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神經外科學(第3版)
- 劉玉光 孟凡剛主編
- 977字
- 2025-03-18 21:59:43
第3版 前言
21世紀是腦研究迅速發展的世紀。神經外科是學術氣氛十分活躍和飛速發展的臨床學科之一。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應用到本專業領域,使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發展。現代計算機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顯微神經外科、分子神經外科、放射神經外科及微侵襲神經外科等深入發展,引入了大量新技術、新觀點與新理論。神經科學基礎醫學領域的發展又大大促進了臨床診斷與治療水平。腦及脊髓CT、CTA、MRI、MRA、fMRI、SPECT、PET、DSA等技術在臨床廣泛應用,顯著地提高了臨床醫師對相關疾病的診斷水平。顯微外科、立體定向、神經導航、伽馬刀、射波刀、神經內鏡、血管內介入、機器人等使神經外科治療水平不斷提高,過去認為無法治療或療效不佳的疾病目前已取得了滿意療效。
腦血管疾病無論是缺血性疾病,還是出血性疾病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高血壓腦出血、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及煙霧病等外科治療及介入治療的新技術、新觀念層出不窮;腦腫瘤也不僅僅是單純顯微切除,立體定向活檢、分子靶向治療已在臨床逐漸應用,一些惡性腦腫瘤的療效逐步提高;隨著神經調控技術的進步,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的運動障礙疾病、精神疾病、藥物依賴性疾病、藥物難治性癲癇、頑固性疼痛和微意識障礙等功能性神經外科也取得了迅速發展。小兒神經外科、周圍神經疾病、工程神經外科也已成為人們關注的分支學科。現代生物學技術與神經外科技術的結合,使中樞神經功能重建和修復成為可能。多學科、多領域技術交叉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成為未來神經外科發展的基礎和動力,神經細胞、神經干細胞及基因工程細胞移植不僅可以糾正和彌補腦功能缺陷,還可用于脊髓損傷的修復,科學與真理將隨著時間的延長和臨床實踐的積累,表現出令人信服的巨大潛能和力量。
《臨床神經外科學》第1版自2001年問世以來,得到了我國醫學專家和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并于2003年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獎。2007年出版了本書第2版。近十余年,神經外科各領域取得了較大進步,為反映神經外科治療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適應神經外科治療的新形勢,對第2版書進行修訂、刪改和補充,使之既保留神經外科的基本內容,又增加了實用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
《臨床神經外科學》第3版約100余萬字、圖片逾500幅,匯聚了全體編者的努力,謹向參編的各位專家及對該書給予支持的各位同道致以衷心的感謝。由于編者知識有限,對于本書的不足和錯誤之處,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教。再次致謝!
劉玉光 孟凡剛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