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燕王垂詢
公元384年,先前投奔前秦的大將、鮮卑人慕容垂叛秦復燕。前秦軍隊經歷了淝水之戰的慘敗后,慕容垂于護駕北返途中趁機叛逃,聯合鮮卑、烏桓人,在滎陽自稱燕王,建立后燕。兩年后,慕容垂稱帝,不斷擴張,疆土包括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以及遼寧大部。
后燕建興四年(389),慕容垂致信朗公垂詢國事:“皇帝敬問太山朗和上:澄神靈緒,慈蔭百國,凡在含生,孰不蒙潤?朕承藉纂統,方夏事膺。昔蜀不恭,魏武含慨;今二賊不平,朕豈獲安?又元戎克興,征掃暴亂,至人通靈,隨權指化。愿兵不血刃,四海混伏。委心歸誠,久敬何已。今遣使者送官絹百匹、袈裟三領、綿五十斤,幸為咒愿?!?a id="w9">[9]
慕容垂派人給朗公寺送去了官絹百匹、袈裟三領、綿五十斤,希望僧朗為其出謀劃策,以達到“兵不血刃,四?;旆钡恼饔懶Ч?。
朗公回信說:“僧朗頓首頓首。能仁御世,英規遐邈。光敷道化,融濟四海。貧道忝服道味,習教山林,豈惟詔旨,咨及國難。王者膺期,統有六合,大能并小,自是常倫。若葵藿之傾太陽,飛步之宗鱗鳳。皇澤載融,群生系仰。陛下高明,何思不服?貧道窮林,蒙賜過分。僧朗頓首?!?a id="w10">[10]朗公雖然在信中稱贊慕容垂為“能仁御世”、“群生系仰”,同時對他的厚重賞賜表示感謝,但仍以自己出家為僧不敢貿然參與國家大事為由,婉言拒絕了這位后燕開國帝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