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建筑行業人員的健康影響因素

第一節 建筑行業人員主要職業危害

一、粉塵危害

1.什么是粉塵

粉塵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在建筑工地現場,這些微粒包括石頭塵(二氧化硅)、水泥塵、木屑、電工煙塵和一些重金屬粉塵等。

2.什么是生產性粉塵,生產性粉塵有哪幾種

生產性粉塵是指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并會長期大量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這些粉塵的主要來源是對礦石、石料等固體物質進行加工、粉碎、研磨、打光、切削、攪拌、運輸等。其次是對上述加工品的包裝、搬運、混合、攪拌,如水泥制造和運輸,對某些金屬冶煉和加熱會產生固體煙霧,如電焊、金屬加工產生的金屬煙霧粉塵。它們是污染施工環境、損害施工人員健康的重要職業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種職業性疾患。遵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可大致分成兩大類:

圖1-1 粉塵

(1)無機物粉塵有:

以硅酸鹽為主的礦物性粉塵,如石英、石棉等;鉛、鐵等金屬性粉塵,和其他各種重金屬及其化合物;人工無機粉塵,如水泥、玻璃纖維等。

(2)有機粉塵有:

動物皮毛、骨質等動物性粉塵;棉、麻等植物性粉塵;人工有機粉塵,如有機染料、農藥、橡膠、纖維等粉塵。在建筑施工環境中,單一粉塵較少見,更多的是多種粉塵混合存在,叫作混合性粉塵。

3.粉塵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

粉塵對人體的傷害有多種,最主要還是導致呼吸系統的損傷,比如急性的呼吸道感染和慢性肺部疾病。少量吸入的粉塵可以通過正常的呼吸、咳痰等動作排出體外,長期大量地攝入,就會導致肺部組織發生病變,并逐漸使肺硬變,導致纖維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使人不能進行日常生活、喪失勞動能力,甚至休息時也會出現氣短、呼吸困難。而且,這種損傷通常是不可逆轉的。

不僅僅是塵肺病,施工產生的粉塵也可能引起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濕疹、偏頭痛等疾病。經常大量接觸粉塵,還可能會造成皮膚、耳和眼睛的疾患。粉塵進入耳朵,與耳內的皮脂混合堵塞耳道,可能會導致耳垢栓塞。如果沒有佩戴護目鏡金屬和一些磨料粉塵進入眼睛,長期刺激,可能會引起角膜損傷。一些有毒的化學成分形成的粉塵可引起中毒性疾病,如鉛塵可引起鉛中毒等。

4.對粉塵如何防護

施工場所應按國家標準對粉塵進行檢測,未達到國家標準時避免進行相關作業的開展。灑水或利用噴淋系統噴灑水霧、消除粉塵,并及時清理現場的落地粉塵。指定沙石、水泥等的堆放點,擋墻灑水或者嚴密覆蓋,施工現場應配備防塵、降塵的裝置,施工人員應佩戴防塵口罩。

二、噪聲危害

1.什么是噪聲

在建筑施工和構件加工的過程中,機械設備的運轉、碰撞、往復運動是噪聲最主要的來源。比如土方爆破、挖掘溝道、平整和清理場地、打夯、打樁等作業,如攪拌機、電動機、空壓機、鋼筋加工機床、木工加工機床等發出的無規則、音調雜亂的聲音。按照規定,施工現場的噪聲應該小于85分貝,但實際上建筑現場的噪聲多在這個標準之上,能達到100~105分貝。

2.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噪聲給人帶來的危害是多種多樣的,最嚴重的是聽力的損傷。假如長期在95分貝的噪聲環境里施工而不進行防護,大約有20%的可能會導致聽力喪失;長期在85分貝噪聲環境中時,也有10%的人會發生突聾;如果長期在120~130分貝的環境下,人會感到耳朵疼痛。長期處于強噪聲的環境下會導致煩躁、焦慮、睡眠障礙、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還會出現心率快、血壓高、心律不齊、傳導異常等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此外,還可能導致內分泌功能的紊亂,比如甲亢、腎上腺皮質功能紊亂、性功能異常、月經失調等,還可能影響消化功能,出現食欲減退、惡心等癥狀。

3.如何控制和管理職業噪聲

施工場所噪聲分貝的高低和工人接觸噪聲的時間長短是影響建筑工人健康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利用吸聲材料或結構,降低廠房內的反射聲,對于空間較大,室內混響時間較長的場所降噪效果最好。施工單位要對行業專業施工人員安排聽力保護計劃,其主要內容包括環境的噪聲測試、施工人員聽力測定、護耳器的選擇和使用,以及工人的教育培訓等。施工單位要對行業專業施工人員行定期的聽力測試,以避免受到噪聲損害的工人的聽力繼續惡化。如果發現已經存在聽力損害,要及時采取相關措施對其聽力進行保護。施工單位要對行業專業施工人員提供優質護耳器,教育其如何使用護耳器,并督促其堅持佩戴護耳器。采取輪流作業,杜絕超時工作。

三、高溫危害

1.什么是高溫危害

建筑工程施工作業多為露天工作,夏季高溫炙烤、陽光強烈,且有瀝青制備、焊接、預熱等工作會產生熱源,這些導致的高溫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不僅使人體溫調節錯亂、水鹽代謝受到影響,還會導致中暑,嚴重時出現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等。

2.高溫對人體的影響

根據損傷程度,高溫危害可以分為3個等級。中暑先兆會出現乏力、出汗量增多、煩渴、頭昏、惡心、耳鳴、胸悶,體溫可能比正常略高。輕度中暑:除以上表現外,體溫會明顯升高到38℃以上,皮膚有灼熱感,嘔吐、脈搏加快等循環不足的表現。

重癥中暑有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類。健康青壯年中暑時常出現熱痙攣癥狀,其表現是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后出現短暫反復的肌肉抽動,幾分鐘會自行緩解。這可能與大量出汗后僅補充了水,而沒有補充電解質有關。年老體弱者嚴重中暑時,會發生熱衰竭。患者常表現為大量出汗,伴有乏力、頭昏、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這時如果不及時治療,人體的溫度會不斷升高,出現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就是熱射病。熱射病又可以分為兩個類型,勞力型和非勞力型。勞力型熱射病是人體長期處于高溫、無風的環境中,高強度體力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發熱、忽然暈倒、神志不清等。隨后體溫快速升高,患者會表現出譫妄、嗜睡和昏迷。并且患者可伴有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凝血功能損傷、橫紋肌溶解等多個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現,病情發展非常快,死亡率很高。非勞力型熱射病發病進展比較慢,起初不易察覺,1~2天后癥狀會突然加重,逐漸出現意識模糊、昏迷等。患者體溫也明顯升高,可以達到最高42℃,可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現。

3.高溫損害的預防與治療

高溫季節應避免在氣溫過高時段進行施工,減少施工人員加班,保證施工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以輪流作業的方式代替單人持續作業,保證每個施工人員的休息次數和休息時間。當氣溫超過37℃時,應當取消施工計劃。施工現場附近或休息區域應該提供有風扇或空調的休息室和浴室。施工人員多飲用含鹽清涼飲料,避免脫水。

如在工作中已經出現中暑先兆或輕度中暑的表現,應馬上離開現場的悶熱環境,去往通風陰涼的環境,脫去患者全身衣物以便散熱。用濕毛巾擦拭全身,吹風扇,利用水分蒸發帶走熱量。對病情進行監測,要持續監測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的變化,給予患者飲用淡鹽水、綠豆湯等降暑飲料,如以上措施不能緩解癥狀或出現重度中暑表現,應該立即送至醫院就醫。

四、振動危害

1.什么是振動危害

有些建筑施工活動存在手傳振動或者全身振動的危害。小強度、低頻率的振動會增強人體神經和肌肉組織的興奮性,隨之基礎代謝和活動能力也會增加。但是當振動的頻率加快、強度變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并導致疾病發生。產生手局部傳導振動的常見施工項目有:混凝土振動棒、鑿巖機、風鉆、電鉆、電鋸、砂輪磨光機等手動工具作業。產生全身振動的項目包括:挖土機、鋪路機、壓路機、打樁機、移動瀝青鋪設機和整面機等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作業。

2.振動危害對人體的損傷有哪些

局部振動引起的人體疾病以局部振動病為主,表現為手的末梢循環或者手臂的神經功能障礙,也叫作雷諾病。這些局部神經肌肉的損傷會引起手臂骨關節及肌肉活動和感覺異常。表現為手麻、手痛、手脹、手僵,還有頭痛、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其典型癥狀是受冷后手指變白。全身振動病常表現在腰部和下肢的周圍神經和血管功能的改變,表現為腿腳痛、下肢疲勞及感覺異常,也會引起中樞神經如前庭器官功能紊亂,出現眩暈、惡心、面色蒼白、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疲倦、睡眠障礙等。全身振動引起的功能性改變,脫離接觸和休息后,多能自行恢復。

圖1-2 振動

3.振動危害的預防

振動相關施工作業有明確且嚴格的國家有關衛生標準,施工單位應該改進工藝過程,盡量減少手及身體直接接觸振動體,防寒保暖,預防手受冷風侵襲,減少寒冷對振動的聯合作用。

對于局部振動損害,最主要的防護用品是戴防振手套。這種手套在紗手套或者皮革制手套基礎上,在手套掌部加一定厚度的泡沫塑料、乳膠以及空氣夾層來吸收振動,減輕對手掌局部的長期振動。手持振動工具應安裝防振手柄。改良振動工具,減輕重量,改良手持工具時的施工姿勢,防止連續保持相同姿勢,以減輕肌肉負荷,減少長期上舉手臂的姿勢進行振動作業。使用多名工人進行輪流作業,以增加每個人的休息次數和休息時間,避免同一工作者長期進行振動作業的時間。長期進行振動作業的施工人員,如果出現手部麻木、脹痛、手掌多汗、手臂無力和關節疼痛等癥狀者,應每年檢查一次,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輕度振動病患者,應該調離接觸振動作業的崗位,進行適當治療,并根據情況安排其他工作。中度和重度振動病患者必須調離振動作業,積極進行治療。

五、密閉空間危害

1.什么是密閉空間

許多建筑施工作業活動存在密閉空間作業。GBZ/T 205—2007《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指出密閉空間是:與外界相對隔離,進出口受限,自然通風不良,足夠容納一人進入并從事非常規、非連續作業的有限空間。主要包括:排水管、排水溝、螺旋樁、樁基井、樁井孔、地下管道、煙道、隧道、涵洞、地坑、箱體、密閉地下室等。

2.密閉空間潛在的危害有哪些

通常與密閉環境有關的危害包括缺氧窒息、有毒氣體或存在易燃氣體。密閉空間中,氧氣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約為21%,當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低于18%時會造成缺氧,工作人員會感覺疲倦、頭痛、頭暈、嘔吐及昏迷。如果氧氣濃度過高時,所有可燃物如衣服、頭發,更容易引起猛烈燃燒。有的空間如污水井,可能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吸入一氧化碳后,它會與血紅蛋白形成一個牢固的組合,令氧氣不能結合,導致施工人員窒息、昏迷甚至死亡。且一氧化碳無色無味,很難被察覺,導致施工人員中毒卻不自知,從而難以及時逃離現場。密閉空間還可能含有二氧化碳或其他惰性氣體、含有甲烷等可燃性氣體或可燃性粉塵等復雜情況。甲烷等可燃氣體可引起爆炸及火災,易燃性空間是由空氣中的氧氣與易燃性的氣體、煙霧或塵埃混合而成。一般來說,在密閉空間內,如果易燃氣體的濃度高于可爆炸下限的10%,則視為危險的濃度,不適宜進入。有的密閉空間內有電纜、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在潮濕的空間可能潛在電力危害,會有觸電、灼傷等危險。而且在密閉環境中,工作人員可能會因為過冷、過熱、潮濕等情況消耗大量體力,導致中暑、虛脫、幽閉恐懼癥等狀況發生。

3.密閉空間危害的防治

根據GBZ/T 205—2007《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所有在密閉空間的從業人員必須獲得準入資格,設置警示標志,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施工場所必須配備通風設備、個人防護用品、檢測設備、照明設備、通信設備、應急救援設備等。

保持通風:在存在危險氣體、蒸氣、霧、煙、塵、氧氣不足或溫度極高的環境中,必須加裝通風設備,自然通風的方法不完全可靠。

進行氣體檢驗:進入密閉環境施工前,必須由專業人員對氧氣、易燃氣體及有毒氣體進行測試,以確保密閉空間內的氣體成分低于危險濃度。

注意防火:如密閉環境內存在火災或爆炸危險,則需要消除一切火源隱患。所有電器必須是防火或設有防爆設備。氧氣筒及其他壓縮氣筒不可帶入密閉空間。不得將不必要使用的焊接及切割用具放在密閉場所。

當有施工人員不適或發生危險時,應立即報警并發出有效呼救信息,包括各種呼叫、敲打震動傳導等;加強現場自救、互救意識,包括如解開衣領紐扣改善通氣、對昏迷者保持平臥抬高下頜、并清理其口腔內異物、并迅速使用安全繩等吊救系統離開密閉作業場所到空氣流通地帶;施工單位必要時組織員工學習針對呼吸、心搏驟停者立即開展現場心肺復蘇操作,并盡快撥打“120”電話;注意保障現場被施救者的保暖措施;及時告知救援醫務人員密閉空間可能存在的毒物或危險相關信息,以便醫務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救援和后續救治。

六、化學毒物危害

1.化學毒物有哪些

許多建筑施工現場會產生多種化學毒物。涂料作業經常接觸的油漆和裝飾膠中含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以及鉛、汞、鎘、鉻等金屬毒物;爆破作業常產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防水作業常面臨瀝青煙、煤焦油、汽油等有機溶劑和石棉,防腐作業產生瀝青煙;電焊作業產生錳、鎂、鉻、鎳、鐵等金屬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地下儲罐等地下工作場所容易產生硫化氫、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狀態。

2.化學毒物中毒的表現

常見職業中毒分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亞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由施工事故造成,導致人體短期吸收大量毒物,常會危及生命。慢性中毒是施工生產過程中最常見的,是由于生產過程中長期過量接觸有毒物質引起的中毒,常常由于防護措施缺乏或不當造成。亞急性中毒是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間的中毒,往往接觸毒物數周或數月可突然發病。

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毒物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皮膚接觸后吸收、經消化道食入等方式導致中毒。化學毒物通過上述方式進入血液循環,并分布至各個器官,并在體內轉化、合成、分解,以至于產生不同的影響。對胃腸道,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嚴重者可能導致肝功能損害;對心血管系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休克等,吸入性的中毒,可能導致急性肺損傷、吸入性的肺疾病;對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導致頭暈、頭痛、癲癇發作、甚至昏迷。長期大量接觸苯系物質,可能導致血液病。接觸中毒可能導致接觸性皮炎、色素沉著、皮膚過度角化、嚴重者可能導致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

3.化學毒物中毒的預防

設置有效的通風設備,施工單位應使用低毒或無毒的產品代替有毒產品,并為施工人員提供有效防護措施,如接觸揮發性有毒物品時,提供有效的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接觸經皮膚吸收或刺激性、腐蝕性物品時,提供防護服、防護手套和防護眼鏡。工作人員自身也要高度警惕,不在施工現場進食、飲水,下班后及時更換衣物。

放置或使用有毒物品的施工地點應設置警示線、警示標識和說明,防止未佩戴防護用具人員誤闖入。施工單位在采購、使用危險化學品時,也應當組織學習如何管理及發生意外時的逃生路線及急救措施。

如發現他人中毒,救護者必須先確保自身安全,以免救護者自身中毒。如患者已昏迷,繼續檢查其呼吸、脈搏,及時施行心肺復蘇。經口中毒者如清醒應盡力催吐;對于意識不清的患者要盡快將其送到醫院實施洗胃、導瀉、利尿等措施;經皮膚中毒者,脫除衣物后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眼睛因中毒受損應盡快用清水沖洗眼睛。及時撥打“120”電話求救。求救時重點講清楚中毒者的清醒程度、是否嘔吐、初步提供引起中毒的可疑毒物,并搜集現場遺留的毒物、藥袋、藥瓶及食物標本、嘔吐物等,交給醫護人員以備檢驗。

七、其他因素危害

許多建筑施工活動還存在其他的危害因素,如電焊會導致紫外線危害;潛水、隧道作業會引起施工者高壓反應;在高原作業時可能導致缺氧、低氣壓;在北方或冬季作業時會導致低溫損害;吊臂起重機、塔式起重機、升降機作業屬高空作業,易發生墜落;生物因素的影響表現在:舊建筑物和污染建筑物的拆除、疫區作業等可能存在炭疽、森林腦炎、布魯氏菌病、蟲媒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等疾病的發生。

1.紫外線的預防和控制

施工現場改善施工技術,如使用自動或半自動焊接設備,使施工人員盡量遠離輻射源;從事電焊工作等要佩戴專用的面罩、防護眼鏡、防護服和手套;禁止無關或未進行防護人員進入產生紫外線的施工現場。

2.高氣壓的預防和控制

隧道、沉箱等施工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高壓施工制度,熟練減壓操作和其他高氣壓施工安全操作。

3.高原、低氣壓工作環境的預防

根據對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安排其能適應的勞動強度,有禁忌證的人員不要冒險從事高原工作。從未進入高原地區的工作人員要減輕其勞動強度,待其適應后慢慢調整勞動量。施工人員要注意保暖,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凍傷等情況發生。

4.低溫的預防和控制

在低溫環境下盡量使用自動、機械技術,來代替人工在低溫環境中作業,盡量縮短作業時間。施工人員應當配備防寒服、防寒手套等個人防寒用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在施工場所周邊設置取暖室。

5.高處作業

遇到暴雨、臺風等惡劣天氣時,不能進行露天高處作業,以免發生意外。施工人員如患有高血壓、恐高癥、癲癇、暈厥史等禁忌證施工人員禁止從事高處作業相關的工作。

6.生物因素的預防控制

施工人員到疫源區域作業前,要接種相應疫苗,施工前要進行全面消殺,正確佩戴好防護口罩、面罩、手套、防護服等。宿舍配備有效的窗紗和蚊帳等。如有疑似感染者,需及時隔離并送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丹东市| 凤翔县| 衡水市| 长宁县| 克什克腾旗| 潜江市| 新余市| 平度市| 天峻县| 芜湖市| 临澧县| 富宁县| 临西县| 五常市| 公安县| 米林县| 钦州市| 蒲城县| 三台县| 微山县| 通许县| 郧西县| 南昌市| 衡南县| 浪卡子县| 千阳县| 连江县| 绥中县| 阿城市| 霍城县| 岳池县| 龙里县| 内黄县| 隆子县| 平湖市| 平塘县| 乌兰察布市| 肃宁县| 临桂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