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認識開源
從人類起源的更廣闊視角觀察,文明的根源可能就蘊含著開源的精神。正是協作與分享,賦予了原始人類以集體之力,在遠古的蠻荒環境中得以生存。
要深刻理解任何事物,最有效的方法是追溯其歷史。亞里士多德,被譽為人類歷史上的首位百科全書式哲學家,提出了“四因說”,這是一種通過分析形式因、質料因、動力因和目的因來理解變化事物的方法。雖然乍一看似乎復雜,但其實質是指導我們從事物的外在表現、內在構成、驅動力量和終極目標4個維度去深入探究。而這種細致入微的洞察,往往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角度進行細致的梳理和深入的挖掘。
同樣,當我們試圖全面理解開源時,也應當從其歷史發展的脈絡著手。開源的概念和定義是如何演化至今的?在這些概念和定義之下,又包含了哪些構成要素或內涵的擴展?開源的發展歷程中,哪些關鍵事件推動了其前進,背后的深層邏輯是什么?開源如何成為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力量?此外,包括華為在內的國內外領軍企業,在開源領域又經歷了怎樣的歷史進程?本篇將對這些問題提供詳盡的解析。
推薦閱讀
- 數據庫系統原理及MySQL應用教程(第2版)
- Delphi程序設計基礎:教程、實驗、習題
- 深入淺出Electron:原理、工程與實踐
- Building a Recommendation Engine with Scala
- WebRTC技術詳解:從0到1構建多人視頻會議系統
- Android開發:從0到1 (清華開發者書庫)
- Microsoft Azure Storage Essentials
- Babylon.js Essentials
- R用戶Python學習指南:數據科學方法
- Android驅動開發權威指南
- Spring+Spring MVC+MyBatis從零開始學
- C++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Code:Blocks
- Mastering Concurrency Programming with Java 9(Second Edition)
- Learning Splunk Web Framework
- OpenCV Android Programming By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