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境隨心轉

風水即可養人亦可殺人,這話一點也不假,就在劉老哥按照我的方式改變完家庭布局后,結果更是令他大吃一驚,再次與劉老哥見面之時,反饋多年的怪病就這樣不藥而愈了,此時的他更是對我贊嘆不已,也真實感覺到了家居風水的重要性。那么有人就會問?風水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那么它是否真的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及自身運氣有著那么大的影響嗎?如果你是普通人,我會明確地告訴你,風水確實會影響家庭的運氣及身心健康,那么什么又叫作普通人呢?所謂普通人,指的是這個人不是大善之人也不是大惡之人,而是心性保持在中立的環節,那么這類人自然就會受陰陽五行及風水的約束。如果這個人是大善之人或是這大惡之人,那風水自然就約束不了他,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又有著福人居福地,福地居福人的說法,比如在古代就有這樣一對案例,足以說明了此類觀點,不妨聽我慢慢道來!話說:在北宋時期,有一人名叫范仲淹,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人物吧,提到范仲淹,大家或許都會想到他的兩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另一句叫作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據說范仲淹兩歲時,父親便去世了,一瞬間家里沒了主心骨,也沒了生活來源。母親謝氏一個人,苦苦拉扯兒子,日常只能糊口而已。可是,眼見兒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家里卻拿不出錢來,她心急如焚。為了讓一家活下去、讓兒子有書可念,謝氏兩年后,改嫁給了八品小官朱文翰。好在,朱文翰雖然俸祿微薄,可是對謝氏母子很好。而范仲淹也很爭氣,自小就很懂事,讀書更是異常用功。范仲淹20歲那年,來到長白山醴泉寺讀書。每次離家,母親總讓他多帶一些糧食,范仲淹知道繼父家也不容易,所以從來不多帶。他在醴泉寺學習,常常全神貫注到錯過了飯點。后來,他干脆自己煮粥吃。有一天,粥已經煮好了,可范仲淹卻睡著了。醒來時,發現粥已經凝成了一塊。范仲淹索性,把這塊粥劃分成4塊,早晚各吃兩塊,再配些咸菜下飯。后來,因為這個故事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叫“劃粥斷齏”。范仲淹的同學見他過得這么苦,默默地給他送了好些吃的。然而幾天后,同學見到吃的都放壞了,范仲淹卻一點沒動,于是生氣地問范仲淹:“你為什么寧愿放壞了也不吃?”范仲淹揖了揖手:“我很感激您的心意,只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我吃粥已經成習慣了,要是吃了您送的美食,恐怕我以后就再不能吃苦了!”這樣的晝夜用功、以粥為食的日子,范仲淹一過就是5年。終于在26歲那年,他考中了進士,在參加殿試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宋真宗。范仲淹感慨萬千,一年前,宋真宗與他一墻之隔,然而他不為所動,只專心念書。如今,他終于坦蕩地站到了宋真宗面前。那時,范仲淹在應天書院念書。恰逢宋真宗返回汴京時路過應天府,學生們一個個激動不已,趕緊放下書,跑到街上去,擠在眾多圍觀的百姓身邊,想看皇帝到底是什么樣子。畢竟許多人,這一輩子可能都見不上皇帝一面。然而,范仲淹卻一個人坐在原地不動。同學回來后好奇地問他:“你怎么不去看皇帝呢,多難得的機會啊!”范仲淹只說:“皇帝是要見得,以后再見也不晚!”結果,范仲淹真的實現了他的愿望。不過,他這么辛苦地走到皇帝面前,可不是為了什么名利,而是為了實現他濟世救人的抱負。科考之前,學子們都會去占卜一下未來運勢,范仲淹也不例外。有一次,他在寺廟遇見一位高人,便上前自報生辰八字:“先生,您看看我的八字,我將來能做宰相嗎?”先生盯著范仲淹沉默不語,心想:“這年輕人好大的口氣!”范仲淹見狀又問:“如果做不了宰相,那您看我能做一名醫生嗎?”先生鐵青的臉色舒緩下來,可頓時又變成了一臉問號:“剛才還要做宰相,現在怎么又要做醫生了?”在古代,醫生是一個比較清貧的行業。通常,這屬于沒考上功名的秀才或者書生從事的職業。范仲淹的志向差異之大,著實讓人疑惑。隨后,范仲淹緩緩說道:“此生我不為宰相,便為良醫,只有這兩個職業可以濟世救人!”先生聽了這話感動不已,贊賞范仲淹:“你有這份心,當是真宰相啊!”范仲淹考試前,繼父已經離世。如今他考中了進士,于是把母親接到了身邊贍養。不過,老太太只享了10年福就離世了。范仲淹為了給母親選個墓地,特意找來了風水先生。風水先生指著一塊地說:“這塊地好,能庇佑子孫多出貴人!”走了百步,他又指著一塊地:“這是絕戶地,葬入此處恐會斷子絕孫。”未料,范仲淹卻說:“就要這塊地!”風水先生一臉疑惑,范仲淹解釋道:“既然這塊是絕戶地,那就不要讓別人來承擔這份厄運了!”風水先生直愣愣地望著范仲淹,一臉佩服崇敬的神情,猶如見到了圣人一般。范仲淹如愿成了為宰相,以他的品級薪資并不少,可生活卻依舊清苦。這是因為,他的錢基本上都捐出去了。他為了讓窮人家的孩子有書可念,專門買了一些田來種,稱之為“義田”,生產的糧食賣的錢,全部都用來給學子們讀書。還有一次,范仲淹想在老家蘇州買地蓋房子。一位風水先生告訴他:“這塊地好極了,住在這里的人家將來必定世代出卿相!”范仲淹笑了笑:“要是這樣就太好了,這塊地拿來蓋學堂吧,風水這么好我不能獨享啊!”范仲淹買下這塊地捐了出去,建成了蘇州府學。后來,在這所書院里,為當地培養出了四百個進士,八十幾個狀元。直到現在,建在這塊地上的蘇州中學,仍然在不斷為國家培養著人才。范仲淹去世后,無數人為他焚香祭拜。百姓們悲傷不已,一代心憂天下的宰相就這么逝世了。不過,范仲淹之前雖然買下了那塊絕戶地,可是他的家族薪火旺盛。他自己有4個兒子,各個出眾,都是朝廷要員,還有一個當了宰相。范氏家族更是在范文正公厚德之名的庇護下,繁盛了八百多年,有70多個子孫位列公卿、尚書等高位。所以在《道德經》里也曾經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意思是,善于為自己制定道德規范、并能堅持執行的人,不會動搖、不會氣餒、不會失去自信,并且子孫也秉持這個原則、堅守這個道理的話,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范文正公正是做到了這一點,不僅用自己的德行濟世救人,更是庇蔭了后世子孫,使得家族多年繁盛不衰。他的圣潔德行,就是給子孫最好的禮物和傳承。他的善良慈悲,就是為家族留下的最好的風水!這里講的就是福人居福地。而另外一個就是與之相反的。話說在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很出名的風水先生,遇到一個地方上比較有名望的姓李人家,此人名叫“李玉環”他一見先生,便欣喜若狂,只因凡人皆有貪念,好了還要更好,便想請那位風水先生替他們選一處風水寶穴遷葬祖墳。于是,他招呼了那位風水先生吃了一頓豐厚的午餐,先生也是非常的感激,在酒宴中得知這李家近來很不好,說是年年虧損,為了撐面子,這頓飯也是賣了一些首飾向親友告貸而來,先生聽后感動不已。而后,這姓李的人家便問風水先生一路走來,可見到風水寶地,想請他為自己遷個祖墳改改運氣。正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如今眼下吃了人家一頓豐厚的午餐,而且還是人家出售了一些首飾換來的,知道不好推辭。可是,先生觀姓李的面相,可說并非善良之輩,然而,又很同情他的遭遇,于是便答應了他的請求。先生問道:“你真想得風水寶地?”姓李的人連忙是點頭應允。先生便說道:“這次我云游至此,確實尋得了兩塊風水寶地,一塊可以保你大富大貴,衣食無憂,而另一塊可以保你大貴于天下,做到宰相的位置,這兩塊地我只能送你一塊,你自己選吧。”那姓李的其實是故意騙那先生的,因為他在當地已經十分的富貴了,之所以說這頓飯都是賣了一些首飾換來的,就是為了讓那風水先生不好推辭他的要求。好讓他完成心愿!他心想,自己已經十分富足了,這第一塊寶地自然就沒必要了,而自己家中尚有一讀書的兒子,如若能得到第二塊寶地,以后真做到宰相,那就大貴于天下了,也正是自己所想要的。想到此處,姓李的心中頓時樂開了花,當即就對風水先生說,要那塊大貴于天下的風水寶穴。風水先生嘆了口氣,說道:“我可以為你指出那個寶穴,但能不能將祖墳遷葬過去,就看你們李家自己的造化了。姓李的連連點頭,忙請風水先生帶他前去點穴。話說,那風水先生帶著姓李的人來到一處山中,在九曲來水、眾星拱月之地,停了下來。他對姓李的指明寶穴,穴坐丑向申,干方先天水過堂,坤方聚水,坤方有一深潭,深潭成半月形,青龍眾星聚會,白虎有一圓形小山丘為官印,明堂舒暢廣闊,可容千軍萬馬奔騰,乃不可多得的上乘龍穴,若你家有那個造化,就能夠享受之,定然大貴于天下,王侯將相自然不是問題。話落,風水先生便離開了。當天,姓李的就在先生所指的方向,葬下了他的祖先遺骸。當時晴空萬里,艷陽高照。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祖先遺骸剛一葬下去,天上就風云變幻,突然不知道從哪里飄來一塊烏云,幾個悶雷就炸了下來,天雷將泥土劈得四處飛濺,雷聲過來,眾人一看,瞬時間大驚失色,只見其祖先遺骸整個被天雷從土里劈了出來,遺骸散亂一地。他不死心,又重新將遺骸葬下,可是天雷又從天而降,這一次,他祖先的遺骸都遭了殃,瞬時間碎了一地。這下姓李的再也不敢葬了,而這事也在當地傳開了,常言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說那是一塊寶穴,沒有福德之人葬下去會被雷劈。可是,就是有一些貪心之人,偏不信邪,紛紛將祖先遺骸遷移至此,無不是被天雷從土中劈出。其中有一家人,心想,既然穴眼上不能葬,我就葬旁邊。于是乎,這家人就在那寶穴的旁邊挖了個坑,將祖先棺材放了下去。可是,下葬的時候棺材有一個角過了界,結果那口棺材的一個角愣是就被天雷給劈了。據說,那口棺材最終還是埋在了那里,只不過至今那棺材都少了一只角。后來,那位風水先生回來了,聽聞此事之后,就告訴大家,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就算知道那是寶穴,沒有福德之人葬下去,老天也不會答應。于是自此以后,再也沒有人去打這塊寶地的主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襄城县| 台东县| 玉环县| 澎湖县| 皋兰县| 康平县| 屯留县| 江山市| 新邵县| 华阴市| 嘉义市| 瓦房店市| 清丰县| 克拉玛依市| 利津县| 舟曲县| 林周县| 孝义市| 汉沽区| 肇庆市| 清涧县| 灵川县| 大埔区| 水富县| 延边| 平乡县| 澳门| 枣强县| 宣城市| 洪江市| 宝清县| 独山县| 通榆县| 道孚县| 建水县| 克什克腾旗| 禹州市| 汕头市| 湘乡市|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