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虛擬游戲產業法案
- 網游之搶怪專家
- 天緣無盡
- 2026字
- 2025-04-06 14:55:10
“說說工作室的情況,注冊資本是五百萬,資金方面不用擔心,人員的話,初期是準備招募三十到一百個人,業務主要在永恒。”
彭陽簡潔的介紹了一下工作室的情況。
其實幾人也知道工作室草創,現在一窮二白,要人沒人,要資源沒資源。
但他們過來了,不就是沖著高薪來的嘛?
畢竟,招聘信息上說了,工作時間是彈性的,一般情況下不加班,支持居家辦公。
最后一點才是最吸引他們的。
居家辦公,不用通勤,這就節省了很多成本。
“作為經理人,你們的任務挺多,因為我本人主要精力放在游戲里,所以經理需要做的,協調人員,分配工作,大小事情一手抓,不只是現實里,業務對接基本都是在游戲之中進行的,所以需要你們擁有永恒賬號,本人對永恒至少是了解的。”
彭陽繞了一圈眾人。
“里邊的各種材料,物價,藥劑,裝備等等,這些至少得知道大概情況。”
“您是要找個大管家?”
有人打趣。
“很明顯不是嘛?”
職業經理人可不就是后勤大總管嘛?
彭陽對自己的目標直言不諱。
“我想知道,咱們工作室主營業務是什么,就是以什么模式來盈利?如何確保利潤?”
有人直面主題。
面試,不只是彭陽面試他們,同樣的,也是他們面試彭陽,或者說他和他的工作室。
畢竟這是雙向的。
職業經理人和一般的工人不一樣這是非常重要的崗位,彭陽非常重視。
他寧愿空缺,也不愿意隨便找個人頂上。
畢竟,出了問題,會非常麻煩。
“我們工作室不打金,主要是經營副職業,以生產副職產品和采集原材料為主。”
知道有些人對永恒不太了解,所以彭陽大概介紹了一下永恒里的情況。
尤其是副職業練級,生產,銷售,尤其是利潤等情況。
“如果這樣,那就得我們進行培養,那要是有人跳槽了怎么辦?”
之前和彭陽搭話的女人,一針見血的指出其中關鍵。
“按照你的說法,副職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如果有人跳槽了,到時候墊資部分就是壞賬了,永恒一人一號,就算簽了合同,我們也沒辦法把賬號收回來。”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彭陽點頭,面帶微笑。
“永恒一人一號,雖然招人時,會簽訂合同,賬號屬于工作室,但有人跳槽,我們只能終止他的使用權限,賬號收回來,我們也沒辦法繼續使用,創造收益。
但,只有他徹底離開永恒,不再玩永恒,我們才是虧本的,如果是跳槽,去其它工作室或者公會,到時候想要離開,就需要支付我們違約金,這是一開始簽訂合同時就定下的,這方面,虛擬游戲產業法案是有條款的,你們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彭陽微笑解釋。
虛擬游戲是重要產業,有成熟的法律法規支持。
工作室各種合同都是制式的,只是按照各家不同需求有一定修改而已。
這種賬號歸屬的問題,簽訂合同之時,可以一開始就約定好。
基本上要跳槽,就是把花費在賬號上培養的資金乘以兩到三倍作為違約金。
什么叫培養資金?
比如一個藥劑師,培養到三級,有了盈利能力,這個過程里花費的所有花銷都是培養費用。
假設花了十個金幣,當時一個金幣是四千五,共計離開時四萬五。
未來,你到了九級藥劑師,要離開,需要支付三十金幣的違約金,這時候的金價只有兩千了,那時候需要支付的不是六萬,而是十三萬五。
遵循的是一個市場原則。
至于怎么統計培養花費,虛擬游戲,最容易的就是統計各種收支。
畢竟一切都有跡可循。
所有虧損的都是培養費用,后面可以盈利之后,才不算培養。
盈利之后,對雙方都有利,所以就不統計了。
這是專門針對工作室和個人賬號歸屬的糾紛其中一條條款。
如果正常離職,而不是跳槽,甚至都不需要管這個,因為你培養了我,同樣的,我也為你賺錢了互利互惠,現在我要離開這個行業,正常交接離職就行。
只有跳槽的,不能我花了大價錢把你培養起來,轉身你就跑到別人那里去了,那樣我花費的一切自然需要從你身上拿回來。
也有一開始就定好的,一旦跳槽,違約金具體是多少,雙方都認可的數字,只要不是特別離譜,就具有法律效應。
比如你一年才產出價值一百萬,然后違約金高達一億,那不現實。
但如果你非常牛,一年產值達到十個億,那么違約金高達三十個億,只要不高于自己產值三倍以上,就是合情合理的。
一般工作室簽約的時候,不會說違約金是培養成本的三倍,都是一開始就定好固定數字,或者是產值的三倍。
這是最普遍的做法。
那就是查你過去一年的流水,然后翻三倍。
如果不滿一年,就平均到每個月,乘以十二。
有人想跳槽了,故意出工不出力,有段時間非常低,故意把流水壓下來,這種也有反制手段的。
你上半年每個月產值一百多萬,下半年每個月只有五十萬,十萬,就可以認定你有問題,是什么原因這么少?
如果是市場行為,那沒事,不然就可以判定你惡意壓低流水,按照你生涯最高產值計算,乘以十二,然后翻三倍。
當然了,這是約束員工的,自然也有約束工作室的地方,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在彭陽的解釋下,眾人知道了相關情況。
那就是把人培養起來,對方要跳槽,可以一口氣拿一大筆違約金,總不會虧。
如果對方換行業,那沒招,自認倒霉。
對此,六個人都點了點頭,不再有異議。
隨后他們又在各自疑惑的地方提出來,彭陽都一一給他們解答了。
不只是他們問,實際上,彭陽也在反問他們,隨后看他們的回應,心里對幾人的能力有了一個大概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