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從病性角度研究,明了六經體系

六經作為臟腑經絡氣化的綜合含義,必然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經的病性,這種病性一般多以三陽為實熱、三陰為虛寒加以概括。但這僅是從總體上大概而言的。如何才能較準確地概括各經的病性呢?筆者認為,氣化學說中各經之“本”氣,實即各經的病性。這便是“太陽之上,寒氣治之;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少陽之上,火氣治之;太陰之上,濕氣治之;少陰之上,熱氣治之;厥陰之上,風氣治之”,即說寒、燥、火、濕、熱、風分別代表各經之病性。如“太陽之上,寒氣治之”,“寒”為太陽之本氣,則太陽之病必夾寒;“陽明之上,燥氣治之”,“燥”為陽明之本氣,則陽明之氣必夾燥……這就從原則上表明了各經的病理特性。在這個原則基礎上,聯系中見之氣,從化關系,并同臟腑經絡結合進行分析,就能對六經進行較深入的認識,明確六經各個體系的具體內容。

茲以少陽病為例,簡要說明。少陽病提綱“口苦咽干目眩”,反映了其“火”氣之本的病理。少陽包括手足少陽經絡和它們所絡屬的三焦及膽腑。因手少陽三焦屬相火主司化,足少陽膽屬甲木主從化,故手少陽以手經三焦主令,足經從化。而三焦所賅者廣,外而軀殼腠理,內而胸脅腹腔均屬之,病時,除可見到本經絡和膽腑病證外,邪客于腠理則偏表而往來寒熱,客于胸脅則偏里而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且三焦主持諸氣而通調水道,其氣化失司,既可見無形之邪客于脅下而成胸脅苦滿之小柴胡證,也可見有形之水飲停聚脅下而成胸脅苦痛之十棗湯(輕者即時方之香附旋覆花湯)證。通過這樣聯系認識,少陽病證就清晰可辨。可見,抓住臟腑經絡氣化,從病性入手,深入研究,每經的具體病證不僅會朗若列眉,而且會自然形成體系。這不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正確認識六經亦大有裨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延边| 淮滨县| 淅川县| 建水县| 和平区| 五寨县| 江山市| 含山县| 太仆寺旗| 县级市| 洛隆县| 枣庄市| 延寿县| 都安| 南部县| 大余县| 长治县| 吕梁市| 霸州市| 桂阳县| 辽中县| 临洮县| 故城县| 南阳市| 黔江区| 灵寿县| 泽州县| 江陵县| 大兴区| 万安县| 嘉鱼县| 长治市| 石首市| 娄底市| 镇坪县| 芷江| 乌拉特后旗| 闵行区| 浮梁县| 玉山县|