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朱允炆的打算
- 大明:從洪武當上吳王開始
- 小于答題不寫解
- 1204字
- 2025-05-12 22:55:54
一聽太醫院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戴思恭領著一群人一連幾日為了朱允熥的安危奔走,朱允炆就有一些吃味。
“原來如此,戴院使,孤沒事了,你去忙吧。”
打發走了戴思恭,朱允炆總覺得自己病的時候太醫院沒有這樣忙前忙后,有點覺得皇爺爺對朱允熥比自己上心。
他來到呂氏的居所,看見自己母妃正在寫書信。
往常他也和自己母妃一塊寫,是給吳王朱允熥寄來的家書回信,只是現在朱允炆心態變了,想讓所有人最重視自己,再看自己母妃給朱允熥寫信,心里的不舒服更甚。
“母妃,兒臣來了。”
不咸不淡的行禮,呂氏高興的讓朱允炆跟自己面對面坐下,兒子能來看自己,她心里就高興。
“來了就好,快坐,母妃這里正好有你熥弟給你的書信。”
說著呂氏遞給朱允炆一封書信,聽見自己母妃對弟弟來信開心的樣子,他冷著臉接過,一看信封上的格式,他的心情由陰轉晴,喜笑顏開。
只見上面寫著“臣吳王熥,問皇太孫殿下安”
“臣”字寫的很小,“皇太孫殿下”寫的大了一圈,從文字排版上就很能讓朱允炆高興,他能感覺到朱允熥對自己這個皇太孫的恭敬。
剛剛還在腹誹朱允熥的皇太孫朱允炆,頓時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
“這個允熥,寫個家書還這么多講究,真是生分了......”呂氏心中暗道。
跟朱允炆不同,呂氏感覺書信的氛圍有變,感覺沒以前親切了。
實際上是朱允熥為了不刺激朱允炆,特地把行文風格變得正式恭敬了,意識到朱允炆的變化,朱允熥就選擇不跟呂氏通信寫太多,免得朱允炆受刺激。
相對于給呂氏的往常差不多字數的回信,給朱允炆的書信明顯厚了些。
“母妃,熥弟長大了,行事自然是成熟些。”
朱允炆打開給自己的書信,越看越滿意,盡管自己弟弟在病中,這書信也是一筆一劃寫的,字里行間還有很多敬語。
……
皇太孫朱允炆仰著頭走出呂氏的居所,相對于皇帝朱元璋的威勢,他還差很多,他現在迫切的想要擴充自己的親信隊伍。
回到東宮文華殿,朱允炆叫來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商量自己的想法。
“三位卿家,孤想讓你們幫孤參謀參謀,蔣瓛此人如何?”
朱允炆的表情很耐人尋味,他瞄上蔣瓛,是早有想法,從朱元璋決定調蔣瓛回來,他就有這心思想認識認識蔣瓛,只是沒那么強烈。
經過朱元璋一番調教,朱允炆迫切的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這才更想要得到蔣瓛這個助力。
尤其是眼下自己弟弟朱允熥如此恭敬尊重自己,讓他對蔣瓛的好感升了一些,加上蔣瓛回京頂著吳王的標簽,注定會被針對,要是這時候施恩,朱允炆覺得回報一定很不錯。
只是擔心蔣瓛念及吳王舊情,會熱臉貼上冷屁股,就叫三人過來出出主意。
方孝孺齊泰對視一眼,看向黃子澄,三人反應不一,方孝孺不置可否,齊泰神情凝重,黃子澄眉開眼笑。
“臣替皇太孫殿下賀,要是能將蔣瓛收入麾下,那么殿下除了曹國公,又添一員大將,可喜可賀。”
黃子澄率先應和朱允炆的想法,他跟朱允炆想法一樣,曹國公李景隆是左軍都督府都督,而左軍都督府已經有了都督同知。
蔣瓛回京大概率會在其他都督府任職,要是能拉攏,東宮在軍隊的觸手就多了一支,何樂而不為呢。
“殿下,臣以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