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做萬全準備
- 換親后,我在種田文里發家致富
- 虞琴
- 1787字
- 2025-03-05 10:16:31
自從知道了韃子有可能南下的消息,蘇暖更加下定決心,要多掙些錢了。
當天傍晚,她就把豆腐做了出來。做豆腐點的不是石膏,而是鹽鹵。
鹽鹵點出來的豆腐口感更好,也比較適合做豆腐干。
點好的豆腐,還需要再壓上半個時辰才能制成豆腐干。
蘇暖沒有把所有的豆腐都做成豆腐干,還留了一塊,晚上做了道菘菜燒豆腐。
菘菜燒豆腐,還有一鍋雜糧飯,這就是他們的晚餐。
沈言在廚房坐下來后,很快就發現桌上就只有一道菜,而且是道素菜。
自從蘇暖開始掙錢后,他們家的伙食一直都很好,起碼晚上吃飯的時候肯定會有道葷菜。
今日還是第一次沒有葷菜。
“從明天起,我要攢錢買糧食。”蘇暖盛飯的時候,跟沈言說了韃子有可能南下的事。
沈言一直在房里,韓氏沒有去打擾他,所以暫時還不知道這件事。
沈言好歹在郡城生活過幾年,聽到韃子可能南下的消息,沒有蘇暖的反應那么大。
他甚至還試圖安慰她,“其實你也不用太過擔心,韃子就算要南下,也不會是今年。我們最少也有一個冬天的準備時間。”
“這是為何?”
沈言解釋道:“去年的風雪并不是很大,今年春天也暖和的早。韃子那邊的牛羊凍死的數量,肯定不會太多。”
“而且我聽說韃子的老汗王,年紀已經很大了,未必會有雄心揮兵南下。”
從韃子那邊的平民來說,牛羊凍死的不多,說明生存沒有問題,因此他們未必會愿意冒著生命危險進犯邊關。
統治者方面,老汗王老了,也沒有精力瞎折騰了。
蘇暖覺得沈言分析的很對,不免松了口氣,“照你這么說,一兩年內邊關應該會相安無事的,對吧?”
沈言嗯了一聲,“若是老天保佑,今年冬天的風雪也不會太大,那么邊關還會多維持一年的太平。”
韓氏趕緊雙手合十:“老天保佑,今年冬天可別下大雪。”
但是這種事情,誰也說不好。最好還是做一些萬全的準備。
蘇暖想要掙錢的心思,依然很強烈,只是沒那么焦慮了。
心情平復下來后,蘇暖便有些羞慚。
她一直都覺得自己挺能干的,在外也很獨立,養家掙錢都不是什么問題。
但真正遇到韃子南下這種大事,她就慌張的不行了。
反倒是沈言這個經常不出門的人,遇到大事相當冷靜,還能迅速分析出形勢。
要知道,他才只有十六歲,比自己的實際年紀要小好幾歲,可在見識和眼光這方面,卻比自己強多了。
蘇暖知道自己的短處,論掙錢,她是一把好手,可論起謀略,她就不及眼前的少年了。
將來要是真遇到大事,有了沈言這樣的人在身邊,就相當于有了定海神針。什么困境都不用擔心了。
蘇暖想到此,便給沈言夾了塊豆腐,“相公,多吃點,我看你最近抄功課都有些瘦了。”
說起抄功課,沈言說道,“我打算抄完今天的功課后,以后就不再幫人抄功課了。”
“抄功課還是沒有抄書掙錢。我想過幾天去趟縣城,看有沒有人愿意要我抄的書。”
“我和你一起去。”
蘇暖知道沈言這么做,無非是想多掙些錢,減輕她的負擔而已。
但縣城那么遠,她終究有些不放心,萬一中途出點什么事,可怎么辦。
韓氏也是這么想的:“就聽暖暖的,你們倆人一起去,這樣路上還有個照應。”
當天晚上,蘇暖在廚房一直忙活到二更,把壓好的豆腐干和下水煮好后,才回房休息。
回到房里時,沈言還沒睡,正在燈下看書。
“這油燈這么暗,會把你的眼睛熬壞的。”蘇暖為了他的眼睛著想,直接沒收了油燈。
家里原來是沒有油燈的,蘇暖不習慣晚上沒有一點亮光,手里有了余錢后,就在鎮上買了兩個油燈。
這時候的油燈,用的油是菜籽油。燈芯則是用兩股粗棉線制成。
這種油燈,遠不如蠟燭好用,燈光時明時暗,還得需要挑一下燈芯。
用的時間久了,對眼睛很不好。
油燈被沒收,沈言也不惱,溫聲道:“累了一天了,趕緊休息吧!”
兩人同睡了兩天,已經比之前要熟絡一些。
起碼現在蘇暖不會感到不自在了。
她自然的脫去外衣,穿著中衣進了自己的被子。
“相公,等去縣城的時候,我們找個大夫,好好讓他幫你調理一下身體。”
蘇暖覺得自己總歸是半吊子,上次能治好沈言是運氣好,可她總怕對方會有什么后遺癥,因此就想找個高明的大夫,再幫沈言調理一下。
“不用了,縣城的大夫醫術都不怎么樣,他們只會讓你多花銀子。”
縣城雖說要比鎮上好一些,可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就算有醫術高明的大夫,也只會往更繁華的郡城走,而不會甘心留在這里。
最后留下來的大半是些庸醫,他們沒治病的本事,但是坑起病人來,卻都是一把好手。
蘇暖聽沈言這么一說,這才熄了這個心思。
不過她還是想幫沈言調理一下身體。沈言自小就體弱多病,按著韓氏所說,每到冬春季節,都會病上幾次。
回頭她一定要好好想幾個調理身體的方子,把沈言的身體養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