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馮特創立以來,實驗心理學就十分重視科學研究為社會服務,以此來證明學科的合法性。之后華生提出心理學行為主義進路,強調“行為心理學的事業是去預測和控制人類的活動”[557],可以說他已經看出心理學用于建構技治社會的力量。顯然,如果心理學能夠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就可以用它來改造個體行為,使之符合社會總體目標,從而改善整個社會的運行方式和效率,朝著“完美社會”的方向前進。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這蘊含一...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自馮特創立以來,實驗心理學就十分重視科學研究為社會服務,以此來證明學科的合法性。之后華生提出心理學行為主義進路,強調“行為心理學的事業是去預測和控制人類的活動”[557],可以說他已經看出心理學用于建構技治社會的力量。顯然,如果心理學能夠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就可以用它來改造個體行為,使之符合社會總體目標,從而改善整個社會的運行方式和效率,朝著“完美社會”的方向前進。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這蘊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