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本命戲
- 從山民開始修仙
- 騎鹿上青崖
- 3211字
- 2025-03-07 09:13:37
眼見大戲開場,陳小任立馬搬來個小板凳坐下瞪大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起戲來。
這道士究竟有何本領,竟敢如此威脅戲精?
戲精又會作出何等反應?
陳小任滿懷期待。
卻不想,下一刻,場上的劉子睿只是微微一笑,向那道人拋了一個媚眼,那擺了半天造型的道人便將桃木劍一丟,豪放地撕開道袍,袒胸露乳上前咿咿呀呀同她唱起二人轉來。
原本對這位道長抱有極大期待的所有人都驚得眼珠掉了一地,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只有四個道童在四周急得直叫喚:“師父,師父!”
那戲精許是見這四個道童著急他們師父,眼波往他們身上一流轉,四個道童便也吱吱呀呀地叫著像四只猴兒一般上臺翻著筋斗蹦蹦跳跳跳上法壇參與起演出來。
四周圍觀的劉家主仆頓時慌作一團。
有的躲到了門廊后,有的藏進了花叢里。
劉夫人擔心兒子,沒察覺到這些,只見道人靠不住,便慌了神,急忙喊道:“睿兒,睿兒,快放了我的睿兒!你這妖怪,有什么你倒是沖著我來啊!”
下一刻,戲精往她這邊看了一眼,劉家一干主仆便各自拿起各種家具、法器,叮叮當當地敲打著,直接給這一出大戲配起戲樂來。
不管是蹲在角落里的還是躲在門廊后的,所有人都成了這大戲臺上的一份子。
一場大戲,齊活了!
呃,連觀眾都沒缺,雖然觀眾只有一位,那就是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看著這一幕的陳小任。
人多眼雜,那戲精起初也沒有察覺到陳小任的異常,繼續在法壇上唱著:“那一日……三皇廟會……”
唱到這里,她眼波流轉,終于轉到了陳小任身上,兩個小童大眼瞪小眼,瞪了好一會兒戲精才終于察覺到竟然還有個小娃娃沒入戲,立馬眉目含春,一眼狠狠地瞪了過來。
【戲精對你使用入戲失敗,即將對你發動攻擊。】
提示音終于來了!
便在這時,場上劇目突然一變,由文場改成了武場。
幾個道童“切切起切起切切”地翻著跟斗朝陳小任圍了過來。
旁邊的劉員外也“哇呀呀呀呀呀”地拖著長音,不知道從哪里抽出一桿八尺長的木棍,舞起槍花向陳小任扎來。
眼見劉員外那胖滾滾圓溜溜的肥碩身軀將一桿銀槍運轉得上下翻飛,如同穿花蝴蝶一般靈動非凡,甚至還垮嚓一下在骨頭裂響聲中耍了個劈叉!
陳小任都快看呆了,只覺得胯下有點涼涼的,顯些忘了躲避劉員外迎面扎來的一槍。
這時四個小道童也圍到了他身邊。
陳小任來不及再欣賞這精彩劇目,本能地頭一撇躲開了劉員外的一槍,腰一貓,連滾帶爬從四道童之間的空隙鉆出了包圍圈。
戲精立馬又控制著四周的大人向他撲來。
陳小任身嬌體柔個子小,在人群中桌子下廊柱側鉆來鉆去,總能在千鈞一發之際從眾人的包圍之中鉆出去。
躲閃間,他也終于看到一個劉氏家仆手上提著的一面銅鑼上面出現了提示:【醒神鑼,可令人神魂清醒,滌清妖邪之氣。】
可惜那個家仆眨眼之間便沖出老遠,此時場面上人數眾多,還全被戲精操控著捉拿陳小任。
陳小任一時半會兒也沒法往那邊追,只好繼續在人群中閃躲著尋找機會。
十幾個追的,一個逃的。
不一會兒,劉府這座院子就被陳小任以一己之力弄得一塌糊涂,到處都是翻倒的桌椅,飛揚的香灰紙錢,加再上天色又暗了下來,偌大一個院子,三步開外,幾乎不能視物。
混亂之中,陳小任不知何時已悄悄躲到了側翻的供桌下面,抱著一個上供的鹵豬頭一邊啃著,一邊睜大滴溜溜的大眼睛察著外面混亂不堪的景象。
“嗯麻麻……”
豬頭真香啊!
同時,他手邊還放著一根不知從哪撿來的凳子腿,時刻準備著。
就這么邊吃等邊,好不容易等到那個提著醒神鑼的徐家仆從自己面前跑過,陳小任瞅準機會鉆出供桌就往醒神鑼上砸出一棍。
“duang!”的一聲鳴響,好似一道中止符落下。
被戲精控制著四處亂跑尋找著陳小任的眾人頓時渾身一震,有的直接暈死過去,還有的萎靡不振摔倒在地神智不醒。
而咿咿呀呀唱著戲的戲精本尊也是站立不穩,一下子撲倒在法壇上。
陳小任鉆出供桌,搶過醒神鑼,另一手拎著凳子腿,嘴里還叼著半拉豬耳朵,邊走邊嚼來到戲精面前。
“方才唱到那書生邀你去看戲,下面呢?”陳小任問道。
戲精愕然看著他。
陳小任將凳子腿湊到醒神鑼上劃了劃,威脅道:“好好唱完你的戲,不然休怪小爺不客氣!”
光是凳子腿在醒神鑼上劃過的聲音就已經讓戲精難受得直蹙眉。
她也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為何那些小道童帶來的小小銅鑼竟在這個小娃娃手中發揮出如此巨大的威力,明明方才他們也敲鑼打鼓來著!
但她也很清楚,今夜自己若不從了這小惡霸,只怕是要吃大苦頭了,只得泫然欲泣地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隨著戲精將妖術收回,院中所有人全都暈了過去,只有陳小任一個人抱著只大豬頭,坐在一張條凳上看著戲精哼哼哈嘿地唱了下去。
鄉下實在沒什么娛樂活動,好不容易來了個會唱戲的妖怪,戲都已經唱了一半,陳小任豈能讓她斷更?
要解救劉員外全家和他請來的那些個道士也不急在這一時,他們只是被戲精迷惑了神智,并沒有受到什么嚴重的損傷。
呃,除了方才劉員外那個劈叉耍得炫酷了些。
又菜又貪玩的陳小任也沒想到,他以為看了一半的戲,其實只是個開頭而已。
整個故事其實是一出悲劇。
大體是說一只修行有成的狐貍偶然有一次跑到大山外圍,正巧遇到三皇廟會,看完了廟會上一出精彩的戲劇,從此便迷上了戲曲。
每逢廟會必到不說,自己也咿咿呀呀地學起戲來。
狐貍迷的是戲嗎?
當然不是戲,而是戲中那些催人淚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很快,狐貍就把廟會戲班演的所有的戲都學會了。
不知道是為了看新戲還是為了體會那些戲中令人羨慕的愛情。
狐貍最終決定找個書生來幫自己寫新戲。
她變化成一個美艷動人的女子步入紅塵人世間,卻發現了更好玩的事情。
她將自己偽裝成雨夜趕路要投奔親戚卻尋人不遇的貧家女子、被山賊截殺孤身逃脫的富家千金,有時會遇到好人,有時會遇到壞人,每一次遭遇,都是一出全新的戲碼。
這真實之戲可要比那些編排之戲好玩多了,每每有新意不說,還經常能遇到出乎她意料之外的轉折。
慢慢地,正經地戲碼她也看膩了,她開始玩弄人心,遇到壞人就假裝自己是貞潔烈女,以死相逼,偶爾居然還真能逼得幾個壞人迷途知返。
遇到好人就假裝自己寂寞空虛難耐,也能總勾引得幾個好人化身禽獸。
她開始壞人本性,遇到美滿的家庭就想辦法害得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遇到俠客就想辦法讓他身敗名裂淪落為過街老鼠,遇到壞人就迷住他,讓他浪子回頭重新做人,然后再棄他而去……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個年輕英俊的和尚。
狐貍壞過人心,卻還沒有壞過道心,便想拿這和尚來試一試。
換種說法就是這狐貍想要作死,挑戰一下高難度。
然后果然不作就不會死。
不久之后,當地發生洪災,官府尸位素餐,狐貍化身成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俠,跟著和尚組織百姓抗洪搶險,災后又四處奔走為百姓籌措糧草,助百姓重建家園。
在這相處的過程中,狐貍不知不覺就淪陷在和尚善良樂觀,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積極面對的人格魅力當中。
可惜,不管她再怎么主動靠近,最終也只能獲得和尚的友誼,無法讓他突破清規戒律一步。
狐貍和和尚相識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從青春年少直到人老珠黃,和尚對她始終以禮相待,或許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的,狐貍不離不棄,陪著和尚走到了人生盡頭。
彌留時刻,老和尚讓弟子將狐貍喚來,屏退左右問了她一句:“為何要到人間來歷這紅塵劫。”
狐貍恍然大悟,這才知道原來老和尚早就看穿了她的真實身份。
可她還是不死心,她問和尚,如果她不是妖而是人,和尚是否會為她還俗。
和尚沒有回答,只說讓她回山中去,以后不要再出來了。
狐貍等到最后也沒有等到答案,問到最后也沒有問出和尚的心意,就將自己的經歷編成了一部戲。
她帶著這部戲走遍大江南北,上至皇宮王府,下至市井街頭,戲上演了無數遍,狐貍也從看客口中聽到了無數答案。
有人說和尚心里是有她的,不然最后不會讓她回到山中去。
也有人說,和尚早就看出了狐貍不是好東西,拖著她在身邊,就是為了感化她不讓她再去害人。
還有人說,其實和尚的師父是金剛羅漢,早就想除去狐貍為民除害,全靠和尚苦苦哀求,將狐貍護在身邊,這才保下狐貍一條性命。
戲劇上演了上百年,狐貍聽了無數答案,最終也不知道哪一種答案才是真相,或者說哪一種答案才是她想要追尋的真相。
她一生只成了這一部本命戲。
死后便化成了一只戲精,跟著這部戲繼續聆聽著一眾看客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