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
- 大明:朕,略懂抄家的藝術
- 嫣然E笑
- 2061字
- 2025-03-04 18:46:54
老夫命不久矣!
聽到前殿的對話,魏忠賢心跳瞬間加速,原本氣若游絲的呼吸也逐漸粗重起來。
事情明擺著:他算差了,新帝沒打算留著這把老骨頭繼續(xù)把持朝堂大權。
而是準備斬草除根!
只要老夫已死的消息傳遍皇宮和朝堂,必然會吸引到東林黨人群起攻之。
甚至,原本忠心于老夫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和四十孫中也有大半人瞬間倒戈,不是向新帝諂媚就是投靠東林黨人以求庇護。
五位內閣大學士?
都是老狐貍!
聽到老夫死訊恨不得敲鑼打鼓大擺宴席,順便再向新帝上幾道彈劾老夫的奏章以示清白,如何會為老夫仗義直言?
放眼大明朝堂,皆為趨炎附勢之徒,只會蠅營狗茍拼命鉆營,絕無可能雪中送炭。
“呼!~”
雖然心里很焦躁,魏忠賢假裝蘇醒時還是很小心地刻意吐出口濁氣,生怕醒得過于突兀引起別人懷疑。
至于剛剛把脈的那個太醫(yī)……最好識相點,否則老夫臨死也能拉幾個墊背的。
“魏公公,您已經死了,不能再大喘氣!”
胸口突然被只大手摁住魏忠賢急忙睜眼,卻看到之前收了他百兩銀票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曬太陽的俊俏小太監(jiān),此時正一臉嚴肅地向他發(fā)出警告。
老魏不動聲色地攤手摘下腰間玉佩塞進壓在胸口的手里低聲求饒:“勞煩公公稟告陛下,老奴無大礙?!?
年輕人,要知足。
老夫先賞你百兩銀票,再賞你價值萬金的玉佩,已經很給面子了,不要不知好歹。
“魏公公,您已經死了,陛下說的?!笨∏涡√O(jiān)麻溜地收回大手藏起玉佩,卻在老魏胸口踏上一只大腳,繼續(xù)將其控制在地板上不能亂動。
嗯?
年輕人,你不講武德!
收了老夫的錢,卻不為老夫辦事。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么勇了嗎?
魏忠賢被噎個半死,雙眼憤懣地盯著居高臨下俯視自己的小太監(jiān),一時間卻找不到好辦法脫身。
人家腰里掛著刀呢。
繡春刀!
刀不可怕,可怕的是帶刀的人居然能站在皇帝身邊。
這是多大的信任?
不出任何意外,眼前這個俊俏的小太監(jiān),日后肯定能夠執(zhí)掌騰翔四衛(wèi)中的一衛(wèi)。
混的好點弄個錦衣衛(wèi)指揮使的身份也不難。
俊俏小太監(jiān)好心地俯身,探手為他合上雙眼:“如果您想死不瞑目,小的可以成全您,給您找根針把眼皮縫到眉毛上?!?
啥也別說了:閉眼,裝死!
魏忠賢雖然識字不多沒什么文化,察言觀色的本事卻修煉得爐火純青,從俊俏小太監(jiān)的眼神里看到了有若實質的殺意,他不敢繼續(xù)試探。
更不敢發(fā)出威脅。
他知道,此刻自己只是砧板上的肉,而對方才是那把可以隨意宰割他的利刃。
聽話點少受罪。
豎起耳朵偷聽前殿動靜的同時,他在心里也盤算著如何脫困,謀條活路。
脫困之機應當在客氏身上!
自己被新帝扣在乾清宮,那么,追隨自己官員和太監(jiān)都會聽從客氏的調遣。
倘若能夠團結一心,老夫還有茍活的機會。
此外,主持司禮監(jiān)的王體乾也算靠譜,應當會瞅準機會營救自己。
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老夫若是輕易被新帝砍了腦袋,王體乾的死期會來的很快,正好為信王府出身的大太監(jiān)騰出司禮監(jiān)秉筆大太監(jiān)的位置。
至于其他人,就不用抱有期待了。
不是酒囊飯袋之徒,便是見風使舵之人,沒有一個靠譜點的人手。
否則東林黨早就誅殺干凈。
“老奴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果然,片刻功夫后王體乾熟悉的聲音傳入魏忠賢耳中,引得他眼珠子嘰里咕嚕亂轉,就是不敢睜眼。
緊接著身側倉啷一聲響,脖頸間多出道冰涼的觸感——是刀刃!
小太監(jiān)的意思很明確。
只要他敢出聲下一刻就會腦袋搬家,再也發(fā)不出任何聲音。
“巧了,朕需要擬幾道圣旨,你這秉筆太監(jiān)就來了。磨墨吧,朕說,你寫?!?
啊?
老奴是來打探……好吧,那就先寫圣旨,然后再打聽老魏的死活。
王體乾不敢廢話,只能硬著頭皮來到平時幫忙擬旨的小桌旁提筆,按照新帝的吩咐重新措辭口吻擬定圣旨。
擬定圣旨是個精細活。
需要他這種宮內從小培養(yǎng)的太監(jiān)或從翰林院挑選的編修用館閣體認真書寫,一筆一劃極為講究。
讓他沒想到的是,圣旨一封接一封,接連寫了十七道才停。
內容令人觸目驚心。
——廠臣真死了!
一連十七道圣旨內容,像十七把砍刀,砍掉的都是魏忠賢和客氏最貼心、最信任的官員。
直接把客氏一族和魏氏一族的朝堂力量徹底清除。
還要挨個抄家!
也有好消息:陛下目前只是對客氏和魏氏族人下手,并沒有牽連到魏忠賢和客氏的朝堂黨羽。
想來,陛下也不敢一次樹敵過多。
自己的老命還有救!
“啟稟陛下,老奴要彈劾魏忠賢!”
最后一道圣旨擬定,王體乾噗通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魏忠賢其人不學無術,拉攏客氏稱霸后宮,迫害先帝子嗣,竊取帝后儀仗,罪無可赦!”
“不僅如此。”
“其人勾連朝堂官員,篡權把持朝政大肆斂財,以至朝堂百官噤若寒蟬,民不聊生?!?
“其人貪婪無度冒領軍功,客氏、魏氏子嗣尚在襁褓之中便已封侯封伯,令前線無數將士寒心。”
“其人擅權擅專橫行后宮,污蔑國丈,欺凌各地藩王和皇親國戚。”
“……”
完了!
完了!
這下真完了!
躺在后殿的魏忠賢面如死灰,氣若游絲:老夫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王體乾畜生居然會插老夫兩刀。
還好是個不會告狀的蠢貨。
皇帝會在乎老夫貪墨了多少銀子嗎?
皇帝會在乎老夫冒領了多少軍功嗎?
皇帝會在乎老夫的子嗣有多少人封公、封侯、封伯嗎?
皇帝不會在乎這些細枝末節(jié)。
皇帝只在乎老夫與客氏是否真的僭越使用了帝后的儀仗,僅此而已。
皇帝不會發(fā)怒。
皇帝還需要老夫穩(wěn)定朝堂,甚至,攫取更多銀錢供養(yǎng)遼東戰(zhàn)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