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第四個囚犯的財富雖然表面看起來完全虛擬,只是一串字符,但這串字符可以看成是數字公鑰,也就是個人的數字賬號,而公鑰后面對應的是私鑰,那是個人行使財富權利的私密工具。另外,這串字符是無數數字協議和智能合約的結晶,這些數字協議和智能合約無法篡改。數字協議和智能合約代表的是社會關系形成的共識,這些共識對應的是社會的綜合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所以這串字符并不完全是虛擬的,只要共識還在,那它就是“個人主權財富”。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第四個囚犯的財富具有以下特征。
(1)自主性:沒有人可以動用主體私鑰,除了所有者自己。
(2)安全性:數學上合法,沒有誰可以輕易毀掉。
(3)稀缺性:它發行的數量會受到限制,不會無限膨脹。
(4)流動性:有支撐它的數字網絡協議便于流通。
這就是第四個囚犯的財富看似虛擬,最后卻成為四個人的生活保障的原因,因為相對其他三個囚犯的財富來說,它更接近于“個人主權財富”,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

1789年,《人權宣言》宣告“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兩百多年后,個人財富仍然沒有辦法得到有效保障,它可以隨時被凍結、沒收、貶值。現代貨幣控制下的“主權財富”體系中,權力隨時可以對財富進行干涉。它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一方面是數字經濟的相關技術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則是法定貨幣依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暫時沒有完美替代品。
隨著文明的進步,現代社會迫切需要一種真正的“個人主權財富”,而其中基于元宇宙資產形成的加密數字財富,很有可能彌補當下“個人主權財富”的空缺,成為第一個“個人主權財富”的樣本,這個樣本我們可以將它視為“元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