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技術換設備【求明天的追讀】
- 從負債百萬開始抽取黑科技
- 富土康在逃保安
- 2099字
- 2025-03-31 12:00:00
星漢電子開出的工資明顯高于雁陽市的平均水平,所以招聘信息發出去的第二天,李興漢的辦公桌上就擺上了不少簡歷。
從其中挑出了幾份條件合適的簡歷,其中一份名叫白潔的總經理助理候選人讓李興漢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不過他可沒時間去給這些人一個個面試,丟給人事經理之后他就懶得管了。
剛把人事經理打發走,辦公桌上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李興漢拿起來一看是凌正輝打來的,連忙就按下了接通。
“李總,電池廠的產線已經初步調整好了,雷凌一號電池已經可以復產!
LCO18650再過個一兩天的時間,也可以進行試生產了!”
凌正輝語氣有些疲憊地說道。
李興漢得知消息之后,連忙起身開車朝著星漢電池廠趕了過去。
到達電池廠的生產車間時,第一批雷凌一號電池已經被生產出來,進入檢測間進行性能測試了。
見李興漢趕了過來,凌正輝拿著剛剛出爐的測試數據走到了李興漢的面前。
“李總,這是改進后的雷凌一號性能參數,核心性能比起之前提高了8%左右,容量達到了2600毫安時……”
聽著凌正輝的介紹,李興漢點了點頭,表示十分滿意。
“另外,這兩天我們對輥壓機進行了調試,成功將【極片輥壓控制系統】應用了起來,電池正極生產速度比之前提升了15%,成本降低了5%,核算下來一顆雷凌一號的生產成本,大概在8.5元左右。”
“對了,之前不是讓你把【極片輥壓控制系統】推銷給輥壓設備廠商嗎?對方怎么說?”李興漢問道。
凌正輝聞言朝著廠房遠處的一個方向努了努嘴,說道:“正在那里看著咱們的輥壓機呢!”
李興漢朝著他示意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幾個工程師模樣的人,站在輥壓機旁邊。
似乎還有人掐著一塊表,計算輥壓機的生產效率。
“走,咱們也去看看!”
李興漢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那幾個工程師走了過去。
離得老遠,李興漢就已經聽到了幾人的驚呼聲。
“不科學呀!效率提升了15%,這還是咱們贏合機械生產的輥壓機嗎?”一人驚呼道。
“你這不廢話,沒看到機器上有咱們公司的標簽嗎?這臺機器還是我去年下半年親自過來安裝的,肯定是咱們的機器沒錯!”
另一人拍了一下驚呼之人的腦袋說道。
“但是這怎么可能呢?我們就是過來加裝了一個激光測厚儀,開了一下后臺權限,讓電池廠的人給控制電腦里裝了個什么控制系統,這就能讓效率提升15%?
這樣一來,咱們輥壓機的生產效率跟小日本生產的輥壓機相比,也差不了太多了吧?”
就在一眾人驚嘆不已的時候,李興漢已經走到了他們的身邊。
“怎么樣?我們星漢新能源廠的【極片輥壓控制系統】還入得了各位的法眼吧!”
輥壓機廠商的一眾人聞言,紛紛轉頭看向了李興漢。
其中帶頭的一個眼鏡中年人率先反應了過來,朝李興漢伸出了手。
“您就是星漢新能源的李總吧!久仰大名了!我是星城贏合機械的副總工程師余偉,您叫我余工就行。”
李興漢也沒有跟他們客套,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不知道贏合機械對我們的【極片輥壓控制系統】有沒有興趣?”
余偉聞言,神情有些尷尬地回答道:“我們也是剛剛才測試出【極片輥壓控制系統】改造后的效率,還沒來得及跟公司老板匯報,還請李總稍等一下,我需要跟老板打個電話才能跟您談這件事情!”
李興漢點了點頭,示意余偉自便。
余偉禮貌地笑了笑,連忙拿出手機找了個無人的角落給公司老板撥了個電話過去。
李興漢雙手抱胸站在原地沒動,看向一旁的凌正輝問道:“你覺得咱們的【極片輥壓控制系統】值多少錢?”
凌正輝思考了一下,說道:“那要看李總你是打算進行專利授權還是技術轉讓了。
現在市面上國產輥壓機價格大概在800萬~1200萬之間,日本進口機器通常要溢價30%~50%左右。
【極片輥壓控制系統】能讓國產機器的生產效率提高到進口機器的90%左右,每臺價格上漲15%~20%問題不大。
如果按照專利授權的話,我們收取其中溢價的30%并不過分,也就是每臺機器收取50萬左右吧!
如果是技術轉讓,打包價2000萬~2500萬算是比較合理的價格。”
李興漢聞言心里稍微有些驚訝,沒想到【極片輥壓控制系統】竟然這么值錢,不過想到其0.97的科技系數,便也覺得還好。
二十分鐘之后,余偉終于跟贏合機械的老板通完了電話。
“李總,我們老板已經訂好了高鐵票,下午就會趕到雁陽親自跟您談這次合作,不過您可以先說一下您想以什么方式達成合作,心理價位大概是多少?我也好跟我老板溝通好,方便下午談判順利進行!”
【極片輥壓控制系統】屬于應用方向比較窄的技術,李興漢本就是打算用它來換取生產聚合物電池的生產設備,自然是打算直接技術轉讓的。
“3000萬,【極片輥壓控制系統】技術我可以直接轉讓給貴公司!”
余偉被李興漢報出來的價格嚇了一跳,但也知道這是對方在漫天要價,等著他們落地還錢,也沒有多說什么,表示會把李興漢的意見匯報給公司老板。
雙方分開之后,李興漢看向凌正輝說道:“下午我還要去看看星漢電子廠新產線的建設情況,談判的事情就交給你了,能賣多少錢全都看你,反正購買聚合物電池生產設備的錢全都在這次的談判里了,要是不夠你就自己想辦法!”
說完李興漢就繼續在廠里視察了起來,只把凌正輝一個人留在后面思考,該找贏合機械要多少錢,才夠采購聚合物電池生產所需的設備。
日本進口的疊片機就要2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300萬。
封裝設備可以先用國產的,大概800萬。
還需要定制新的檢測系統,以及對涂布機進行改造,大概要個500萬左右。
一起算下來,沒有2600萬投入是生產不出聚合物電池的,下午的談判得下手要狠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