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編簡介

艾瑞斯·帕帕格奧爾吉歐(Aris?Papageorghiou)
◇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婦科及圍產中心臨床研究室主任,倫敦圣喬治醫院胎兒醫學及產科學教授、顧問,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客座教授,WHO胎兒生長發育監測全球項目超聲負責人,國際婦產超聲學會(ISUOG)前任秘書長,ISUOG科學委員會成員,ISUOG中國分會創始人之一,ISUOG基礎培訓工作組成員,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雜志編委會成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胎兒影像學及介入、人工智能在產前影像學及篩查中的應用,是牛津大學“spin-out”人工智能超聲的共同創始人,北京市朝陽區“鳳凰計劃”工作類海外高層次人才。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引用次數達1萬6千余次。

李曉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超聲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現任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出生缺陷防治與分子遺傳分會委員、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超聲分會婦產科專業青年委員會委員、國際婦產超聲學會中國分會青年委員。
◇從事本專業工作11年,熟練掌握并負責婦產科超聲檢查工作,同時承擔成人心臟、上腹部超聲等多項工作。取得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FMF)、國際卵巢腫瘤研究組(IOTA)資格認證,作為訪問學者曾赴美國托馬斯杰弗遜大學(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醫院參加培訓。多年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超聲科舉辦的國際婦產超聲學會(ISUOG)授權教育課程英文翻譯。曾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承擔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青苗”計劃項目,發表核心期刊收錄論文11篇,SCI論文2篇,會議發言多次。

蔡愛露
◇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超聲科主任醫師,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婦產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生命科學學會婦產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沈陽醫學會超聲分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婦產超聲學會(ISUOG)中國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超聲醫學雜志》編委。
◇研究方向為產科胎兒異常超聲診斷。主持并參與多項國家及省內課題,包括“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曾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以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0余篇,中文專業文章200余篇。主編專業著作5部,參編著作10余部。

陳欣林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超聲科衛生技術二級崗位教授,主任醫師,超聲科首席專家。湖北省出生缺陷精準醫學中心主要負責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健康司全國產前診斷專家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超聲醫學專科能力建設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亞太衛生健康協會超聲醫學分會婦產超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出生缺陷防控產前超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2006年作為負責人帶領科室成為衛生部第一批產前超聲診斷培訓基地,2016—2022年和全國專家組共同完成西藏產前超聲培訓10期,培訓獲得產前超聲資質的藏族醫師189名。近五年主持及申報省級重點及一般項目11項,完成成果鑒定7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2次獲得宋慶齡兒科醫學獎,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發表SCI文章8篇(最高影響因子8.66)。

裴秋艷
◇主任醫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產前超聲診斷室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專科醫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婦產超聲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健康司全國產前診斷專家組成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婦產超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北京醫師協會超聲專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為產前超聲診斷及胎兒超聲心動圖技術。負責北京大學醫學部專科醫師/住院醫師婦產超聲規范化培訓。在國內外首次建立了不同類型胎兒先天性心臟斷層切面數據庫。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北京市衛生健康科技成果和適宜技術推廣項目5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國家級專利1項。培養碩士生5名,博士生2名。獲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陰赪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北京婦幼保健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醫院協會婦產醫院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婦幼保健協會醫療風險防控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刊》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專業主編等。
◇致力于感染性疾病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對疾病診斷、治療及預防控制具有較高造詣,近年來積極關注生殖婦幼健康與出生缺陷等重大問題。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高創計劃”衛生領軍人才、北京市衛生系統“215”學科帶頭人、北京市“登峰”人才計劃、北京市高層次公共衛生技術領軍人才等,多次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三等獎、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榮獲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北京市先進工作者,首都勞動獎章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重點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發表論文近400篇(其中SCI論文105篇),主編、副主編、副主譯醫學專著2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