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瑤返回邊疆后,一刻也不停歇,全身心投入到防御工作的完善之中。她深入了解士兵們的需求,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使得軍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提升。同時,她還加強了與周邊部落的聯系,通過外交手段與一些中立部落達成了互助協議,拓寬了情報來源渠道,以便及時掌握南楚和西涼的動向。
日子一天天過去,邊境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終于,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戰火被點燃。南楚和西涼聯軍趁著夜色,兵分三路,對大熙朝邊境發動了突然襲擊。一路攻打東部關隘,一路佯攻西部要塞,而主力則直逼蘇瑤所在的中部防線。
守關將士匆忙應戰,喊殺聲瞬間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蘇瑤在營帳中聽到警報聲,迅速起身,披掛上馬,奔赴戰場。她騎在馬上,手持長槍,目光堅定地注視著前方。借著月光,她看到敵軍如潮水般涌來,火把照亮了夜空,宛如一條蜿蜒的火龍。
“將士們,保家衛國的時候到了!我們絕不能讓敵人踏入大熙朝半步!”蘇瑤大聲呼喊,聲音在夜空中回蕩,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
戰斗異常激烈,敵軍來勢洶洶,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一度對中部防線造成了巨大壓力。南楚的騎兵沖鋒在前,他們身著輕便的戰甲,揮舞著長刀,試圖沖破大熙朝軍隊的防線。西涼的步兵則在后面緊密跟進,手持盾牌和長槍,步步為營。
蘇瑤深知此時不能慌亂,她冷靜地指揮著士兵們進行防御。“弓箭手,準備放箭!”隨著她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敵軍。一時間,敵軍陣中慘叫聲連連,不少人紛紛落馬。但敵軍并未退縮,他們繼續向前沖鋒,很快便與大熙朝的步兵短兵相接。
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鮮血染紅了大地。蘇瑤一馬當先,沖入敵陣。她的長槍舞動如飛,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士兵們看到主帥如此英勇,士氣大振,奮勇殺敵。然而,敵軍主力不斷涌來,大熙朝軍隊漸漸有些吃力。
就在這時,蘇瑤突然發現敵軍后方出現了一陣騷亂。原來是東部關隘的守將在擊退敵軍的佯攻后,率領一支精銳騎兵繞到了敵軍背后,發動突襲。這突如其來的一擊,讓敵軍陣腳大亂。
蘇瑤抓住時機,大喊道:“將士們,反擊的時候到了!跟我沖!”大熙朝軍隊如猛虎下山般,從正面和后方同時對敵軍展開反擊。敵軍腹背受敵,頓時陷入混亂,開始節節敗退。
經過一夜的激戰,聯軍的主力進攻被成功擊退。蘇瑤看著戰場上的硝煙和滿地的尸體,心中沒有絲毫喜悅。她知道,這只是敵人的一次試探性進攻,更大的危機還在后面。
果然,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聯軍不斷在邊境制造小規模沖突,試圖消耗大熙朝軍隊的力量。蘇瑤識破了他們的計謀,每次都以最小的代價化解危機。同時,她通過情報渠道得知,聯軍正在集結更多的兵力,準備發動一場大規模的總攻。
蘇瑤意識到,大戰將至,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她一方面向朝廷請求增援,另一方面,在邊境地區組織百姓進行疏散,避免他們受到戰火的波及。同時,她還積極籌備糧草,確保軍隊的后勤供應。
在京城,顧逸塵得知邊疆戰事吃緊后,心急如焚。他一方面協助皇上調配兵力,盡快送往邊疆;另一方面,在朝中四處奔走,穩定人心,籌集物資,為前線提供支持。
為了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蘇瑤決定主動出擊,打亂聯軍的部署。她挑選了一批身手矯健、熟悉地形的士兵,組成一支敢死隊。在一個清晨,趁著聯軍防備松懈,敢死隊悄悄潛入聯軍營地,發動突襲。
敢死隊如鬼魅般在敵營中穿梭,四處放火,制造混亂。聯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弄得驚慌失措,自相踐踏。蘇瑤則帶領主力部隊,趁機對聯軍發動全面進攻。這一戰,大熙朝軍隊大獲全勝,斬殺敵軍無數,成功繳獲了大量的糧草和武器。
然而,聯軍并不甘心失敗。他們重新調整部署,增派兵力,對大熙朝邊境形成了更大的壓力。蘇瑤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她在戰場上忙碌奔波,指揮著士兵們加固防御工事,準備迎接聯軍更為猛烈的進攻。
在京城,皇上密切關注著邊疆的戰事。他對蘇瑤的指揮才能和英勇表現贊不絕口,但也深知局勢嚴峻。他召集朝中大臣,商議應對之策。大臣們各抒己見,有的主張與聯軍議和,以避免生靈涂炭;有的則堅決主張繼續戰斗,捍衛國家尊嚴。
皇上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此時,顧逸塵站了出來,他分析道:“皇上,南楚和西涼聯軍此次來勢洶洶,若此時議和,他們必定會提出苛刻的條件,大熙朝的尊嚴和利益將受到嚴重損害。蘇瑤將軍在邊疆浴血奮戰,多次擊退敵軍,我們應給予她全力支持。同時,我們也可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周邊國家,尋求他們的支持和援助,孤立南楚和西涼。”
皇上聽了顧逸塵的建議,覺得有理。于是,他一方面下令繼續增派援兵和物資前往邊疆,全力支持蘇瑤;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周邊國家,爭取外交支持。
在邊疆,蘇瑤望著遠方連綿的山脈和遼闊的草原,心中思緒萬千。她深知,接下來的戰斗將更加艱難,但她早已做好了與邊疆共存亡的準備。她堅信,只要大熙朝軍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擊退聯軍,守護好自己的家園。而此時,一場決定大熙朝命運的大戰,正緩緩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