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祭灶傳說
- 大明:從洪武當上吳王開始
- 小于答題不寫解
- 2015字
- 2025-04-30 23:40:45
蔣瓛把“藍水”的制作方法轉述給朱允熥和常升,朱允熥拿起蔣瓛準備的書。
“蔣卿,這書就不用了,對咱們來說,多這一道轉換的工序,意義不大。”
皇帝做事不講人贓俱獲,他懷疑你的時候,你的罪名就成立了,所以在朱允熥眼里,數字也好,文字也罷,都是一樣的。
常升看向蔣瓛有些疑惑的目光,他聽出來了朱允熥的意思,只要朱元璋發現米湯寫的密信,無論什么內容,蔣瓛和朱允熥的瓜落就吃定了。
甚至一堆意義不明的算籌數字,在皇帝朱元璋的心里,危險程度要比在密信里如實寫情報還要高。
“王爺說得對,蔣兄弟就不用多此一舉了,到時候直接把要告訴王爺的內容寫下來就好,只是不要寫明是給王爺的,也不要問王爺安。”
“這樣就算暴露,也只是窺視朝廷動向,不會扯到內外勾結意圖不軌上。”
說到這蔣瓛就明白了,就開始想怎么樣藏匿密信,好讓人察覺不到問題。
“王爺,開國公,職下明白了,既如此,王爺,咱們到時候這樣...然后這樣......”
三個人圍著,聽蔣瓛說完怎么樣藏匿密信,朱允熥眼神都明亮了些許。
常升心里感慨,好一個瞞天過海的好法子,等到蔣瓛到了南京,對朱允熥的大事業必有奇效......
......
“噼里啪啦!”
三人商議完,就聽見遠遠的,傳來有爆竹聲響。
他們三人都是去過軍中的爆竹和槍炮都聲音區別很大,所以他們一下聽出來是百姓在放爆竹,只是這爆竹聲稀稀拉拉的,不很密集。
朱允熥看向爆竹聲傳了的方向笑著問二人,他還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百姓開始放爆竹了?”
常升蔣瓛站在朱允熥左邊身后,視線跟著朱允熥,常升首先說話。
“王爺,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了,小年夜,遷移到云南的百姓,過小年了,這是在祭灶神呢。”
看自家王爺輕松下來的樣子,蔣瓛上前說道:“王爺,這祭灶神,還有很多民間傳說流傳呢。”
“其中有一版,還跟咱們大明反元殺韃子有關呢。”
朱允熥倒是沒聽過這說法,好奇的轉身看向蔣瓛,常升靜靜的看著,面帶微笑,他也是知道這個傳說的。
蔣瓛摸摸下巴,向朱允熥娓娓道來。
“元庭規定南人不得執兵器,不允許私下養馬。甚至禁農家用鐵禾叉,以防造反。連菜刀都由韃子保管,用后就要上交。”
“哪家有大閨女出嫁、小媳婦進門,都要出高價錢向他賄賂,實在出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
蔣瓛給朱允熥講了元庭殘虐非人,當時的漢人反抗的方法就是,婚后頭胎摔死不要,直到天下群起反元,韃子被誅十之八九。
說著跟朱允熥講了中秋節利用月餅傳信,約定八月十五殺韃子。
“蔣卿,那這和小年祭灶神有什么關系?八月十五離臘月二十三有點遠吧?”
“王爺,接下來讓臣跟您說吧。”
常升接過話頭,接著對朱允熥說。
“這傳說八月十五殺韃子以后啊,百姓就各自生活在自家土地上,直到這臘月二十三,元庭察覺不對,派兵前來查看,對于韃子消失但是百姓說不出來合理原因的,一律殺掉。”
蔣瓛常升一唱一和,說出來這些民間傳說,當然這不是真相,只是反元大業中間,百姓流傳中產生的各事件的關聯說法。
“正巧百姓在這一天祭灶,就有人應付元庭官兵說,自己村戶上的韃子功德圓滿,上天做了神仙了,他們這就是在自發祭祀自己村上的韃子呢,借此躲避元庭追殺。”
“元庭的官兵一看,全村確實是都在祭祀,大為滿意,然后放過了此地百姓,后來為了保命,這祭韃子的說法流傳開來,這臘月二十三祭灶神,就被某些百姓叫做祭韃子了。”
“原來如此,兩位倒是幫孤長了見識,此等民間傳說,倒也挺有意思。”
朱允熥饒有興致,百姓為了保護自己,廣為流傳這種說法,乍一聽還挺有道理。
“王爺聽個樂呵就好,這都是百姓在亂世一點點求平安的心愿,說到底是為了一家團圓。”
看向說話的蔣瓛,朱允熥對他這個說法很贊同,同時想起來團圓這事,朱允熥一拍手。
自己在剛來云南時救下的逃民,阿布納吉等人,如今云南安定,各宣慰司也都歸服了,也該讓他們回家團圓過個團圓年了。
正好借此機會讓他們在過年這段時候宣揚一下自己身為吳王的仁德,讓年后大明官吏在宣慰司的工作輕松些。
“蔣卿,在各屯田衛安置的那些個宣慰司的逃民,如今怎么樣了?”
蔣瓛先是愣了一下,沒想到朱允熥思維跳這么快,冷不丁問到了那些逃民。
很快反應過來,蔣瓛現在還身為云南都指揮使,衛所包括逃民的情況他還是清楚的。
“王爺,屯田衛的弟兄對他們多有照顧,那些百姓在屯田衛生活了四個多月,一個個身子骨都好了不少。”
朱允熥點點頭,蔣瓛看自家王爺很滿意,就接著說。
“王爺,臣覺得,眼下已經到了放這些逃民回家團圓的時候了,從云南到宣慰司,他們五至七日就到了,正好過個團圓年。”
順著往下說,蔣瓛看朱允熥越來越滿意的神色,知道自己猜對了朱允熥的想法,剛說到團圓,王爺就問這些逃民,這不難猜。
所說五七日,懷著家人團聚的念頭緊趕慢趕最多六日,最遠的阿布納吉也能到家。
朱允熥思量著這些人回家要不要賞些米糧,宣慰司的情況他知道,百姓吃不飽是常態。
給糧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這個吳王在他們心里的形象。
“既然如此,就傳信屯田衛讓他們歸家吧,一人賞散碎糙米五斤以做路上口糧,普通米十斤,當孤祝賀他們的新年賀禮。”
朱允熥一揮手,送出去千石米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