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發展:全球新工業革命浪潮下中國制造業發展之路
- 張小燕 潘文
- 2111字
- 2025-03-12 18:35:32
第二節 全球新工業革命引領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新工業革命的迅猛發展,一系列新興技術進一步擴大了生產力發展空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呈現新活力,全球產業跨越式發展進入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新階段。全球各國根據自身比較優勢,站在新工業革命浪潮上,積極順應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創新生態建設、數字化轉型、綠色發展、智能化發展等新趨勢。
一、數字經濟發展將貫穿始終,數字化轉型將成為關注點
(一)數字經濟將貫穿新工業革命發展始終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新時代大國競爭的博弈焦點,也是一個國家興衰的關鍵影響因素。世界主要大國都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把數字經濟發展作為實現新工業革命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動能,不斷推動著全球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預計,2026年,全球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將達到54%(見圖1-16)。《云計算白皮書(2023年)》預計,2026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美元。未來,數字經濟將成為全球新工業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

圖1-16 2019—2026年全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情況
(數據來源:《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清華大學,賽迪智庫整理)
(二)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世界各國將數字化轉型置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地位,著力于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及數據要素的發展。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全球5G發展迅速。愛立信預測,2029年,全球5G簽約數將從16億人次增至56億人次,增幅超過230%;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發布的《2022年移動經濟報告》預測,2025年,5G連接數將超過20億個,較2022年增長了一倍,5G全球人口覆蓋率將從30.6%增長至50%。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全球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進入規模化擴張和深度應用階段,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發展,助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1]顯示,202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將達到71.8萬臺(見圖1-17),將進一步加速產業數字化進程。未來,數字化轉型將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呈加快趨勢。

圖1-17 2018—202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情況
(數據來源: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賽迪智庫整理)
二、綠色發展具有鮮明特征,“雙碳”經濟發展成為主流趨勢
(一)綠色發展將是科技創新驅動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新工業革命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環境保護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發展模式。未來,綠色發展更加強調生態優先,更加注重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更加注重發展循環經濟,更加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科技創新是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5年,全球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投資規模將達到5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資產的三分之一以上。
專欄1-1 歐洲典型實踐案例 [2]
為了促進綠色發展,歐洲各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數據中心的KPI4DCE指標體系
德國聯邦環境署(UBA)創建了用于數據中心的KPI4DCE指標體系,以確定數據中心的能源和資源效率。KPI4DCE指標體系不僅包括電源使用效率(PUE)和全球變暖潛能(GWP)等能源效率指標,而且包括原材料需求、累積能量需求(CED)和非生物耗盡潛力(ADP)等指標。
綠色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設備采購
通過ICT設備制造產品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技術越高能源消耗越大,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越大。在采購過程中考慮可持續標準,以促進設備延長使用壽命及提高重復利用率,進而大大減少ICT設備使用對環境的影響。政府和企業應采取可持續的ICT設備采購策略,以減少環境影響,如德國的藍天使(Blue Angel)等生態標簽,是ICT設備采購的重要標志,可為消費者提供明確指導。
數字基礎設施的環境影響透明度
通過實施數據中心的可持續能源認證,以實現數字基礎設施對環境影響的透明度管理,從而更好地規劃和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的擴展。云服務應該標明每個服務單位的碳足跡,激勵云服務提供商提供環境友好的服務。此外,電信網絡運營商應為其服務標明每個傳輸單位的碳足跡,便于客戶能夠選擇更環保的傳輸路徑。
(二)“雙碳”經濟將成為新工業革命發展的主流趨勢
“雙碳”經濟是通過減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實現碳中和的經濟模式。在新工業革命發展中,“雙碳”經濟成為全球各國的共識,逐漸成為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將碳中和、碳減排列入立法的部分國家和地區如表1-1所示。目前,全球已經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碳中和、碳減排列入國家立法,明確了中期和終期碳中和目標,并把“雙碳”經濟視為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的重要途徑。傳統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產業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經濟發展需求,“雙碳”經濟的提出為產業升級和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采用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低碳技術等措施,可以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此外,在“雙碳”經濟的推動下,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機會不斷涌現。例如,綠色金融、碳交易、低碳技術研發等領域的市場前景廣闊,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方向。
表1-1 將碳中和、碳減排列入立法的部分國家和地區

資料來源:網絡公開資料,賽迪智庫整理
[1] 《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3年)》,2023年7月。
[2]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CICED):《數字化與綠色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國研網編譯,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