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有的是資源
-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
- 濂西
- 2215字
- 2025-03-05 09:30:14
朱高熾此刻也沒有心思鍛煉了,他邁步于東宮。
等著三楊的到來。
看著眼前這些被薄膜蓋著的大棚作物,想到了這些東西一旦成熟量產,那產量就要翻上幾倍了。
沒錯,這些大棚里面種著的就是穿越者都喜歡提及的玉米,紅薯,雜交水稻。
從他穿越來了之后,就開始熱衷于搞糧食的改良,派船隊出海去尋品種等事情。
他是太子做起事情來方便,有人告訴朱棣,他解釋這是為了籌集軍糧提升糧食的產量。
朱棣也沒有多心。
有了這個背景,他做起事情來就容易多了,好在有目的去搜尋并不難找。
很快就找到了種子。
只不過這些作物,在當?shù)夭]有受到重視,也沒有什么產量。
但朱高熾知道這是寶貝,也知道它們的潛力。
等到他將這些種子改良好了之后,那將是這古代人民的福音。
他就在自己的東宮開辟出了一塊試驗土地,拿來培育這些種子,讓他們產量增加。
其余人還認為他這是玩物喪志,對于他沒有少說閑話。
朱棣看到他這樣不上進,更加懶得管他。
只要他給自己籌錢打仗就行。
朱高熾也就摸清了這些人的心里想法。
干脆在這件事情上面更加上心,直接組建了一個農業(yè)部門,專門幫他來研究改良產量,如何適應環(huán)境等事。
他從各地召集一些老農學者,專門投入到這個偉大的事業(yè)中。
在旁人看來,這個太子是廢了。
只有他知道這樣一番操作下來成績有多么的好。
土豆從開始的畝產四百斤,到現(xiàn)在的畝產三千斤,整整是五倍的增幅。
而玉米和紅薯,雖然暫時比不上土豆,不過在一次次的改良培養(yǎng)的情況下,產量也在成倍增加。
現(xiàn)在東宮的這些玉米和紅薯苗,長得根正苗紅的,看著十分不錯。
看著這些幼苗,朱高熾不由得興奮了起來。
他仿佛看到了,在這些作物的滋養(yǎng)下,大明的百姓豐衣足食,士兵軍糧充足,戰(zhàn)馬膘肥體健,版圖越來越大。
處處都彰顯出大明盛世景象。
不過,現(xiàn)在這種東西還不能推廣。
這東西可不能落在了朱高煦那小子手里。
一旦被他掌控了,那他的士兵都吃飽了,后果不堪設想。
很快,三個身穿紅色官服的官員來到了東宮。
見到朱高熾,齊齊地行了個禮。
“殿下!”
他們的聲音溫和謙虛,不卑不亢,讓人心中舒服。
朱高熾點了點頭,說道:“三位先生,東廠那邊傳來消息,說陛下駕崩了,你們應該知道了吧?”
三楊也是點了點頭。
他們眼中閃過一絲擔憂,沉重道:“殿下,臣等已經(jīng)得知。
但現(xiàn)在漠北正面一點消息都沒有,現(xiàn)在京城暗流涌動,殿下可是有下一步行動了?”
“本宮自有打算,三位,此次宣你們來,是想問問你,之前交代你們的事情做得怎么樣了?”
朱高熾看著三楊。
楊士奇從袖中拿出了一本賬冊,打開道:“殿下,如今您的錢財,可能是除了國庫以外的最大戶了。
地主勛貴都不及你的一分。
呵呵,國庫那是國家的財富。
他的個人財富目前還比不上國家,但也妥妥的是大明首富了啊。
現(xiàn)在財富有了,那么接下來就是要在權力上面動刀子了。
“三位辛苦了,我們自己豢養(yǎng)的軍士,裝備都備齊了吧!”
“殿下,全員披甲還有點困難,我們是有錢,可是鐵不好買,三皇子的錦衣衛(wèi)查得嚴。
如今我們有十萬精兵已經(jīng)披甲。
還有五千神機營,配備了三眼火銃。
另外還有機車營也都配齊了戰(zhàn)車三千輛。
三萬騎兵也都備齊,只是步兵的裝備還差些時間。”
聽到三楊的匯報,朱高熾徹底的放下心來。
這些就是他的資本,不懼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資本。
這些人都是他在穿越這么多年里,暗中培植的力量。
都是從各村各寨找來的青壯年。
他們和朝廷的士兵不同,每一個都是清清白白的苦命人,清白人。
他待這些士兵如自己的兄弟。
這些人最懂感恩,一個個的都感念太子恩德,訓練根本不怕苦,個個都是精兵。
這是一支不受任何牽制的兵馬,只聽他朱高熾一人調遣。
一直被雪藏著。
只需要一次戰(zhàn)火的洗禮,他們就都練成了。
估計朱棣做夢都想不到,自己那認為最廢物沒有用的太子,卻已經(jīng)是大明首富,并養(yǎng)了幾十萬精兵數(shù)年。
而到了如今,朱棣已死,他們也終于要到見天日的時候了。
朱棣突然駕崩的消息,猶如百層高樓將傾,讓人毫無防備,叫人措手不及。
這位盛世之君,如大明的擎天柱一般,平日里有他的威嚴在,無論是大明朝堂,還是周邊附屬國都很心安,只有這漠北野狼一直不愿意誠服。
朱棣當然不慣著,不服那就打到服為止,于是他六次御駕親征,劍鋒直指漠北,勢要全殲漠北殘余勢力。
做到了帝王封狼居胥第一人。
如今,他卻星辰隕落。
大明安穩(wěn)的朝堂,即將刀光劍影。
漢王朱高煦在營中練兵的時候,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當即就召集自己的親信來到自己的帳中議事。
一排排將軍以及一些帶著儒巾的文人幕僚也被邀請了進來。
大帳中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氛。
朱高煦坐在主位,目光掃過堂下這些親信。
不過仔細一打量思索,他發(fā)現(xiàn)這些人中除了武將之外,一些文人能夠真正在朝中有話語權的人簡直的鳳毛麟角。
大多數(shù)人連功名都不曾有。
這分量的確是輕了點。
誰讓他不是太子呢。
幸好....
在人群中還是有那么兩三個中年男子身著華貴的衣裳,格外亮眼。
他們與其余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面對著朱高煦的凝視,依然是態(tài)度從容,氣場不落半分。
朱高煦心中不滿,他們還敢搶自己的風頭,但此刻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
“各位,想必大家也都多多少少聽到了一些風聲了吧!
陛下已經(jīng)幾日不見人了,龍帳也已經(jīng)戒嚴了,禁軍把外面圍得水泄不通,就連本王親自前去,都要被攔下了,本王從側面已經(jīng)打探到了,父皇大概率是駕崩了。
今日叫大家過來,想必是什么原因,各位都知道了吧?”
朱高煦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在帳中回響,傳遍了每一個角落,帳中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漢王殿下,我們有幾成勝算?”為首的中年男人嘴角微微一動,露出興奮之色。
他緊緊地盯著坐在上面的朱高煦,似乎要看穿他的內心,好及時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