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早朝的日子來臨。天色未明,京城的皇宮便籠罩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大臣們身著朝服,神色各異,三三兩兩地步入朝堂。蘇瑤、顧逸塵、凌霜和張猛等人雖不能進入朝堂,但他們在宮外焦急地等待著,心中滿是對結果的擔憂與期待。
朝堂上,陳正手捧奏章,神情嚴肅地站在殿中。待皇上坐穩,百官朝拜完畢后,陳正出列,高聲奏道:“皇上,蘇家一案,臣已徹查清楚,真相已然大白。”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支持徹查的大臣們面露期待之色,而那宰相及其黨羽則臉色陰沉,眼中閃過一絲慌亂。
皇上神色凝重,微微抬手道:“陳愛卿,細細奏來。”
陳正清了清嗓子,開始詳細陳述調查結果:“皇上,蘇家世代忠良,駐守邊關,為我大熙朝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宰相[宰相姓名]為了鞏固自身權勢,排除異己,竟勾結邊關富商王員外,設計陷害蘇家。他們指使擅長模仿筆跡的師爺偽造蘇將軍與外敵勾結的信件,以此蒙蔽圣聽,致使蘇家蒙冤。”
說罷,陳正將一系列證據呈上,包括師爺的供詞、相關證人的證言以及當年偽造信件的詳細經過。皇上翻閱著這些證據,臉色愈發難看,怒目看向那宰相:“可有此事?”
宰相撲通一聲跪下,仍妄圖狡辯:“皇上,這是陳正與蘇家余孽勾結,偽造的證據,蓄意污蔑老臣。老臣對皇上忠心耿耿,絕無此事啊!”
陳正冷哼一聲,繼續奏道:“皇上,為了阻止調查,他們甚至派人刺殺老臣。所幸蘇瑤等人及時相救,老臣才得以保全性命。此外,臣還查獲了宰相與王員外之間的往來書信,其中詳細謀劃了如何陷害蘇家以及應對調查的種種手段。”說著,陳正又呈上了幾封書信。
皇上看完這些書信,氣得渾身發抖,猛拍龍椅:“大膽逆臣,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欺君罔上!來人,將宰相及其黨羽全部拿下!”
侍衛們如狼似虎地沖上前,將宰相及其黨羽紛紛控制住。宰相癱倒在地,面如死灰,知道大勢已去。
陳正接著奏道:“皇上,蘇家一門忠烈,卻遭此冤屈,還望皇上為蘇家昭雪,以正國法,安撫民心。”
皇上長嘆一聲,緩緩說道:“朕聽信讒言,致使忠良蒙冤,實乃朕之過錯。傳朕旨意,為蘇家平反,恢復蘇家名譽與爵位。蘇家已故之人,追封謚號,厚加撫恤。蘇瑤女扮男裝,為家族洗冤,其志可嘉,封為[具體封號],以彰其德。”
朝堂下,支持徹查的大臣們紛紛跪地高呼:“皇上圣明!”
宮外,蘇瑤等人從一位前來報信的官員口中得知了朝堂上的結果。蘇瑤喜極而泣,多年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蘇家的冤屈終于得以昭雪。顧逸塵、凌霜和張猛等人也都面露欣慰之色。
“蘇姑娘,蘇家終于沉冤得雪,蘇將軍和你兄長在天之靈也可安息了。”凌霜笑著說道。
蘇瑤擦了擦眼淚,感激地看著眾人:“這一路上,若不是有你們相助,我蘇瑤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份恩情,我蘇瑤沒齒難忘。”
顧逸塵微笑著看著蘇瑤:“蘇瑤,這是我們共同的努力。如今真相大白,一切都值得了。”
不久后,蘇家平反的消息傳遍了京城,百姓們紛紛歡呼雀躍,稱贊皇上英明,也對蘇瑤等人的堅韌和勇氣敬佩不已。
蘇瑤恢復女兒身,身著華麗的服飾,踏入那曾經輝煌如今又重煥生機的將軍府。看著熟悉的府邸,蘇瑤心中感慨萬千。她在父親和兄長的靈位前長跪不起,淚如雨下:“父親,兄長,你們看到了嗎?蘇家的冤屈已經洗清,陷害我們的人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此后,蘇瑤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和皇上的信任,在朝堂上也漸漸嶄露頭角。她致力于整頓朝綱,打擊腐敗,為大熙朝的繁榮穩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顧逸塵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兩人感情愈發深厚,最終喜結連理。
凌霜繼續在江湖中行俠仗義,她的事跡在江湖上流傳,成為了許多人敬仰的對象。張猛則回到邊關,帶領著蘇家舊部,繼續守護著大熙朝的邊疆,保一方平安。
在經歷了這場驚心動魄的磨難后,每個人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歸宿,而大熙朝也在正義的曙光下,迎來了一段新的繁榮時期,那些為了真相和正義而拼搏的故事,也永遠地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