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學:整形外科分冊(第2版)
- 李青峰主編
- 1840字
- 2025-03-15 03:57:07
第一節 整形外科的治療范圍
整形外科治療范圍廣泛,涵蓋創傷、燒傷、感染,體表腫瘤,各類先天和后天疾病造成的畸形,衰老引起的功能退化和外觀缺陷等,涉及人體各個部位,病因錯綜復雜。燒傷、電擊傷、凍傷、撕裂傷、擠壓傷、放射性損傷等,均可造成嚴重的組織缺損和畸形;胎兒發育過程中,受先天和外來因素的影響,可能發生各種先天性畸形和器官缺損;細菌、病毒感染,可以造成組織壞死、缺損;腫瘤的切除可引發各種畸形、缺損和功能障礙;衰老的進程中,會發生功能退化和外觀不良;健康人也有可能出現外觀導致的心理問題與疾病等。
同時,整形外科是一門交叉學科,幾乎與所有的外科學科均有關聯。例如,顱面整形與神經外科、五官科、口腔外科等密切相關;胸、腹壁畸形的修復,常需和心胸外科、普外科合作;泌尿生殖器官的畸形整復與婦產科、泌尿外科有交織;而四肢創傷畸形的修復,與骨科、血管外科密切關聯。此外,整形外科與心理學、社會人文等學科的關聯更加不容忽視。
其治療范圍在傳統治療領域主要分為五大??坪投悓2?。在未來發展中將涉及更多的新興治療。
一、傳統治療領域
1.顯微重建外科
顯微外科的出現,是近代外科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使外科技術從宏觀范疇發展到微觀領域。游離皮瓣移植、吻合血管的肌肉與骨瓣移植、斷肢(指)再植等的成功,使這一治療模式在臨床上得以推廣,從而大大拓展了整形外科在組織缺損修復和器官再造這兩大領域的治療范圍。
2.顱頜面外科
顱頜面外科是現代外科學最復雜的領域之一。開展這類手術的整形外科醫師,除必須具備堅實的外科學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必須熟悉顱面各部位的解剖生理知識,以便與神經外科醫師在手術和圍手術期緊密配合,實施復雜多變的顱面部畸形矯正手術。
常見的顱面畸形:顱縫早閉導致的舟狀頭、三角頭、斜頭、短頭、尖頭等畸形;眶距增寬癥等眼眶部畸形;顱面裂、顱面半側短小癥等中面部畸形;Crouzon和Apert綜合征等顱面骨發育不全畸形;先天性唇腭裂。
3.燒傷整形外科
燒傷引起的瘢痕攣縮畸形,是整形外科臨床實踐中最棘手的難題之一,迄今仍以皮膚、皮瓣移植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今后生物材料、組織工程皮膚等的臨床應用,將有望改變這一治療現狀。目前,應用激光、放療和激素的綜合療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4.美容外科
美容外科主要界定的是一類以增進容貌和信心為主的手術治療方法,本質上是整形外科的一部分。治療人群是具有正常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的求醫者。治療目的是優化形體,增強美感。治療范圍涵蓋人體各個部位,包括面部年輕化、眼、耳、鼻的整形,乳房再造和腹壁整形等。
5.手外科
手的解剖和功能復雜,在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功用,還是人的第二“面孔”,具有社交功能。因此,手形態和功能的修復、重建具有重要意義。手外科是整形外科的重要分支。傳統的治療范圍包括四肢先天性畸形、創傷導致的缺損修復。目前,治療手段中最重要的是顯微外科技術。例如,游離足背皮瓣修復手背缺損,第二足趾游離移植修復拇指缺失、斷肢(指)再植等。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器械、設備的升級,臨床上游離移植的成功率已有明顯提高,十指斷指再植成功的病例也常有報道。目前,手外科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先天性手畸形的矯治。
6.淋巴水腫
淋巴水腫,俗稱“象皮腫”,是一類由淋巴管缺失、損傷和疾病引發的肢體淋巴水腫,屬于整形外科的專病。通過淋巴重建手術,例如應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淋巴管、靜脈和淋巴結的復合組織移植,結合烘綁療法、手法按摩等理療,在治療肢體淋巴水腫、陰囊象皮腫和乳癌術后繼發上肢水腫等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7.體表腫瘤
體表腫瘤涉及神經纖維瘤、血管瘤、基底細胞瘤、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以及隆突肉瘤等各類發生于體表的腫瘤。其外科治療,尤其是廣泛切除和修復,需要整形外科的理念與技術。因此,體表腫瘤被列為整形外科的一大專病。
8.其他
除上述??坪蛯2⊥?,臨床上尚有許多要應用整形外科理念和技術來治療的疾病和問題,應積極探索。
二、整形外科治療的發展和完善
隨著醫學的發展,傳統以外科治療為主的疾病,越來越多地采用介入、藥物、光電、理療等治療手段,強調綜合治療。例如,體表腫瘤的治療,栓塞與手術相輔相成;瘢痕的治療和早期預防,離不開藥物與光電治療;美容外科手術與光電治療、組織填充和肉毒素注射治療的組合,以及未來的細胞治療等。
考慮到醫學的融合發展趨勢,未來內、外科之分可能會逐漸淡化。目前以治療手段來分類的命名,今后將更多地改為以治療的疾病和涉及的病理生理問題來命名,以利于綜合治療的開展,提高疾病的療效。整形外科也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