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中藥現代化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中藥現代化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第一節 概述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隨著科技的進步,中醫藥學歷久彌新,與時俱進,在現代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特別是中醫藥全程介入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患者救治,在控制疫情蔓延、減少輕癥轉重、促進患者康復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中醫藥的生命力在于療效。但是,由于過去中醫藥發展缺乏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中藥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學術進步相對其他學科明顯滯后。中成藥品種多,但市場份額小,大品種少,中藥產業規模不大;中藥材質量保障體系尚不健全;新藥研發能力弱,低水平重復現象突出,中藥制藥工藝粗放;對中醫藥理論的科學內涵認識不足,中藥藥效物質和作用規律研究不系統;臨床評價方法不完善,研究證據級別有待提高;中藥相關的管理辦法有待完善;中藥科技資源分散,缺少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這些因素,制約了中藥產業發展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根源是缺乏科技創新的驅動,需要施行中藥現代化發展戰略。

黨和政府歷來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1996年,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了“實現中藥與中藥生產現代化”的目標,“中藥現代化” 也由此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國家科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了國家“九五”攻關課題“中藥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明確提出了“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行動計劃”。同時針對如何有效地實施該行動計劃制定了四大策略:研究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現代中藥;建立我國中藥現代研究開發體系;形成我國科技先導型中藥產業;推動我國中藥進入國際醫藥市場。自從該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有關部委及地方政府都在不同時期制定了系列規劃,推動中藥現代化發展,并組織企業、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協同攻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中藥現代化是指將傳統中藥的優勢特色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詮釋、繼承和發揚傳統中藥的理論和實踐,改造和提升中藥的現代研究、開發、生產、管理和應用,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過程。回顧二十余年中藥現代化發展歷程,主要經歷了3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啟動實施階段。1996年國家科委明確提出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的整體戰略構想,1998年啟動了“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行動計劃”,1999年啟動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工作。第二,全面部署階段。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科技部等8個部委共同制定的《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2002年至2010年)》,重點部署了平臺建設、標準化、基礎研究、品種創新等6個方面的任務,進一步強化了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啟動了“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 專項。第三,深化部署階段。2007年科技部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6個部委共同發布了《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系統提出了六大體系建設。通過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科技計劃持續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科技創新。“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啟動以來,在中醫藥科研平臺建設、園區建設、關鍵技術、新藥研發等多方面給予支持,大大促進了中藥科研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十多年來,持續的支持,長期的努力,中藥現代化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一批中藥研究理論和關鍵技術得以突破,一批高水平中藥研究平臺高效運行,一批中藥質量標準完善提升,一批現代化的中藥企業拔地而起,一批臨床療效顯著的中成藥大品種不斷涌現,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隊伍發展壯大,推動中藥現代化研究水平不斷提升。中藥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6年達到8000余億元,并帶動形成了超過萬億元規模的中藥大健康產業,不僅服務醫改,還可以優化產業結構,增加就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保護生態環境。可謂“舉一事,惠百業,造福百姓”。

中醫藥作為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醫藥現代化取得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搭建了高水平研究平臺,培育了高水平研究團隊,產出了高水平研究成果;通過實施創新驅動,闡釋了中醫藥防病治病的規律,提高了中藥產品的質量,推動了傳統中藥產業的技術升級,提高了中醫藥臨床服務能力和水平,帶動了中藥產業發展,中醫藥國際化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丰台区| 宜春市| 牙克石市| 林周县| 白沙| 玉门市| 栾城县| 页游| 高雄市| 阿克陶县| 府谷县| 肥乡县| 高台县| 新源县| 丹巴县| 永川市| 西贡区| 鄯善县| 临沧市| 万宁市| 吉水县| 贵阳市| 许昌县| 讷河市| 那曲县| 丰台区| 遂溪县| 永寿县| 昌吉市| 乌审旗| 垫江县| 河北省| 洛宁县| 大名县| 庄河市| 新野县| 莒南县| 博白县| 会东县|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