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昏君如何煉成的
- 劉協:待朕看看爾等的下場!
- 秋郢
- 2399字
- 2025-04-14 07:01:00
第二天,劉協的法駕備好,在群臣的送行中,離開了長安西面的章城門。
法駕由執金吾董承麾下的從騎、執戟引導護衛,兩位奉車都尉分別駕駛著主、副兩輛乘輿。
又有屬車三十六乘,載著少府以下的太醫、太官、守宮、內者、御府、中藏府諸署之人,負責天子路上的飲食起居與日常花費。
執金吾也有自己的輜車,裝載著軍資輜重、備用甲杖等,附于天子屬車之后。
車駕越過城西的建章宮遺址,即進入了上林苑中。有上林苑丞率部分屬吏前來,在天子駕前聽用,并安排各處接待天子的法駕。
這上林苑范圍極廣,自建章宮起,沿著渭水南岸,向西一百五十余里皆是其范疇。苑中有田地、作坊、大池、獵苑之類,相當于天子的生產莊園。
另外還有一些供居住的宮苑,只是規模較小,大部分以“觀”稱之,分布得也比較稀疏。
這些宮觀,除少數有其特定用途,基本就相當于諸縣之間的官驛,只是規格要更高些。上林苑丞會貼心的安排好行止,組織好供應,讓劉協一行根本不用考慮日程、宿營的問題。
實際上,少府以下的諸署,基本都有作坊、產業在苑中。劉協既然過來,原本不用帶上太多的補給。
但少府如此安排,并非考慮不周。
法駕中的三十六輛屬車,哪怕劉協只是簡單出宮一趟,依然會作好充足的準備。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天家氣象罷!
除此以外,苑中亦有幾處規模頗大的軍營,足可容納董卓的數千騎扈從。
不用說,那上林苑令,肯定也在前頭董卓那邊。
這倒不是上林苑令攀附權臣。董卓是先到苑中的,而且人數遠超劉協的法駕,需要更高的權限來安排支應。
這么一想,董卓似乎在薅劉協的羊毛。畢竟這上林苑的產出,本都屬于劉協的少府私財……
董卓的扈從規模龐大,行進速度不快,每天也就三十里許。劉協也不急著前行,從容的跟在后面,閑時就在苑中各處游玩,或者品嘗苑中各處的珍禽異獸、時令果蔬。
其中的某一天,看著時間充裕,劉協還接受董承之請,選出了附近的小片獵苑,供執金吾從騎、執戟圍獵。
這可比在未央宮中有意思得多!
劉協以前只聽聞,少府中的許多資財和用度,都是出自上林苑。卻沒想到這苑中除了產出之外,還有這么多的妙處。
閑坐于獵苑邊的閣臺上,看著執金吾從騎、執戟相互配合著圍獵,劉協感慨的對侍中王蓋、奉車都尉王斌說道:“朕聞先漢之時,先孝武皇帝自建章宮修成之后,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建章宮、上林苑中。如今看來,實屬情有可原。”
他大致估算了下,這上林苑長有百五十里,寬應在六七十里左右,總面積當在兩千平方公里以上。
兩千平方公里的私人莊園啊……
“臣也聽說過,”王蓋回道,“臣還聽說,如今的羽林騎軍,即是之前孝武皇帝用以守衛、狩獵的建章營騎。”
王斌沒有說話。這些漢室故事,他知道得極少,基本上接不上話來。
拋開僥幸獲得的國舅的身份,他實際上也就是一家道中落的鄉中寒士而已,從小接觸不到那些,也沒有蔡邕那樣的博學之士傾力教導。
雖然授官封侯,入住了北闕一帶,但想融入朝臣之間,并非短時間內的事情。
劉協不好冷落他,笑著問他道:“國舅看這上林苑中的情形,可有什么想法么?”
“回陛下,倒是有一點拙見,”他想了想說道,“臣觀這上林苑中,空閑的土地頗多,何不引周邊貧乏耕地的百姓入內開荒呢?臣是河南郡人,知道一些河南百姓遷來后,并未獲得足夠的田地耕種,生計頗為艱難。”
“國舅這番體恤百姓之心,殊為難得,”王蓋代為解釋道,“然上林苑乃天子園林,關系到漢家的臉面,又有天家宮觀、少府官署在內,有天子圣駕、朝臣、宮人等出入,如何能與百姓共之?”
劉協也笑道:“朕前時觀石渠藏書。漢初之時,即有相國蕭何為百姓請地,言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可令民入內墾荒,毋為禽獸所占據。”
“結果卻遭到高皇帝的斥責,說他肯定是收了賄賂,才會幫人謀取天子的私苑。”
“國舅此番心意,與蕭相國類同。但朕知道國舅乃是出于民間,能體會民間疾苦,自不會效仿高皇帝之責備……只不過,正如王侍中所言,此事多有不便施行之處。”
聽劉協話中有肯定之意,王蓋頗受鼓舞,繼續解釋道:
“上林苑、建章宮乃是一體。如今建章宮荒殘,上林苑中田地自是開發不足。待陛下重修建章宮,諸般用度亦賴于此,苑中也會進一步開發,不會留下如現在這么多的空地;且宮中大批扈從、侍從常得出入此苑,于百姓之警戒更需森嚴。”
“是臣失言了。”王斌拱手說道。
“國舅言重,”劉協隨口慰勞了一句,又接著王蓋的話感嘆道:
“朕聽說,建章宮的規模,比未央宮更大些。而上林苑極盛時有十二宮、二十五觀,三十六苑,建章宮雖為諸宮觀之首,亦不過為其中之一,也不知什么時候能盡復舊觀。”
話音剛落,他自己忽然一愣:自己現下的想法,居然是重修建章宮,乃至盡復二十五觀?
要知道,現在長安城內的未央宮,尚且好多地方都還荒廢著;其他長樂、甘泉、明光等宮更是如此。
更別說這天下的形勢如此混亂,朝廷如今僅實控著一個司隸,還有董卓擅權掌握著朝局。
其他許多州郡,都已漸成割據之態,并將持續很長時間的紛爭。
而他現在,居然沉迷于上林苑的安逸,想著大修宮殿了?
難怪歷代會有那么多的昏君……
劉協倏然站起,不顧狩獵正進行到尾聲,直接向閣臺前望臺上的軍吏命令道:“收軍!”
軍吏敲響了金鐸,眾騎從、執戟微微有些混亂,但還是放棄了獵場中心的那些獵獲,整隊返回到望臺之前。
這董承,部隊帶得還不錯,以執金吾這種儀仗之軍,也做到了令行禁止。
不愧是和李傕、郭汜當過同僚的人。
董承也有些驚訝,天子為何突然結束圍獵呢?不過,他依然令各隊分別上前,向天子呈上最好的獵獲。
這是由先周傳承下來的射獵之禮。軍士向主君獻獲,主君給予賞賜。
呈上的這些獵獲,并非都有資格被主君接受。所謂“面傷不獻,踐毛不獻,不成擒不獻”,不合格的獵獲都會被退回。
劉協耐著性子,按照蔡邕所教的禮儀,對獵獲進行檢視,并賞賜獵獲合格的軍吏。
結束這一切,眾人返回駐扎的鼎郊觀,劉協嚴肅的對王蓋命令道:“王侍中,下次朕有如今日這般沉迷安逸、貪圖享樂之言,務必要提醒諫止!”
然后又鄭重對奉車都尉王斌一揖:
“王都尉心系百姓,不忘初心,甚善!今日之議雖不得行,其后亦當繼續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